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半岛都市报 2018-03-31 11:15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婷婷整理

古时的“寒食”和“清明”是两个节日,寒食节的第二天为清明节。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介子推这天被大火烧死在绵山,晋文公重耳为怀念他当年的救命之恩,规定每年介子推被大火烧死的这天全国都要祭祀他,离他坟墓近的人,还要亲自到墓前为其祭祀扫墓。这天,从宫廷官员到平民百姓,家家不准烧火做饭,全国上下都要吃头天做熟的冷饭、喝冷水。因而人们称其为“寒食节”或“忌火日”。

现代人已把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清明节的民俗事项有很多,至今流传的主要民俗有:踏青、打秋千、放风筝、祭祖祭祀等。清明这天,青岛有荡秋千的习俗,尤其是闺中女子,秋千荡得越高,就预示着将来的日子过得越好。于是,女子们便都放下矜持,兴高采烈地荡秋千。

除此之外,在过去,妇女们还会做面燕,不仅技巧娴熟,而且还能做出各式各样、神态各异的面燕。面燕的种类很多,有单头的、双头的、平翅的、别翅的,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就是大燕背小燕。因为以前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困难,平时很难吃到白面,因此吃面燕的时候就有种过年的感觉。除了面燕还做单饼,就是一张用面做成的薄薄的小饼,上面放些大葱、煮鸡蛋等,卷起来吃。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民间习俗都已经逐渐走出了人们的生活。

中国自古便有清明节上坟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清明节吃过早饭后,家中的男性长辈,便会带上写好的“包袱”“搭子”,到自家祖茔的墓地去,祭酒、叩拜等,以示怀念。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祭祀方式也更加文明,开始提倡以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缅怀等祭扫方式和集体共祭、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现代追思活动,寄托对逝去先人的思念。

新闻推荐

六家医院派出专家进村义诊

半岛全媒体记者杨阳通讯员王兵赵坤报道近日,龙山街道卫生院邀请了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六家医院的专家到前东葛村中心卫生室进行义诊,免费为辖区村民提供内科、外科、...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