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前明朱皇宗室”流落莱西之谜

大众日报 2015-01-21 15:19 大字

“前明朱皇宗室三墓”碑“前明朱皇宗室三墓”碑背面碑文□张所昆张朔

莱西市夏格庄镇张家疃,明永乐年间建村,现有二百多户人家,村民全为张姓。明朝末年,朱皇宗室一行数人流落到张家疃,后来还与张家人结成了一桩婚姻。有关故事,在当地民间相传三百多年了,民国以后的当地县志、镇志,也都有记载。

墓碑诉说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莱西李建武、陈玉山两位老师,曾共同撰写过《前明朱皇宗室避难于张家疃》一文,记叙比较详尽,发表于1987年11月《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全文转引如下:

夏格庄镇张家疃、潘家疃之间,原有一处古墓,人们称之为“朱家茔”。相传,明崇祯皇帝之宗亲葬于此。“文革”中,全遭铲平,荡然无存。所幸者,有石碑一个,为村民移垒于房基,可借考证。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朱皇宗亲携妻子、女儿、侄子、太监一行五人,仓皇出走,辗转来至夏格庄镇张家疃,投奔万历旧臣张梦鲤家。一日黄昏,行至张家疃时,适与村人张嗣注相逢,张乃引彼等至茅舍歇足。朱氏问及双山张梦鲤,露投奔之意。嗣注答称:吾乃梦鲤亲族。遂劝其暂留此处。朱无奈,又见其情意殷切,遂寄寓张宅。

张嗣注拥田千亩,推为首富。闲时,与老朱家倾谈,知此人学识渊博,乃劝其设帐教书,维持生计,该人欣然同意。

一日,曲格庄赶庙会,唱戏祭神,张嗣注偕先生往观。其时,台上正演《铁冠图》,先生观之唏嘘,未及终场即告退。嗣注不解先生何故悲伤,再三劝慰,先生乃明告之:“剧中自缢者(崇祯帝)乃吾本家。”嗣注恍然方知先生乃皇室宗亲,由是更加信重。

嗣注旋即请人卑词厚礼,向朱家攀亲,请将其女嫁与儿子张至圣,朱家不得已而允婚。婚后生子名张重喊,子又生张正南,再传张画一。直至清宣统二年,朱氏甥孙张世孜后裔立碑以志之。碑高三尺一寸,宽一尺三寸。正面镌有“前明朱皇宗室三墓”八个字。背面刻有碑文:“宣统二年十月初一日谷旦”。

明季之乱,李寇攻陷北京,朱皇宗室率逃窜民间,以自晦,恐祸及也。尔时,张家疃相传有人奉面戾止,行色仓皇,意甚狼狈,携一女一侄,觅屋而侨居。问其姓,曰朱氏,名则默然,亦不详其乡贯故里,人呼为老朱家。其人寡言笑,杜门不与外人相往来。惟腊祭之时,或自其门间窥之,见金光耀室,祭毕辄撤去。卒不知其为何许人也。迨女及笄,归吾至圣祖为室,生子重喊,以下三世皆豪侠。联姻而后,始知为朱皇宗室,然犹彼此隐匿,未敢以闻人,此名字所以多失传也。大清定鼎而后,雍正二年十月,特封明代后裔朱之连一等侯,世袭。族内人丁,令入正白旗。乃知我朝恩德,天高地厚。独惜奔此之宗室,不识为何帝之子,何王之孙,留此一大憾事耳。迄今有墓三坵,又不详某坵之葬者为谁,而牧樵耕夫践侵日甚,恐不待千秋后,此墓亦消归于乌有也,故特立石以志之:“甥孙张世孜后裔谨志”。

传说碑文为即墨牛齐埠秀才高胜贵所撰。

关于莱西“前明朱皇宗室”逸事,大致如上文所述。碑文中“老朱家”,意即朱姓男当家的,名讳失考,他去世后,起先葬于张家疃村西北。老朱家的女儿,亦即张至圣(又名张志圣)之妻,她去世后,与张至圣合葬在张家疃村东。后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或是预感到大清气数已尽,张至圣夫妻之孙张世孜的后嗣们,大胆地在老朱家墓地(墓地内共有三墓,另外两墓主人不明)立起“前明朱皇宗室三墓”之碑,墓碑正面左侧还镌刻有小字:“此茔盘南北维尺二十二尺,东西维尺三十八尺”。历经百年风雨,当年的墓地已不复存在,但这个碑流入民间,有幸被保留下来。1999年,现今的张世孜后裔,为追念其先外祖公功德,又将此碑(原有底座,“文革”中遭破坏)复立于村后一处墓地。

碑文中说,雍正“特封明代后裔朱之连一等侯”。据考证,历史上确有此事。这表明,张、朱结姻及其后代,都一直非常关注前明帝胄的命运和动向。

另外,《夏格庄镇志》书后附录了大量有关朱皇宗室的故事传说,如娇贵朱氏女不适农家生活,闹出不少笑话;再如,张、朱结姻之后连续三代出豪侠,驰名江湖,却皆死于非命,乡人不禁赞叹“不愧有帝王血统”,等等。

明朝皇室缘何奔命莱西

双山村是双山张氏的发源地。元末明初,双山张氏始祖从青州府乐安县(今广饶县)迁徙于此,繁衍生息,枝繁叶茂,称号“双山张”。双山村位于莱西市夏格庄镇东南部,现今的莱西,历史上属于莱阳县,解放后,行政区划调整,析出莱西县,双山村始归莱西管辖。双山村附近的一些村庄,也存在双山张的支系,张家疃即是双山张的支系村庄。

明清两朝,双山张名人辈出,“一门九进士”享誉胶东。明弘治年间,山东大旱,五世祖“莱阳巨富”张雄,“输粟三千石,活人甚众”。弘治皇帝特此降旨,旌表张雄为“义民”。之后上百年中,双山张数代有人在朝为官。在九世时候,出了一位重量级人物——张梦鲤。嘉靖年间,张梦鲤考中进士,为官多地,曾任开封府知府、江西按察使、山西右布政使等职,各地百姓皆呼称“张青天”。后来张梦鲤又调任顺天巡抚,三次大破“北虏”“土蛮”侵犯,万历八年(1580年)十月,张梦鲤奉旨率兵援辽,在辽东镇(今辽阳市)击溃敌军十万。次年,入朝升任大理寺卿(掌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官从一品。张梦鲤为人刚直不阿,为政清廉自守,“世称敦笃重厚之儒”。他与登州府同乡戚继光素有交情,并结为儿女亲家。张梦鲤后因看不惯朝政争斗,三次请辞回乡,终获万历皇帝恩准。张梦鲤晚年居住莱阳城,“家无赢资,居园荆扉槿落而已”。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张梦鲤去世后,万历皇帝念其生前功绩,“加赐祭葬”,并谥号“节愍”,在莱阳旌旗山南麓,为其修建豪华墓葬。明朝那时候,以张梦鲤为代表的双山张,是蜚声山东的名门望族。明朝末年,清兵攻打莱阳城,张梦鲤孙辈张载征等人,率领城内军民奋起抵抗,死伤惨重。城破,张梦鲤孙辈宗亲27人宁死不屈,被清兵“乱刀剁死”。

由上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张梦鲤及其家族,素怀忠义,是绝对效命于大明王朝的;明朝皇帝对张梦鲤及其家族,也是一向恩典有加、极为信任的。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皇室成员在面临追杀、走投无路之际,能够想起远离京城的莱阳张梦鲤家族,并前去投奔,可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很是合乎情理。

近年修谱获得重要发现

上个世纪末,双山张着手六修族谱,这距离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五修族谱,已经时隔一百多年了。2003年双山张六修《族谱》成书后,国家图书馆、山东图书馆和中国谱牒学研究会等,都作了收藏。单算已纳入族谱的现今双山张后代,数量就超过10万人,主要集中在青岛、烟台和东北三省很多地方,还有台湾、东南亚等。双山张,是中华张氏族群中比较有名的一个分支,汇集双山张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大量的人物故事,2008年北京燕山出版社还出版发行了《双山张氏六百年》一书。

让人惊喜的是,双山张六修族谱期间,修谱小组在夏格庄镇上调查时,在张梦鲤的一后裔家中,看到主人家传的一套清嘉庆戊寅年(1818年)四修《双山张氏族谱》。谱书里,生活在清嘉庆和道光年间的双山张十七世祖张是澍,在张志圣名讳旁边,用蝇头小楷附注:志圣妻朱氏系“明光宗孙女、怀宗侄女、□□之女。世传因青州衡王所指,赴莱阳投亲避难,又闻莱阳城已遭兵燹,遂奔双山,至张家疃,因结婚焉。”并建议下次修谱时增加行数。

对于张志圣妻朱氏的身世,这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文字记载,距今已近二百年,非常珍贵和重要。从上述记载中,可以得知张志圣妻朱氏是“明光宗孙女”。明光宗即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登基,年号泰昌,成为明第十四代皇帝。后来,为医治重病,他服用红丸两颗,不幸死去,在位仅二十九天,终年三十六岁。朱常洛死后,皇位由其长子朱由校继承,世称明熹宗,在位七年,年号天启。朱由校也是个短命皇帝,享年仅二十三岁。上述记载还说,张志圣之妻朱氏是明“怀宗侄女”。明怀宗即朱由检,年号崇祯,朱常洛第五子,朱由校的异母弟,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时自缢,终年三十五岁。非常遗憾,上述记载,在志圣妻朱氏系何人之女的关键问题上,不知缘于何故,没有写出,而是使用了两个“□”符号。又据上述记载,该女等三人因受“青州衡王”(衡王是明代封藩青州的王爵称号,末代衡王是朱由棷)指点,“赴莱阳投亲避难”。这表明,他们逃出北京后,首先直奔山东青州,去投奔衡王。因衡王自身难保,又指点他们改投效忠明皇室的莱阳巨族、万历年间大理寺卿张梦鲤的后辈。但他们尚未到达莱阳城,又听说莱阳城也发生战乱,烧杀不安,遂改奔张梦鲤的老家双山村,途中滞留在双山村附近的张家疃。其后,因该女与村中张志圣(张梦鲤的孙辈)结婚,他们便一直隐居在该村。由于莱阳城和双山村两地均为张梦鲤宗族的聚集地,从该女等三人拟去莱阳、后改奔双山等情况分析,可以认定他们“投亲避难”中的“投亲”,就是投奔张梦鲤家族——这也印证了前文“明朝皇室奔命莱西,缘何?”之分析,是准确的。

双山张六修族谱小组认为,张是澍的“附注”应该是可信的,理由是,清朝时期的张氏先祖张是澍,是名闻胶东的私塾先生,其父辈就很热心家族修谱事务,张是澍既如此在族谱上附注,自有其来源和依据;再说,在当时满清政权统治的背景下,张是澍绝不可能无中生有,来编造此类故事,招惹是非,祸及宗族;另外,张是澍在四修《双山张氏族谱》中所加的附注,不只此一处,还有其他许多处,这些附注,都很严谨和认真,对双山张来说,极具史料价值。

终极谜案等待破解

在发现张是澍的“附注”之前,对莱西的这一支“前明朱皇宗室”,后人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老朱家到底是何身份,民间流传有多种版本,有人说他是“皇叔”,也有人说他是“皇兄”或“皇弟”,还有人称他“朱三王子”。对老朱家的女儿,民间则习惯称其“皇姑”。碑文中还提到有“一侄”,其身份与结局,无从查考。据传说,他来到张家疃住了不长时间,即又离去,下落不明。“前明朱皇宗室三墓”,除了老朱家一墓外,另外二墓的主人为谁,更是一个难解之谜。现今张家疃的老年人还都能记得,“文革”前的朱家茔盘里,有三墓一字排列,老朱家墓居中,另外二墓分立两侧。

由于年深日远,又缺少文字记载,仅靠口口相传,出现上述史迹模糊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

根据张是澍的“附注”,张志圣妻朱氏的身份,现在可以定位在“光宗(朱常洛)孙女”“怀宗(朱由检)侄女”上。这就需要全面搞清:明光宗朱常洛生有几子?其子又各生几女?崇祯皇帝朱由检究竟有多少个侄女?是哪个侄女在“宫中大乱”时,逃出北京并不知去向?另外,张是澍的“附注”中提到了“青州衡王”,这对于揭开张志圣妻朱氏的身份,也是一个重要的调查渠道。

家居北京的双山张后裔、《双山张氏六百年》主编、外交部原驻外官员张代文老先生,近些年来,对“张志圣之妻是明皇室何人之女”这一谜题,联系过首都人文社科院所和高校,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求证,但一直没有明确结论。很可惜,张代文老先生前不久已去世。

新闻推荐

大道连通南北,岛城改变几何?

□本报记者肖芳白晓9月6日0时,龙青高速公路青岛段通车试运营。截至当天16时,过往车流量突破万辆。作为山东省青岛市重点建设项目,龙青高速自3年前开建起就备受关注。它的顺利开...

莱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