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猪价”带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生猪生产止跌回升 上市公司养殖领域布局加快

青岛晚报 2019-12-06 06:04 大字

中国是第一养猪大国,猪肉消费占了全世界一半左右,猪肉价格关乎民生。然而,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8年四季度以来,生猪和能繁母猪产能持续下降,猪肉市场供给偏紧。今年6月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效应集中显现。在“稳猪价”攻坚战全面打响的同时,加速农业供给侧改革也出现了新契机。在推动解决猪瘟疫情问题的过程中,规模化、现代化养殖上升到更为重要的地位,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新空间加速开启。

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

近期,国内上市企业“养猪大户”纷纷披露11月份肉猪销售情况。其中,国内最大养猪企业温氏股份11月份销售肉猪81.9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35.55亿元,销售均价35.09元/公斤,其中销量同比下降,销售均价同比上升,主要是受国内生猪供给偏紧导致价格上升所致;正邦科技11月销售生猪35.53万头,同比下降38.24%,销售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15.55%;傲农生物11月生猪销售量为3.40万头,销售量同比增长24.81%。金新农11月生猪销量合计2.06万头,收入合计6808.54万元,销量同比增长20.33%,收入同比增长288.43%。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12月3日消息,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在各项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推动和市场拉动下,养猪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生猪生产呈现明显恢复势头。从10月份的监测数据看,生猪生产的重要指标都出现了积极变化: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规模养猪场生产恢复快;生猪生产恢复面不断扩大。总的来看,能繁母猪存栏回升,生猪存栏下降也基本见底。照此趋势发展,在疫情防控持续推进和疫情稳定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总体来说将进一步好转。

加大养殖布局行业转型提速

业内普遍认为,以“稳猪价”为契机的养猪行业转型升级正在提速,将成为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契机。国务院办公厅9月份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到2025年,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以上。

不少企业已经在生猪养殖领域加大布局。11月18日,上市公司康达尔与海南文昌签署养猪项目投资框架协议,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年出栏30万头生猪。此前康达尔已经与广东省内四个地方政府签署了养猪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涉及金额近90亿元。

12月4日晚间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继续加大在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建设广西河池等9个生猪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89.52亿元。其中,布局在山东青岛莱西市的生猪养殖项目,规划年出栏达到200万头,同时能够带动饲料增量60万吨。统计显示,9个项目均顺利实施,年出栏量合计将达到686.5万头,同时带动饲料增量207.4万吨。新希望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公司主营业务做大做强,有利于推进公司区域产业布局,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刘兰星

新闻推荐

“云”上养猪便宜吃肉

近期,青岛悄然兴起一种“云养猪”的生猪代养模式。12月4日,半岛记者在莱西市店埠镇一养殖合作社看到,这里代养了市民认购...

莱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