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崂山高度构建“人才+产业+资本”生态链

青岛早报 2018-01-15 07:01 大字

创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城市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生态的培育和维护。古往今来,崂山就是融汇天地智慧,天下能人贤士向往的胜地。一大批高精尖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落户,一大批世界顶尖人才凤栖崂山。崂山区围绕高端产业发展打造“人才+产业+资本”生态链,形成了创新产业与人才“相融共赢”的态势,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山海品质新城已经卓然而立。

崂山速度

每天有41名英才选择落户崂山

“开放与包容、创新与活力是青岛崂山最鲜明的特征,人才始终是青岛崂山高度重视的第一资源。”“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创新企业家专委会2017年年会在崂山区举办,100多位“千人计划”专家齐聚崂山。在开幕式上,崂山区区委书记江敦涛诚邀天下英才来崂山发展创业。

按照“引进一批人才、落地一批项目、带动一批产业”的工作思路,崂山区重点打造虚拟现实、智慧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五条“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和研发设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5+1”产业体系,为人才释放才能与智慧提供了广阔天地。

去年,崂山区新引进各类人才14986人,相当于每天有41名英才选择落户崂山,其中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0个、“千人计划”专家7位,博士和正高职称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84人,硕士、副高职称和高技能人才2192人,吸引入区工作外国人才568人,留学回国人才632人,为崂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重要的人才资本。

崂山区现有两院院士3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4人、省泰山学者及产业领军人才140人,海洋专业人才8000余人,人才总量突破17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首位,每年吸引超万名各类人才入区创新创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全市领先,已经成为全国人才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多项创新指标居首位,折射出崂山区创新基因的张力。这份华丽数据的背后,实际上是崂山区吸引集聚人才的天时、地利、人和、机制、技术、金融、政策等七大独特优势,从而造就了人才、产业、资本良性发展的崂山现象。

崂山高度

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崂山

去年,国际上“表面活性剂和多聚物的表面化学”技术权威克里斯特·霍姆伯格教授慕名来到院士智谷,经过考察后他正式入驻院士智谷。霍姆伯格教授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诺贝尔奖颁奖机构)、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哥德堡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除了克里斯特·霍姆伯格院士外,中国工程院徐惠彬院士的汽车材料轻量化项目也落户院士智谷,同时,园区自主引进海通胜行机器人项目、杰生电器深离子LED杀菌项目。截至目前,园区共有10个院士专家团队项目入驻办公,园区人才总数170人,其中院士专家8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博士生18人,研究生44人。园区企业总注册资本25016万,去年营业额7000万元,纳税200万元。

去年,崂山虚拟现实产业领跑全国,全国首个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批,国内唯一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国家工程实验室挂牌,成功举办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新引进虚拟现实研发机构和企业30家。在全省成立首个区县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展开,旅游总收入达到120亿元,增长15%。崂山成为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崂山区区长赵燕说,人才强区是崂山区始终秉持的发展战略,人才是支撑崂山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此,崂山区在人才工作上,投入更大力气,当好人才工作的“领跑者”而不是“跟跑者”,大力引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一批通晓国际惯例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一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去年,崂山还出台了人才政策黄金“二十二条”,着力打造以“顶尖人才突破计划”等11个人才专项计划,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让崂山在品质与效益的轨道上,实现新一轮的腾飞。

崂山品质

以崂山情怀留住人才的心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用创新思维培育发展沃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链,才能让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在全力打造“人才+产业+资本”生态链上,“崂山模式”已经成为国内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崂山构建了全域化创新创业空间。崂山区积极整合资源,推进建设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青岛国际创新园、青岛创客大街等大型高端平台载体。

崂山构建了全领域创新创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切实营造人才干事创业良好环境。辖区内聚集了包括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工程研究院等10余个顶尖科研院所,以及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为人才创业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崂山营造了良好的高端新兴产业环境。致力于打造青岛中央创新区,去年,新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90个,其中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歌尔全球研发中心、海信新研发中心、杰华生物青岛基地等一批高科技产业化项目的相继落地,促进了国内一流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建成,为人才提供了高端的产业支持。

崂山营造了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资本环境。作为国家级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和主阵地,辖区内金家岭金融区已聚集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600余家。去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6亿元,增长16%,在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青岛市排第48位。金家岭金融区正加快崛起为立于京、沪之间的新金融中心,为人才创业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

崂山构建了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从顶层设计到人才服务体系,再到政策配套支持,以及科研院所的强力吸引,到独特的金融资本优势,还有医疗卫生教育文体的宜居软环境,更有崂山人深厚的山海情缘温情感召,使得国内外人才纷纷到崂山创业发展,崂山也朝着国内一流的人才高地迈进。

展望

以突破之势展崂山新作为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涯任搏击。去年12月29日,中共崂山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崂山区区委书记江敦涛强调,2018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年,2018年要全力以赴抓落实,集中力量干大事,推动目标和任务有序衔接、政策和措施有效实施、工作和责任有力落实,力争干出新突破、干出新作为。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突破之年,崂山区将加速推动微电子产业的抢先布局和链条构建,加速推动智慧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虚拟现实、新能源新材料 “五大产业”的链式集群发展,加速推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集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还要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为企业、为项目、为产业广纳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深度融合,新培育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10个以上。按照“一业一策”的思路,研究出台智慧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业、建筑业等产业扶持政策,打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首选之地。

本版撰稿 记者 陈勇通讯员 王兴 张绪霞 杨举帆

崂山区供图

新闻推荐

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

半岛全媒体记者徐杰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工程500万平方米,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确保更多居民获得“温暖”。项目完成后,全年可改善约5.5万户居民室内居住环境,室内温度冬季提高3℃~5...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