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场地、资金、藏品真伪等成众多民俗馆发展的“拦路虎”

青岛早报 2017-05-18 07:05 大字

[摘要] 藏在深闺无人识

一个新老时期的更替,出现了一股民俗文化展馆建设之风。即墨市大沽河畔的天宫院村旧村改造,居民搬上了新楼房。为了留住乡愁,村里收集上百件包括农具、生活用具在内的老物件,专门腾出几十平米的门头房,建起了一个村级民俗记忆馆。 “因为东西太少,面积又不够,所以挂牌时就没叫民俗博物馆,等以后条件够了肯定要申请注册。 ”天宫院村书记张志洋坦言。

记者在村里的民俗记忆馆看到,不大面积的民俗馆内,陈设着上世纪50年代的日常生活用品、厨房用品、老家具、农用器具、畜禽用品等,每件都配有精致铭牌及说明。 “民俗馆从收集到建设,历经两年时间,一共投入了50多万资金,因为条件不够,不能申请非国有博物馆扶持政策,平时的维持费也都是村里支付。 ”天宫院民俗馆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天宫院村这样的小型民俗馆,在农村较为普遍。走访即墨、莱西、平度等地的乡镇和村庄,有不少这样的民俗博物馆性质的展馆。有的村庄腾出一间房子,摆上几十件老物件就挂上了记忆馆、民俗馆等牌子,由于面积和藏品条件受限,验名正身注册非国有博物馆的路遥遥无期。一名收藏爱好者坦言,即使不够注册条件,享受不到国家补贴,但自己建个小型的馆藏也没有坏处,只是平时的维护费用让人发愁,不知道前面的路还有多长。

民间博物馆藏品难辨真假

“两年前,新《博物馆条例》出台实施后,就想申报非国有博物馆,但受条件所限一直没有实现。 ”位于即墨市华山一路的红冠艺术馆负责人王先生介绍,15年前,他就喜欢收藏古家具、石雕和老爷车等老物件,这些年收藏花去的费用超过300万元,由于自己对收藏并不专业,凭着感觉和喜好收上来的老物件,并不知道真假,想申报私人博物馆,也一直没有进展,目前数百件古董也一直闲置着,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现在民间博物馆没有登记注册的不少,但从建起来的博物馆来看,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位于田横镇的青岛海防博物馆,收藏着数百件文物,基本上都是从各地收集而来的,但文物和老物件的真假,并没有经过专家鉴定。记者在莱西店埠镇博物馆看到,这里收藏的文物从新石器到清代均有实物展示,当问起文物的真假时,一名工作人员也说不清楚。

“正在申请注册的非国有博物馆,文物不但要进行鉴定,对来源也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否则就不能注册。”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说,有些非国有博物馆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往往无法鉴定手中藏品的真假,给办馆带来一定的困难。遇到这样的问题,办馆者可以向文物部门或当地博物馆提出申请,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的鉴定人员给予帮助。如果符合条件,还可以帮助民办博物馆配置基本的安防、消防设备和博物馆参观出入安检计数系统,确保观众参观和藏品安全等。另外,申请备案的民办博物馆,在面积、馆藏数量等方面都有硬性条件,目前众多乡镇村庄创办的民俗馆,基本上都因不符合条件不能申请备案。

企业博物馆藏深闺少人知

在已备案登记的众多民办博物馆中,有一部分是建在企业内部的,一般市民就是能进入企业参观,也担心需要层层把关,许多市民往往就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放弃参观机会。莱西山后韭菜博物馆负责人张庆涛坦言,原来企业建博物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展示企业文化,加上受注册条件所限,平时来参观的人又少,现在他们的企业博物馆已经变成了文化展馆。

即墨老酒博物馆是一家备案的企业非国有博物馆,但平时参观的市民并不多。就是在节假日免费开放,来的市民也很少。老酒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建博物馆,一方面是让客户了解企业历史文化,亲自体验,另外也想让普通市民参与进来,但目前情况是市民来的太少。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一些企业博物馆缺乏宣传,知名度不高客源少,有的市民甚至不知道身边的企业还有个博物馆。

位于莱西市城区的水集村民俗博物馆收藏了数万件民俗老物件,但由于房屋面积受限,又缺少客流量,没有资金投入,多数老物件都堆放在一起,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惋惜。胶东非遗文化博物馆负责人孟宪良介绍,从建馆到现在4年时间,已经投入了上千万。相比其他民办博物馆来说,尽管经营还算不错,但只能说基本维持平衡。

非国有博物馆填补了国有博物馆的门类空白,往往能体现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但缺少的就是知名度和参与度。类似这样的情况还存在于高校博物馆。有的高校博物馆建成后,客流量很少。平时学生都不太熟悉的博物馆,更不要说普通市民了。更多建有博物馆的高校,表示非常欢迎校外市民来参观,虽然有市民打电话咨询参观手续等事宜,却很少有人来参观。多数企业和高校博物馆,平时想去参观都需要提前预约。

众多民俗馆想升级博物馆

位于莱西市南京路北端的卢乡阁博物馆,经过两年多的申请,终于拿到了省文物部门的“身份证”,成为莱西市第二家正规的非国有博物馆。卢乡阁博物馆创办人李彦胜说,他从30多年前就开始收藏各种古董,目前各类的宝贝数量已经达到了近万件,在馆内展示的也有2000多件。 2014年开始,李彦胜提交申请注册民办博物馆,但那时候审批权限较高,报到省文物部门后,还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备案,所以一直没有注册成功。 2015年3月,新的博物馆条例出台,按照李彦胜的收藏条件,已经远远达到了标准。去年,卢乡阁博物馆正式开馆,李彦胜也圆了私人博物馆的梦想。 “博物馆成功注册后,莱西和周边的许多朋友都找来了,打听怎样注册民办博物馆。但符合条件的并不多,面积和收藏数量等硬性条件将他们挡在门外。 ”李彦胜说。

莱西市博物馆馆长柳香奎介绍,随着新农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一些村镇想把更多的传统文化留下来,纷纷用博物馆的形式展现。莱西渭田村依托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积淀和红色历史基础,筹款建起村史博物馆,展示出数百件老物件,成为留得住乡愁的传播平台。莱西目前除了两家备案非国有博物馆外,至少还有5家正在申请,而多数因条件不具备需要规范。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即墨众多民办博物馆中,已经建成的或正在筹建的至少也有10家,而除了几家备案外,其他的均正在申报之中。一些散落在村镇的微型民俗馆,基本上没有条件申报。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整个青岛在建或正在申报的民办博物馆数量不少,他们也将根据相关条例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提出规范意见后,也将帮助完善并尽快上报注册。

青岛啤酒博物馆中模拟生产环节展示。

青岛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青岛市博物馆学会会长马庚存:

众多“微型博物馆”需规范

将民办博物馆定名为“非国有博物馆”,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创造条件。青岛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青岛市博物馆学会会长马庚存介绍,新的《博物馆条例》出台后,青岛出现了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热潮,这对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由于国家对非国有博物馆准入门槛已经十分明确,多数不具备注册条件的民间博物馆,还需要努力向规范化努力。

马庚存说,目前,青岛除了已经注册的规模化民办博物馆外,散落在民间的还有众多“微型博物馆”,由于受条件、馆藏数量等条件所限,属于非注册备案的民办博物馆。这些小型博物馆或民俗馆虽然没有“验明正身”,但作为地域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加以进一步规范,积极向注册博物馆迈进,就能更好地发挥民办博物馆的巨大作用,用传统历史文化讲好青岛故事。在未来几年里,青岛相关文博部门也会在藏品管理、陈列布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对民间个人办馆者提供专业指导,促进没有注册的非国有博物馆逐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马光亭:

引导民俗文化发挥更大作用

“其实有了这样一批保护民俗文化的人,有这样一股社会力量,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总会把一些民族的民俗文化留下来,形成一种全民族对民俗文化的保护环境,这样就会对民俗传统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马光亭说,乡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传承下来的东西,能充分体现一种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让人们的思想更加具有向心力。

马光亭认为,基层掀起民俗博物馆建设浪潮,说明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意识更强了,这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民俗馆建成后成了摆设,就失去了建馆的意义。要让民俗文化“活”起来,需要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引导,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老物件“讲”好民俗文化故事,这样才能把传统文化潜力挖掘出来,让更多后人通过博物馆的形式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康晓欢 赵健鹏

新闻推荐

青职将建莱西校区,青职将建莱西校区

早报讯昨天上午,莱西市政府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莱西校区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莱西市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举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莱西校区拟建于莱西市姜山镇,主要面向以新能源汽...

莱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西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