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天下人都吃上饱饭”, ———记市农科院副院长、小麦研究所所长姜鸿明

烟台晚报 2011-04-29 06:28 大字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郭绪良摄影报道

清晨,露珠沾湿草尖,泥土散发着芬芳。站在福山区芝阳山上,俯瞰脚下百亩麦田,微风拂过,麦浪高低起伏绵延流向远方。

这百亩麦田,是粮食地,也是实验田。一年结束,评判种植好坏,不是看亩产量,而是看其中几粒麦子的生长情况。

“姜鸿明研发的‘烟农19’,最初就是从这里诞生的,他坚守了28年,共创新出12个小麦品种,取得7项专利权,非常不容易。”市农业局副局长、农科院院长董锐评价说。

姜鸿明,今年50岁,现任市农科院副院长、小麦研究所所长,博士,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烟台市杰出人才奖、烟台市十大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

理想朴素,让天下人都吃上饱饭

1961年,姜鸿明出生在莱西市姜山镇一个贫穷山村,家里有9个兄弟姐妹,孩子多,粮食总是不够吃,在他眼中白面馍是天下最可口的食物。

家里穷,姜鸿明每天放学后,都要到地里忙活一阵,其中最辛酸的就数割麦子。“那时候麦子长得稀疏,蹲下身,割上十几镰才能凑够一捆。”最令姜鸿明难过的是麦子的产量。“辛苦一季,一亩麦地只能出百十斤麦子。”姜鸿明无奈地说,种植技术是一方面,直接原因还是当年的麦种不行。

怀揣育种报国、让天下人都吃上饱饭的朴素理想,1979年,姜鸿明毅然报考了莱阳农学院农学专业,后又分配到烟台市农科院,开始从事小麦育种工作。“中国是农业大国,小麦种植面积广泛,但品质一直上不去,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优质面包小麦(强筋小麦)1000多万吨。”姜鸿明说,在责任和义务面前,他深深地意识到知识的更新和育种技术的提高是小麦育种寻求突破的最佳途径。

1990年,正在山东农业大学上研究生的姜鸿明,开始了自己研究小麦的人生。“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工作非常繁琐,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让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姜鸿明越深入实验越深感知识的不足,于是他又先后攻读了硕士、博士,寻找理论支持。

高深学识,只是辅助,更需要的是全心投入。姜鸿明的脑海中,时刻谨记着两位老前辈的敬业精神: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第一个亩产过千斤小麦品种的育种者、国内知名小麦育种专家徐沛然老先生其时已经60多岁了,但在晌午炎炎烈日时到田间观察的老习惯几十年依然未改;推广面积过亿亩的“鲁麦21”育种者方正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到他的品种资源圃里调查研究,给他精心培育的小麦“拜年”。

从着手育种,到第一次成功,先后12年,姜鸿明一身工作服,一副黑脸庞,手捧笔记本,潜身麦浪中,迎接朝阳,等来夕阳,进行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经过6代培育,姜鸿明一手培育的“烟农19”以优质高产、极早熟、抗旱等特点,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在全省推广种植。2004年,“烟农19”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主导品种,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07年,姜鸿明凭借“烟农19”一举摘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培育成功,到推广种植,9年时间,“烟农19”已在整个黄淮冬麦区推广种植,成为山东、江苏、安徽、山西等省的主栽品种,并已辐射推广到河南、河北、陕西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2亿多亩,年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成为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新品种。

全心投入,一年5个月在麦田度过

姜鸿明,个头不足1.7米,皮肤黝黑,身材消瘦。生活中,他不擅谈吐,但若进入他的“一亩三分地”,便神采飞扬,侃侃而谈。麦田是他的世界。

看叶型,查株体……在麦田世界里,姜鸿明总有干不完的事儿,清早出门,一晃便到了日上三竿,经常忘记吃早饭,甚至哪天没到地里看一下,便时时牵挂,浑身不踏实。

“他的工作时间与常人不同,按照小麦生长期,一般都是吃饭时最忙活。”姜鸿明的助手李林志说,夏季忙时,他一天能在麦田里待上14个小时。一年当中,至少有5个月时间是在麦田里度过。

“出差回来,他第一件事,就是先到麦地里查看,连家门都不进。”姜鸿明的妻子姜红说,麦地里几万棵麦苗都是他的“孩子”,从发芽到收获,他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就算对待自家孩子,也从没如此认真过。

姜鸿明的认真来源于“热爱”,在他眼中,麦田是一片乐土,研究麦种是人生的最大享受。“当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你就会忘乎所以。”姜鸿明说,他每年要做200多组杂交组合,实验上万个麦穗,工作量非常大,但他完成得很轻松,因为他热爱这一行。

姜鸿明搞科研,带动家人也成了助手。1990年,姜鸿明初始研究“烟农19”工作时,恰逢读研究生第二年,无法亲身进行麦种研究,他就采用远程遥控方式指挥妻子操作。“当年写信来家,不询问别的事情,问的都是他的麦田怎么样,还不时叮嘱啥时间浇水、观察等,生怕我不会伺候,将小麦弄坏了。”姜红说,收麦子时,她将麦粒分装在一个个信封里,等着“专家”回家验收。

优质、高产、适应广泛的小麦新品种“烟农19”的成功诞生,在科研界刮起一阵旋风,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创下连续多年推广面积超千万亩的佳绩。

有了成功经历,姜鸿明迫不及待地加快了育种步伐。继“烟农19”之后,烟农21、烟农22、烟农0428小麦新品种先后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山东省品种委员会审定,“烟2070”小麦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目前,姜鸿明育成的“烟农”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亩,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160亿元。

淡薄名利,面对高薪豪宅不为所动

160亿元,这个意味着成功的天文数字,对姜鸿明并无太大影响。他依旧居住在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生活学习;他依旧穿着那件有些陈旧的西服,出入各大科研院所。他全心全意为社会、国家做奉献,无怨无悔。

姜鸿明一心系于科研,对功名利禄毫无概念。“小麦种属于常规种,买一次,可以祖祖辈辈种下去,对育种者来说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就是为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贡献。”董锐说。

“他不是神人,在工作上有成绩,就必定忽略了家庭。”妻子姜红说,家庭只是丈夫的高级旅馆,妻子是他的高级保姆,他很少管家里的事情,甚至都不知道一个月多少工资,口袋里的钱也从未超过100元。作为小麦界的精英,曾有很多人来挖市农科院的“墙脚”。2005年,国内某农业大学曾以年薪20万元、无偿提供300多平米的住宅为条件邀请姜鸿明,被他婉言谢绝。他认为,科研无界限,只要用心,在哪儿都能出成绩,而在农科院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让我毫不犹豫谢绝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所处的团体。”姜鸿明坦言,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个团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姜鸿明是市农科院第三代小麦育种团体的领衔人。“小麦新品种一直是院里获得成果奖励的重头戏,建院50多年来,先后取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158项,其中小麦研究的奖励就多达21项,其中蚰包麦、鲁麦14、鲁麦21等小麦新品种更是先后夺取全国、省级重大成果奖励。”董锐说,无数科研工作者的付出,对山东省乃至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麦田代有品种出,各领风骚就几年。姜鸿明一直保持着这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循着成功的脚步,一直前行,从不松懈,从未放弃。他扎根麦田,默默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

新闻推荐

“丢的不急,捡的急”, 环海路居民捡手机寻失主

本报讯(YMG记者曲彩云通讯员于岩)近日,家住环海路23号附1单元内8号的张连芝急匆匆地来到居委会求助,原来她捡到一个手机,因不会使用无法联系上失主,所以到居委...

莱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