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斤地瓜卖不出去眼看成了“烫手山芋” 莱西种粮大户15亩地瓜不敢收,盼好心人伸援手
周忠军为丰收的地瓜无处销售而发愁。
文/图半岛记者徐杰
33岁的周忠军已经好几天茶饭不思,不是生病了,而是因为发愁,原本就黝黑精瘦的他显得更加憔悴。让他发愁的,是地里迟迟没有收获的15亩地瓜。“实在是找不到销路了,眼看着这7万斤地瓜就要烂在地里。”周忠军茫然地看着眼前一垄垄的地瓜,拖拉机紧贴着身旁经过,他都没有躲闪。头一次,这个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被农产品滞销给困住了。
地里的地瓜不敢收
11月1日,记者来到莱西市河头店镇大埠洼村,村南头大片田地里,只有八九个身影还在忙碌着,手扶拖拉机一趟趟翻着田垄,一个个硕大的地瓜从土里露出来
眼前这片约50亩的地,是该村种粮大户周忠军通过土地流转租来的,春天时全部种了地瓜,霜降前已经收获了35亩,并及时种上了小麦。剩下15亩的地瓜,瓜秧已经枯干发黑,但周忠军几天来还是没考虑好要怎么处理。“今天早晨下了决心,先把地瓜起出来,不耽误种小麦,再一步步考虑吧。”周忠军说,他雇了八九个工人干活,每小时用工费12-15元,起一亩地的地瓜用工费要花300多元,仅这一项一天就要花费上千元。
除了正在收获的地瓜外,在地头还堆着大量地瓜,“这些地瓜是霜降前收获的成品,约有6000多斤,快半个月了,一直没卖出去。”周忠军指了指旁边,还有很多绿色尼龙袋子,里面装的是表皮有破损的次品。而在几米远周忠军的家里,也到处堆着地瓜。
“今年地瓜是丰收了,但是没想到遇到滞销这种情况。”周忠军介绍,剩下的15亩地瓜差不多能收获7万斤,霜降后气温逐渐走低,如果不及时销售就要冻烂掉,辛苦一年的付出可能就打水漂了。说到这里,周忠军不停地叹气。
其实,周忠军种地一直种得不错。前几年通过养殖赚了一些钱后,他通过土地流转包了一些地,逐渐办起了家庭农场,目前他总共种着200多亩地,分块种小麦、花生、玉米等大田作物,每年也能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以前很少为销售发愁,一般都是地里收获后送到当地的加工厂,要么在地头就被客户买走了。”周忠军说,这是他头一次被农产品滞销困住。
试水电商销售效果不佳
今年也是周忠军头一年种地瓜,选了家门口50亩地进行试点。周忠军说,他栽种的是济薯26品种,这种地瓜产量较好,含糖比较多,口感也不错。当地种植地瓜历史久远,不久前刚刚申请通过了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周忠军介绍,刚收获的这种鲜地瓜,吃起来有板栗味,但一般都是储藏一段时间后再销售,那时糖分更多,吃起来口味更好,而且价格也要高一些。
储藏地瓜无法使用冷库,通常是挖大型地窖储存。为何不挖地窖?周忠军说,挖大型地窖要有合适的地方,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因此投入也较大,若按目前他需要储存的地瓜产量来估算,挖地窖的投入在10万元以上,这甚至远远超过了种植50亩地瓜所带来的收益。
周忠军说,滞销的主要原因还是选错了合作伙伴。早在地瓜收获前,当地就有电商找到他合作,说是通过电商平台一天能发货2000箱鲜地瓜,按每箱5斤计算,一天的销量能达到10000斤。50亩地瓜总产量约25万斤,若按电商提供的方案,不到一个月就能销售一空。周忠军经验不足,也忽视了其他销售渠道。他介绍,当地瓜收获时,电商却因实力不足等原因,每天发货量远远小于当时的允诺。无奈之下,周忠军只得放弃电商,转而寻找线下销售渠道。可此时,周边绝大部分客户已经完成收购计划,有地窖的客户也已经储满了库存。
盼大家帮一把
在了解到周忠军的境遇后,当地的市派第一书记姜克容赶紧想办法帮忙解决滞销难题。姜克容告诉记者,他们在多方联系客户的同时,又尝试了其他一些办法,尽可能帮周忠军解决销售问题。
记者在地里采访时,不时有人骑着电动三轮车过来帮忙,他们都是周忠军本村的邻居,大埠洼村党支部书记周忠帅这几天也一直帮忙联系买地瓜的客户。
周忠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平均种一亩地的地瓜需要花费260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流转土地的租金、有机肥料、瓜苗、人工费用等,今年仅人工费他就已花费了2.5万元。从种地瓜的收益方面来看,周忠军介绍,假若种、收、销售各环节一切顺利,一亩地能勉强带来1000多元的利润。但这一结果今年已无法实现。“现在我只盼着把地瓜尽快卖掉,即便是亏本也希望能尽量减少亏损。”周忠军介绍,他计划以每斤1.3元的价格将地瓜卖出,如果市场需求量大的话,他会租用货车将地瓜运到城区销售,地瓜会用装20斤的纸箱包装。
如果有爱心市民、爱心企业愿意帮忙解决周忠军的地瓜滞销难题,可以拨打手机15954805789联系当地第一书记姜克容。
新闻推荐
绿树环抱中的福瀛苑。在《南史·吕僧珍传》记载:“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
莱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莱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