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年大学为何热得烫手,老年大学为何热得烫手

青岛早报 2010-09-14 08:33 大字

本版撰稿摄影记者陈勇

核心提示

早上4点就要排队去报名,招收学生20天就报满了……老年大学越来越成为 “香饽饽”。昨天,青岛市老年大学2010学年正式开学,虽然比往常晚了10天,但入学人数还是创了建校26年来的新高。

为什么会出现老年大学上学难的问题,老年朋友怎么看待这种上学难的现象,有无解决办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市老年大学以及老年朋友当中。

现场

银发学生赶学堂

昨天清晨7时许,3000多名老年朋友就陆续赶往仰口路的青岛市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的庄梓仕校长跟教职员工一起,在校门口迎接这群银发大学生。很多学员都是开着私家车来的,还有的是家人打车送来的。

78岁的市民徐鸿顺和75岁的老伴王志荣一起赶到了学校。在教学楼的门口处,庄梓仕赶紧上前扶着徐鸿顺上台阶。精神矍铄的徐鸿顺说,他们是从新贵都赶来的,在老年大学学习国画。

65岁的于德亮背了一个书包也来上学,身为青远公司“金刚海”号的老船长,他2005年就成为了老年大学的学生了。昨天早上7点20分,他就从八大湖家中去上学,“女儿特意送给我一个书包,让我好好学习。”

一起来学习新知识

8时30分,学校开始开课。整座教学大楼一下子成为了学习的海洋,到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在舞蹈教室内,30多名女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优美地展示着舞姿。在国画班,很多学员围在老师身边,请老师点评自己的作品。在英语教室,已经是满头银发的老年学员很认真地念着 “Goodmorning.(早上好)”。在摄影班上,很多学员专门为了学习数码摄影,都买了数码相机。在电脑课上,老师陈超教给大家怎样来整理图片,学员们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点击着鼠标,在网络上尽情地畅游。在太极拳教室,30名学员一招一式练习着24式太极拳,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47岁,最大的75岁。61岁的原中山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就来学习太极拳了,“以前上班时坐办公室,没时间锻炼身体,现在退休后就要补上锻炼的功课,让身体更棒一些。”

课程表已经排满

记者在教学大楼一楼看到了一张总课程表,上面标注着很多专业和班级已经报满了,都写着“满”字,即便是这样,在教务处,还是有20多名学员排队等着报班,因为有一些班级还有一些名额。

市老年大学校长庄梓仕告诉记者,成立于1984年的老年大学,建校初期只有5个班级,511名学员。到了1999年就增加到了91个班级,学员4204人。去年,市老年大学招收了10029名学员。今年从6月20日开始招生,结果到了7月10日就报满了,学员人数达到了11000人,班级达到了269个。人数和班级都创了建校26年的最高纪录。

“因为报名的学员太多了,我们把学校的仓库、体育馆和多功能厅都改成了教室,这样还是不太够用。”庄梓仕说,学校最多可以容纳6000人,因为报名很火爆,现在连周六都要安排课程。

人物一

老学员活到老学到老

85岁的张世欣老人是15中离休教师,她是青岛市老年大学的资格最老的学员了。1984年,山东省老年大学成立后,她就询问青岛有关单位青岛市老年大学的筹建情况。1984年冬天,青岛成立老年大学后,她就第一批报名入学。

谈起当年的往事,老人还是很激动。“我迫切地需要学习知识,26年了,我学习了文学、古诗词、书法、篆刻、外语、声乐、钢琴、摄影等10多个专业,一般是每门都要学习3年。”学习非常刻苦的张世欣老人的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先后获得了10多项国内外大奖,即便是这样她还是很谦虚地说,“我现在还是刚入门,还在门口站着呢。”张世欣老人说,自己现在正在学习电脑,刚学了一年。

人物二

夫妻档迷上老年大学

73岁的孙桂英和78岁的老伴葛一民,已经在市老年大学学习9年了,算是学习时间比较长的学员,两位老人迷上了老年大学的学习生活。

“刚退休那阵子,心里有些失落感,过了一阵子在家里呆不住了,总觉得不是个办法,就想找个地方充实一下,找点快乐,也是为了身体健康。”孙桂英说,他们报了市老年大学的声乐班,学了一年后,感觉非常好。两人又报了舞蹈班、钢琴班、电脑班,每个周一、三、四、五两人都要去上课。

葛一民说,上了老年大学后,他们找到了快乐,不再孤单,扩展了很多知识,因为学习了声乐,葛一民单位的合唱团专门请他去做指导,这让他很有成就感。“上老年大学,既提高了品位,又交了很多知心的朋友,大家组成了一个快乐的圈子,没有利益冲突,谈论的都是家长里短,共同语言很多。”孙桂英告诉记者,上老年大学确实收获了很多,心态调整好了,身体也很健康,孙桂英已经当了9年的班长,现在在声乐班专修一班学习。

现状

岛城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昨天,记者从市老龄委获悉,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计算,岛城老年人从2005年开始逐年递增,以每年3到4万人的速度递增。2009年,青岛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126.7万人,而2010年初统计的户籍人口是131.8万人,占岛城总人口的17.29%。

市老龄委有关人士介绍,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10%。按这个标准衡量,青岛从1987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省内很多城市都早了六七年。

市老龄委的工作人员介绍,只有一成多的老年人能够有机会来上老年大学,市一级老年大学的缺口非常大。

老年活动场所不太够用

之所以出现上老年大学难的问题,市老龄委有关人士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老年人学习场所比较少,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喜欢再学习,但是相应的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市老龄委也多次建议有关部门增加老年人学习场所的建设。

说法

学校:

学习群体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出现上老年大学难的问题,应该怎样来解决呢?昨天,学校、学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市老年大学的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参加市老年大学学习的学员呈现低龄化趋势,一些40多岁的市民,虽然还没有退休,也来选择参加学习。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年新增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大家爱好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面对有限的教学设施,就出现了紧张的情况。

学员:

都想融入学习圈子

学员葛一民认为,很多老年朋友之所以都愿意去上老年大学,从大的方面讲是大家对文化的要求高了,从小的方面讲是因为可以交朋友,获得好的心态,身体也会好起来,再加上学费一年也就是200元、400元,相对来说很便宜,负担不重。

扩建成当务之急

学员孙桂英、葛一民等认为,除了市、区级的老年大学外,社区、单位也要有相应的老年活动设施,来共同缓解这个矛盾。“既然青岛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每个人都会老,相应的设施应该跟上社会的发展。”“12区市政府部门认识到了老年大学要扩建的问题,市北区老年大学已经启用;四方区也置换了一处教学楼;平度把农业展览馆变成了老年大学;莱西市在月湖拆掉一处楼要扩建老年大学;即墨也要增加老年大学的面积;市南区正在选址;黄岛区也增加了3000平方米教学场所;城阳区的老年大学教学场所有12000平方米。”

庄梓仕告诉记者,为了让老年学员可以就近上老年大学,他们采取了教师资源共享的办法,因为学生是跟着老师走,他们把优秀教师及时分派到各个区老年大学,这样就实现了学员的分流。最后,他也呼吁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老年教育设施的投入。

新闻推荐

男子闹市里抢包50多次,男子闹市里抢包50多次

莱西一男子专门选择在菜市场等人多的闹市,抢走买菜女士的包。接到报案后,莱西警方调取4个市场监控录像后锁定这名抢包贼。11月7日下午,当李某再次伸手作案时,被民警当场抓获。经审讯,从今年3月以来,李...

莱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