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波与青岛京剧之缘,马少波与青岛京剧之缘

老年生活报 2018-06-13 12:00 大字

与青岛有缘的著名京剧剧作家、戏曲理论家马少波先生,已于2009年11月29日凌晨1点3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为此,我深感悲痛与遗憾。

生于1918年的马少波是我国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之一,他与青岛有缘,在上世纪50年代就经常来青岛市京剧团视察,非常关心“前四大须生”言菊朋创立的言派老生艺术。

2000年5月,我兼任报纸副刊编辑时,曾专门电话采访了马少波先生。尽管当时还素未谋面,但他非常认真,尤其是谈及周总理关于言派的指示,他是一字不漏都背诵了下来。听后,我立即口述,他表示非常满意。在文章发表给他寄去样报后,很快接到他给我的亲笔来信,高度肯定这篇专访。不久,我到北京出差,两次登门拜访,话题就是青岛振兴京剧言派的来龙去脉,令我受益匪浅。由此我们也成了爱好相同的忘年交。

马少波告诉我:京剧老生中的言派,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好评。可自从其创始人言菊朋1942年病逝后,却有十多年因后继无人濒于广陵曲散。直到1959年,言派终于得到中兴,马少波当是功不可没。

1959年5月,作为青岛市京剧团业务副团长的言少朋率团进京演出,当时确定的主要演出剧目有言少朋主演马派的《群英会·借东风》、张少楼演余派的《搜孤救孤》等戏。他深夜来到剧团驻地看望,当得知主演剧目后,对言少朋说:“你是言菊朋的儿子,现在言派已经中断了,连他的儿子都不唱了,你们是不孝之子! ”言少朋答道:“其实,我也想唱言门本派,只是怕老师马连良先生不高兴。”马少波当即表示由他与马连良联系。他对马连良说:“现今言派后继无人,连他的儿子也唱马派,这是不公平的。这一次少朋来,我建议他和少楼唱言派戏。”马连良表示非常赞成,就这样,马少波提议言少朋演《卧龙吊孝》,还主动把自己崭新的银灰色鹤氅借给言少朋。

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首演的当晚,梅兰芳、马连良、裘盛戎等诸多京剧大师与名家都来看戏。于是,阔别京剧舞台近20年的言派戏终于又得到了中兴。周恩来授意马少波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倡导言派。接着,马少波选定董春伯的麒派戏《徐策跑城》、张少楼的言派戏《让徐州》、梅兰芳的弟子张春秋演《破洪州》和言少朋的言派戏《卧龙吊孝》共四出戏,进中南海怀仁堂给中央领导演出。马少波向我转达了周恩来当时的指示:“过去言派之所以几乎失传,是与唱法比较难学、有些后学者知难而退是有关的。难学,往往是由于艺术上有高深的成就。就是难学越要学,学到手,继承他,发展他。 ”从此,言派就以言少朋、张少楼为主将,精心排演。 1959年10月25日,山东省委安排为正在济南视察的毛泽东演出言派戏专场。演出结束,毛泽东主动接见了青岛市京剧团全体演员,并高度赞扬了言派唱腔。

对“言归正传”起了关键作用的马少波,还专门给我介绍有关毕英琦唱言派以及他在《杨门女将》用言派老生扮演采药老人的一些情况。他说:“1959年7月,是我带着毕英琦来青岛,让他拜言少朋为师学习言派的。当时中国京剧院四团的《杨门女将》是我主持排演的,原来戏中‘探谷\’一场并没有采药老人这个角色,是我提议加上并让毕英琦演,由言少朋教他用言派来唱的。 ”

1962年秋,在上海的言慧珠打算成立言剧团,渴望再进一步振兴言派艺术的言少朋、张少楼夫妇,便决定离开青岛市京剧团调到了上海。结果,言剧团因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他们就到了上海戏曲学校任教。言少朋已于1984年10月24日在上海病逝,生死同日的他,正好是70虚岁;张少楼也于2014年9月12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0岁。时至今日,青岛的老戏迷是永远难以忘怀曾经非常辉煌的青岛市京剧团。

2009年,我的《青岛与京剧》一书出版,内中提及马少波振兴言派艺术。就先于2月4日给他老人家打去电话问候并告知要寄赠拙著之事。不料,他在接到书的次日早晨六点多钟,就给我打来电话表示祝贺,赞扬我的书是实事求是地记载了青岛与京剧的深远渊源,并鼓励我继续努力。后来,我尽管也经常来京,但因交通不便,几次想去登门拜访马少波他老人家,总是考虑下一次吧。但是残酷的现实明明白白地告诉我,这“下一次”永远不可能再有,他就在同年11月不幸病逝,我只有后悔莫及了……吕铭康

新闻推荐

剪纸作品《青岛欢迎您》献礼上合峰会,剪纸作品《青岛欢迎您》献礼上合峰会

本报讯日前,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秀湛路社区60岁的陈雪梅发挥特长,创作了以上合峰会为主题的剪纸作品《青岛欢迎您》。20余...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