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的月饼故事

烟台日报 2021-10-22 08:12 大字

□孙汝川

上世纪60年代,物资匮乏,在单位工作的人,过中秋节的月饼是用统一发的票到商店购买,数量也仅限于2斤,有时买晚了,有票也买不上。

1965年中秋节的头几天,正好是星期日,我看到同宿舍的老刘师傅用票买回了月饼,也掏出兜里的票,跑到商店去买。可是,店里只剩下1.5斤月饼,一共6块,其中有一块的边缘还破了,残缺不全,露着黑色的馅。我正在犹豫是否买下,服务员说快买吧,这是今年最后的货喽,不买连这点也捞不着了。我只好买下,心想这不满2斤的月饼,让我怎么送回家去孝敬父母啊?

我出店门不远,迎面来了一位挪动着两只裹足小脚、神色憔悴的老大娘,年龄有70多岁,见我手中的月饼,急忙问我,借问一下这位年轻人,店里还有没有月饼?我说没有了。此时,老人满脸失望,自言自语地说:“嗨嗨,我那苦命的孩子啊,该着今年吃不上月饼了……”我望着老人手里紧捏的票,问是咋回事?原来她十几岁的孙子自小患婴儿瘫疾病,多年卧床在家,嚷着要吃店里卖的月饼。“家里有自制的月饼,孙子就是不吃,非折腾我买商店里的,他父母都是‘盲流’跑到东北去了,我呐,好不容易从村东头有工作的小王家里,讨来一张月饼票,谁知又这样,嗨嗨……”

我心中顿时有一股说不出是啥的滋味,将手中的月饼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她……

老刘师傅见我空手而回,问明原因后,叹了一口气,猛地向我伸了一下大拇指,什么也没说,提起桌子上的2斤月饼,放到我的床前,“快,快!骑上我的自行车,把月饼送回家,再过几天八月节就要到了,送晚了老人会着急的……”老刘师傅不容置疑地向我下了命令!

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老刘师傅的家远在莱西县,每年过节回不了家,可孝心浓浓的他,每年都把月饼用邮寄的方式敬送给80多岁的老母,成为我孝敬老人的榜样,而今年他因为我……他,他今年可怎么办?

从县城到我家20多里的路程,我用了半个多小时,于中午前赶到。父母见我拿着月饼,满脸高兴地说:“这几天你那几个侄子侄女天天来探问,叔叔怎么还不来家啊,月饼还没送来啊,馋死俺啦……一个个都在等着吃你送的月饼呢……”

说话不迭,几个小家伙来了。我父亲取出一块月饼,用刀切割成许多小块,小家伙们每人抢吃了2块。看到剩下的2小块,不能一人一块了,也都不好意思抢了。此时,父母让我吃,我说我在外早就吃了,还是吃了好几个囫囵的月饼呐!说着把那2小块月饼一一递到父母手里。看着两位老人吃月饼的惬意、知足、幸福的样子,我无比欣慰又无比心酸……这时,几个小家伙嚷着还要吃,“等到八月节的晚上,全家一块吃!”父亲的话压住了小家伙们的馋虫……

傍晚,我返回单位,一进门就闻到浓浓的月饼香味,一看宿舍的中央摆着一张大方桌,上面有一摞摞闪闪发光的月饼,还有十八盘炒菜和几瓶黄县老白干酒。

我惊了,这是咋回事?与我一块参加工作的小傅和小赵抢先告诉我,是单位老陈和老范两位领导,通过老刘师傅得知月饼的事情,夸了你们二人做的对,做得好,又了解到单位还有不少同志没有买到月饼,手里的票都成为废票,于是发动在城里居住的孙大姐、谢大姐、朱大姐和曹大姐等职工,从家里拿来面板、刀、小擀杖、电平锅和做月饼的“木磕子”,到市场买来白面、食油、花生、冰糖、核桃、红枣等材料,大家一齐动手,和面、洗枣、扒花生、砸核桃壳……大家干得一乐活的,到半下午,100多斤月饼就做好了。老刘师傅孝敬老母亲的月饼也寄走了,而且是4斤,多出的2斤是单位领导寄的,给你也留下2斤……其他没有买到月饼的伙计们,也都有了月饼。还剩下不少,用于今晚提前庆祝中秋节会餐。前后屋、宿舍和办公室一共摆下8桌,菜是由我们平时吃饭的教育局伙房的师傅们一手炒的,酒是老陈和老范请客……这不,大家正等着你和回家送面板等用具的人回来,马上开宴。可巧你就来了,你的袄领开得真正当,真有口福哇!

我觉得像做梦似的,不相信地望着大方桌上那一摞摞凝聚大家情缘的月饼和丰盛的酒菜,直到老陈、老范两位领导和老刘师傅及伙计们都一一坐下,小傅和小赵在一旁喊,人都到齐了,庆祝中秋节大会餐,现在开始!我才如梦初醒:这圆圆的月饼所引发的诚挚真情的故事,竟然是这样的融洽和温馨!

新闻推荐

两作家改编出版动物故事丛书畅销十年

本报讯(纪哲)潍坊市作家铃兰、王春玲改编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动物文学名著VI”丛书,近日由济南出版社公开出版发...

莱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