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驶入“双循环”快车道
作为青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莱西市立足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培植发展雀巢、九联、万福等农业领军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推动形成六大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之路。记者了解到,目前,莱西市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300亿元,年出口近10亿美元,出口额占农产品加工产值近四分之一。莱西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近700家,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出口的企业360余家,产品出口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位列全省县级第一。
出口水果鼓了农民腰包
“俺这梨个大、味甜、无渣,下树就是每斤6块多;而经过分装再发走价格更贵,盒装的市场价就是20元一个,128元一箱。”秋收正是大梨上市好季节,莱西市日庄镇瓦庄村梨农郭立红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她说,今年在防雹、防鸟、防虫方面做了重点管理,大梨的收成比较可观,产量翻了两倍。8月就开始陆续采摘,毛收入超800万元了。 “这多亏了政府的引导,将日庄镇梨的名气打出去了,产量高,也不愁卖! ”郭立红说。
郭立红是地地道道的瓦庄村人。瓦庄村紧邻大沽河,水土好、矿物质含量丰富,种出的梨爆汁无渣、脆甜好吃。6年前,郭立红流转了100亩土地,开始种植黄金苹果、华山、新高、秋韵蜜丰4个品种梨,并用家乡的名字注册了“瓦庄大梨”的商标。有了“名片”的大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甚至还为郭立红带来了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订单。
莱西市日庄镇是远近闻名的大梨生产基地。记者获悉,日庄镇在引导村庄发展特色大梨种植的同时,还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重点建设了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打造了十几个标准化梨园种植园区,主要种植秋月、新高、丰水和黄金等优质品种,面积达12000多亩,平均每亩年产量6000斤以上,亩均年收益2.5万元,主要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甚至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其实,日庄镇的大梨产业只是莱西市乡村产业发展的缩影。在果品产业布局方面,莱西市以北部山丘为重点,着力打造10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功能区,形成了以院上藤稔葡萄、南墅晚熟桃、日庄秋月梨等为代表的地域品种。据莱西市农业农村局果业站站长崔明灼介绍,莱西市果树种植面积稳定在21.85万亩,总产量33.38万吨,总产值17.8亿元。
培植龙头精深加工企业
以花生为例,花生是莱西传统的经济和油料作物,花生产业已成为莱西市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年加工能力20万吨以上,产业链年产值达50亿元。目前已形成了以东生集团、佳德食品、长寿食品等企业为龙头,以“企业+村委会+农户”方式与花生生产基地农户为利益联结关系的加工企业集群,加工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
在莱西,还有一家鼎鼎有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九联集团,它是目前全球鸡肉加工设备最先进的企业、中国目前最大的现代化肉鸡养殖基地、出口备案基地和优质鸡肉原料供应基地。鸡肉出口稳居全国首位,占出口日本市场总额的20%,欧洲市场总额的70%。在九联的“公司+合作联社+农厂”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带动打造肉鸡加工产业链。
以万福集团为龙头,新建全省规模最大、管理最先进的祖代种猪场及生猪现代化宰杀车间,两个规模化养猪场通过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出口备案,打造一条猪肉加工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亿元,出口额6000万美元,上缴税金6000余万元。
打造“青岛农品”品牌集群
在推进农业发展国内国际 “双循环”的过程中,莱西市坚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已制定实施了18个主导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养殖基地。连续八年在国家、省、青岛市组织的农产品质量抽检保持合格率99%以上的良好水平,已获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22个大中城市的“准入证”。
莱西市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盟、韩国、日本、东盟等传统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70%—80%。为此,莱西市鼓励企业在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贸易中心或冷链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积极开拓欧盟、西亚、俄罗斯等市场,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此外,还将通过打造“绿色品质、世界共享”的“青岛农品”品牌集群,加快培育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品牌,培育出了雀巢全仕奶、希杰火腿、九联自然鸡、第一坊花生油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通讯员 吕文波 李凯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谢谢你们帮我要回了工钱!谢谢你们,真是太感谢你们了!”9月23日,在一企业干活的李先生等3人拿着一面“一心一意为人民,...
莱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