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瘦身”项目服务“扩容”, 莱阳软环境催生发展“强磁场”
本报讯(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李梦董新云王海雷)金秋的梨乡大地,一派忙碌火热的建设场景。在莱阳市姜疃工业园,山东凤康食品项目一期工程2.5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正在加紧施工,预计11月份主体工程将竣工,9000万元的生产设备已经订购。“真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新项目就正式落地并开工建设,这种项目审批的速度和服务也正是我们选择在莱阳投资的原因。”据山东凤康食品项目负责人吕静江介绍,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公司原本一度有取消投资的想法,但莱阳“零障碍”的审批和“保姆式”的服务让他们信心倍增,最终决定将项目规划重新调整,投资额从最初的2亿元扩大到3.2亿元。山东凤康食品项目的高效落地运营只是莱阳市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莱阳市确定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强力推进行政审批“瘦身”和项目服务“扩容”,再造招商引资“强磁场”,释放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1-9月份,该市立项项目106个,比去年全年增加41.3%,预计年底可达到130个;新开工项目91个、竣工32个、投达产58个,分别比去年全年增加4.6%、39.1%和3.6%。
审批“瘦身”,重点项目驶上“高速公路”。在莱阳,如此快捷的行政审批流程,得益于今年以来该市大刀阔斧实施的行政审批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378项减少到167项,精简比例55.8%;行政权力由7514项压缩到3626项,压缩比例51.7%。为促进审批提速增效,该市积极与江苏张家港市和青岛莱西市“对标”找差距,通过将每个单项的审批时间、提报材料进行“最优化比对”,达到流程再优化、环节再精简、时限再压缩。目前,该市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87个工作日,与张家港基本持平。不仅如此,该市还探索实施了“审”“批”分离、并联审批等制度,破解了企业注册审批互为前置难题,手续办理由相关部门“依次跑”变为“同步跑”。“我们对涉企审批的18个环节,打破常规审批链条上的前后顺序,实行部门无条件受理审查、有条件盖章发证。”据莱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现在重点项目全面开通绿色通道,审批系统主动置顶,办理时限在原来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再提速三分之一,并实行倒计时管理,超时亮灯追责。各项制度实行以来,该市审批按时办结率达100%,提速60%以上。
服务“扩容”,落户企业享有“贴身保姆”。对一个外地客商来说,到陌生地方兴办企业,各种复杂审批流程,经常导致长时间来回折腾。而在莱阳,每一个落户企业都会享受到“保姆式”的贴心服务。该市专门组织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项目落地服务工作组”,以“最佳的流程、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目标,为投资者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千方百计推进项目落地;对今年在建和拟开工的重点项目,明确了市级领导包帮责任,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围墙以内的事企业负责,围墙以外的事政府负责”。眼下,在莱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口收费、项目代办”已成为审批“新常态”。该市对建设项目全程涉及的30项收费进行了界定,对其中14个收费项目实行“一口收费”,并坚持收费标准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收取,有效避免了乱收费行为;积极推行项目代办制,为企业提供“无缝隙”、“零障碍”、“保姆式”的代办服务,解决了企业不会办手续的问题。针对“中梗阻”现象,该市纪委大力开展“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专项整治,定期对22个职能部门的62个科室进行社会评议,对排名后10位的科室正副职进行教育培训;推行审批执法服务事项追溯调查制度,调取服务对象名单进行面对面调查和电话回访,目前已巡察9个职能部门的30个窗口,回访企业群众1800余人次,梳理问题线索12个。
新闻推荐
探亲路上,老爸眼瞅女儿被碾死, 事发正月初四,招远交警速破肇事逃逸案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张国忠柳春杰)正月初四晚6时,招远市交警大队接警:在辖区夏甸镇南张家庄村附近,一辆小型货车在与一辆二轮摩托车相撞后逃逸,造成二轮...
莱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