千帆过尽终不悔 奥帆十周年高端对话举办,200余与会代表共商岛城帆船大计

半岛都市报 2018-08-13 06:56 大字

半岛记者邢成博

12日上午,由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青岛市人民政府和青岛市重大国际帆船赛事(节庆)活动组委会共同举办,青岛市体育局、青岛奥帆城市发展促进会、青岛市帆船运动管理中心等承办的青岛奥帆赛成功举办十周年高端对话在海尔洲际酒店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200余位国际奥委会、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世界帆船联合会代表齐聚青岛,以“奥运:让城市更有魅力”为主题,围绕奥运文化传承、奥运遗产利用、帆船运动发展、城市品牌打造等话题,共话奥运城市的现在与未来,共同致力于推动青岛发挥奥帆城市品牌优势,发扬城市奥运魅力。经过一天的论坛讨论后,与会代表共同发布了青岛共识。

奥帆十周年青岛在成长

今年距离2008年奥帆赛整整过去了十周年,与会代表也回忆了十年来青岛帆船运动和帆船产业的发展。2008年,青岛作为北京奥运会伙伴城市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奥运健儿在这里创造的一金一铜是整个亚洲帆船帆板界的新历史。奥运结束后,青岛继续在世界帆船版图上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金牌赛事落户青岛,青岛成为亚洲引入国际帆船赛事最多的城市,被世界帆联授予“帆船运动发展突出贡献奖”。

青岛奥帆城市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臧爱民介绍说,十年间,青岛成为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首个中国赛会城市,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连续八届停靠的城市,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也短暂落户青岛。此外,青岛还承办了七届国际极限帆船赛和四届世界杯帆船赛。除了引进赛事,青岛还自创了青岛国际帆船赛、“远东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帆船拉力赛、“市长杯”青岛国际帆船拉力赛,CCOR国际俱乐部帆船赛还纳入了世界帆船联合会赛历。在打造品牌赛事的同时,青岛也捧红一批走在全国尖端的航海人。比如创纪录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郭川船长;征战沃尔沃帆船赛、“美洲杯”、国际极限赛等顶级赛事的刘学;中国女子环球航行第一人宋坤以及单人独臂横渡大西洋第一人徐京坤。在英雄人物和全民健身的感召下,累计40余万人参与帆船体验,奥运文化和帆船运动融入了市民生活。对于十年来青岛取得的成绩,与会代表无不交口称赞。

200余名代表达成青岛共识

在论坛的最后,参加“青岛奥帆赛成功举办十周年高端对话”的代表并达成以下共识。第一就是弘扬奥运文化,传承奥运精神。此次对话汇聚了众多国际组织、奥运城市、赛事组委会的国内外知名嘉宾。他们将本着弘扬奥运文化、传承奥运精神的目标,加强各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享奥林匹克和帆船运动发展成果。

第二就是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近年来,中国帆船运动取得丰硕成果,帆船运动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各方一致认为,要加强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帆船联合会以及国际帆船组织的交流互动。作为奥帆城市,青岛以帆船为载体,成为知名的“帆船之都”,实践了帆船运动让城市“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发展目标。第三是创造帆船发展良好氛围,引进和举办更多国际知名赛事。着眼于帆船运动可持续长远发展,要在帆船行业发展政策、码头基础设施、青少年和全民帆船普及等方面多措并举,引进国际高端帆船赛事,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自主品牌帆船赛事,以帆船等海洋休闲体育运动为载体,让帆船运动成为生活时尚,让奥运成果惠及城市发展。

最后就是促进城市间、赛事间、组织间、俱乐部间的交流与合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相互支持彼此帆船赛事和国际交流活动,积极签署帆船运动专业领域合作协议,以此为起点,共建交流平台,为世界帆船运动发展贡献力

■相关链接

国际名校帆船赛前半段结束

8月12日,国际名校帆船赛第一阶段的比赛继续进行。

A组的比赛于上午9时44分顺利起航,通过两轮的激烈竞逐,临时排名首位的剑桥大学继续保持了良好的竞技水平,以两轮第一名的成绩,总积分4分的绝对优势锁定金组名额。莫斯科国立大学则继续自身的稳定发挥,毫无悬念地将优势保持到最后。阿姆斯特丹大学则拿到了本组最后一个晋级金组的名额。

中午12时42分,随着汽笛声的响起,起航信号的发出,B组的比赛也正式开始。墨尔本大学并未给予其他赛队任何超越的机会,凭借7分的总积分夺得B组第一名,圣彼得堡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也把握住了各自的机会,紧随墨尔本大学之后,晋级金组。至此,A组和B组各自完成了4轮竞赛,前半段的比赛宣告结束。进入金组的六支船队,将于未来两天争夺1~6名的席位,而银组的船队则要争取在7~12名的排位赛中展现出自己最好的实力和水平。

新闻推荐

诗人余秀华携新书《无端欢喜》做客如是 配合命运演好丑角

诗人余秀华携新书《无端欢喜》做客如是书店,接受半岛记者专访文/半岛记者黄靖斐图/半岛记者吴璟2015年,余秀华凭借诗...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