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改进技术总结抢修经验 王年昌:抢修队里的“爱迪生”

大众日报 2018-05-10 04:28 大字

青岛市劳模王年昌在钻研技术细节。□本报记者肖芳

4月28日,48岁的王年昌站上青岛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领奖台,披上了劳模绶带,领到了劳模证书。同事们见证了他的这一光荣时刻,纷纷竖起大拇指:王队长当得起这个劳模称号!

王年昌,钳工技师,现任青岛能源集团泰能汽车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抢修队长。他1987年参加工作,进入青岛市煤制气厂,1997年调入青岛焦化制气有限公司净化车间,三年后开始担任净化车间维修工段长。期间,他曾在青岛市工人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青岛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3年,随着青岛全面完成城市燃气由煤制气向天然气的过渡,担负城市煤制气生产任务的原青岛市焦化制气有限公司正式停产。有着20多年设备维修经验的王年昌,与其他40多名工友一起,被转岗安置到了泰能汽车燃气公司。他授命组建由转岗职工组成的公司第一支专业抢修队。

彼时,泰能汽车燃气公司众多设备的维护保养需要依赖外委企业,公司安全生产和运营成本控制等方面长期处于被动局面。王年昌上岗后,带领抢修队克服平均年龄大、转岗情绪波动大、行业跨度大等困难,认真钻研,攻坚克难,在组建当年就形成了设备保障能力,结束了企业设备检修只能依靠外委的历史,并逐渐将自主维修范围扩大至生产全领域。

王年昌还记得,抢修队成立伊始,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泰能汽车燃气公司25辆CNG拖车压力管线配件的专项检修工作。CNG拖车是为加气子站运送并存储压缩天然气的重要设备,其系统工作压力高达200公斤,即便完成供气后,其余压也超过10公斤。虽然只是检修更换系统管线配件,但是常年与低压煤气管线打交道的抢修队员,深知高压特种设备的潜在危险,难免有些畏手畏脚。

身为队长的王年昌,看出了大家的顾虑。他没有指责,更没有命令,而是率先拿起工具,登上拖车,一边复述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一边按步骤进行操作,身先士卒为大家做了示范。很快,受到感染的队员们也迅速行动起来,大家合力将一个个问题部件拆解更换,保证了25辆拖车再次安全高效地投入生产。在王年昌的带领下,这支平均年龄45岁的抢修队伍,很快在新单位崭露头角,成为一支有战斗力、受人尊敬的团队。

2014年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下行,油气差价不断缩小,天然气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车用天然气行业整体进入持续低迷阶段,企业经营也受到较大影响。为助力企业持续向好发展,王年昌立足本职岗位,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修旧利废,而是主动钻研新设备、新工艺,组织实施了多项技改,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例如,CNG拖车的油路快速接头由于使用过于频繁,里面配套的密封圈常被磨损,容易发生泄露,最多半年就需要更换。但这种快速接头是进口部件,国外厂家拒绝单独更换密封圈,而是要求每次必须整套更换,每套花费上千元。

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王年昌利用业余时间,做了上百次实验,比较了市面上三四十种材料,最终发明了“C型”密封圈,完全替代进口部件。“C型”密封圈成本仅需18元,仅此一项每年便可帮助企业节省资金20余万元。更难能可贵的是,“C型”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远高于进口套件:首批“C型”密封圈安装两年多以来,至今没有一个出现变形、裂缝、滑落等情况。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两种国家实用性新型专利。王年昌也因此被同事们笑称为抢修队里的“爱迪生”。

除了技术上的钻研和改进,作为队长的王年昌还注意总结抢修经验,形成一套可复制、易操作的“三细三精”工作法,提高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

巡检设定细致,故障判断精确——统计各型设备常见故障点,制订全面细致的巡检清单,定点,定责任人,定巡检频次,定巡检标准,保证高发故障点全覆盖,实现预防性检修,减少事后维修和故障抢修。面对突发故障,结合“看现场异常、听设备异响、问运行异变”的故障判断方法,最大限度缩小故障判断范围,缩短故障判断时间,提高故障判断准确性。

技术钻研细节,检修集约精准——深入钻研各类技术细节,实现设备检修由粗放型整体更换向集约型部分检修发展、由外委修复向自主修复发展、废旧设备由直接废弃向修旧利废的二次使用发展。

团队建设细化,全员整体精进——实施“老带新、强带弱”的师徒结对方式,缩小团队个体间学习能力、技术积累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全员整体技术水平层进式传承的良性循环。

鉴于王年昌在工作上的突出贡献,2016年,青岛能源集团授予其“能源之星”称号。2017年,王年昌又被评为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创新能手”、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市“我为环境保护作贡献”活动先进个人。

相关新闻

城阳区创新采用“基层推荐+个人自荐”方式评选劳模10名“毛遂”创业者当上区劳模

□记者肖芳报道

本报青岛讯因家庭困难高中辍学的尹国松,当过月薪300元的印刷厂学徒工,艰苦创业十几年研发了手机屏幕自动清洗设备,年销售额5000万元;高举稳,足疗师,从河南老家到城阳创业10年,为上千名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修脚服务;王瑞强,来自济宁的农家子弟,经历过为省钱一天只吃两顿饭的艰苦岁月,如今建起总投资1.5亿元的创业孵化器,成功投资企业30家……4月26日,10位拥有精彩人生故事的创新创业人员,经过毛遂自荐和严格考察,和另外70名由基层推荐产生的劳动模范,一起登上城阳区劳模命名表彰大会的领奖台,披上了劳模绶带、戴上了劳模勋章。

据了解,城阳区在2016年便出台《城阳区劳动模范评选管理暂行办法》,创新区劳模推荐形式,试点在层层推荐的基础上增加个人向区里直接自荐形式,鼓励职工群众毛遂自荐当劳模。当年,有5人通过个人自荐成为区劳模。今年,城阳区对暂行办法进行修订,按照“阳光城阳”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相关细则和规范、扩大自荐比例,从拟表彰的80个区劳模名额中拿出10个作为个人自荐名额,面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小微企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复退军人、失业再就业等“双创”人员征集劳模候选人。

“这些创新创业者不是本地户口,也不在区直单位,往往很难被纳入劳模基层推荐的视野。”城阳区总工会工作人员王阿龙表示,采取“基层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评选方式,目的是扩大区劳模评选的覆盖面、参与面,将更多优秀劳动者纳入遴选的视野,让评选过程更加阳光、更加公开,让在城阳投资创业者更有荣誉感和获得感。

评选过程中,城阳区总工会通过区电视台、政务网、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发布了《关于面向社会征集城阳区劳动模范候选人的启事》,对劳模自荐的范围、条件和程序作了明确说明。区劳模评选表彰工作联席会议按标准和程序进行严格考察把关、公开公示,最终从13名自荐者中确定了尹国松等10名符合条件、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自荐劳模,由区委区政府进行了表彰。

按照相关规定,城阳区劳模由区委区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给予6000元一次性物质奖励,并享受表彰当年的免费查体。城阳区财政还设立劳模专项补助资金,一方面帮助劳模落实相关待遇,另一方面对对遭遇天灾人祸、患重大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劳模进行救助。

受表彰后,高举稳兴奋地对记者表示,这是对自己事业的肯定,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以后不管生活多辛苦、工作多微小,我都将不辜负劳模称号,继续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

新闻推荐

全省首家园林植物保护中心成立

□记者薄克国通讯员王庆臣报道本报青岛讯为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能力,巩固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成果,青岛市南区园林植物保护中心近日挂牌成立。据悉,这是全省首家专门为城市绿化植被成...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