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哪里有困难,党组织就建到哪

大众日报 2015-11-22 13:20 大字

□本报记者肖芳高铭君

宋弢

今年以来,莱西市南墅镇姚沟村的村民发现,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周边的10多个村组成了一个社区,镇上的干部到社区办公,能办的当场就给办了,不能办的就替老百姓去“跑腿儿”。

办事难,一度是南墅镇群众抱怨的“重灾区”。这个位于莱西市西北边远山区的乡镇,所辖75个村庄分布在165平方公里区域内。以前,全镇划分为4个管区,每个管区20多个村庄,仅有2至3名工作人员,跑都跑不过来。群众办事需到镇上的便民服务大厅,一些偏远村庄的村民跑一个来回要100多里路。

为解决这一难题,南墅镇根据莱西市委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重建基层党组织架构:取消管区,划分为7个社区,每个社区辖10个左右村庄,建立社区党委班子;每个社区设立服务大厅,安排8名镇机关干部进驻办公,吃住在社区;将47项农村便民服务项目中的42项,全部下放到社区。

南墅镇党委书记姚军说,经此调整,南墅镇约50%的机关干部下沉到社区,70%以上的镇机关工作平台下沉到村级,信访数量短时间内直降一半。

“基层党建的本质,就是为群众服好务。”莱西市委书记刘圣珍告诉记者,针对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传统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难以适应新要求的局面,他们在坚持按地域和行政村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从实探索灵活多样的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南墅镇将基层党组织由“镇—村”两级变为“镇—社区—村”三级,将镇级服务下沉到社区的做法,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探索,已在全市推广。

按地域调整基层组织的同时,莱西注重基层党组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努力实现党建组织与产业要素相结合。全市设置48个“村庄+农产品市场”“村庄+合作社”等党组织,实现了农业生产在哪里,基层组织就建到哪里。

“以前种苹果,最愁的是销路。现在果树遭了病虫害,联合社提供专业指导,所有苹果由联合社统一销售,能卖个好价钱!”莱西市沽河街道北张家寨子村果农李松涛口中的联合社,指的是青岛润耕佰川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该联合社去年9月由沽河街道党工委发起成立,吸纳了大沽河沿岸11个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莱西市第一家联合社党委。仅去年一年,就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

与之相伴的是,加入联合社的11个村党支部成了联合社党委下设的合作社党支部。这种转变,不只是名称,更是服务思路的转变。

对此,沽河街道张格庄村党支部书记任鲁杰、党员任日江都有切身体会。他们说,成立联合社党委前,党支部开展工作总感觉缺少抓手,党员平时走村入户,顶多也就是帮老人打扫卫生、干点农活儿,总感觉帮不到点子上、扶不到根子上。加入联合社后,依托联合社成熟的果蔬产业链,党支部每名党员直接帮扶10户村民,均分担子,责任到人,服务更加精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群众威信也显著提高了。

“哪里有问题,哪里有困难,党组织就应该建到哪里。”刘圣珍说。

新闻推荐

新闻内容莱西供电查处计量异常案件本报莱西讯国网

莱西供电查处计量异常案件本报莱西讯5月11日,国网莱西市供电公司通过稽查,发现辖区某大型企业电能表从系统中拆离,属于典型的计量装置拆离系统案件,导致电费损失。工作人员现场取证,并责令...

莱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西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