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院护工规范化管理 市人大代表、即墨区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王文华

青岛晚报 2022-04-15 17:57 大字

今年年初,市民李女士年过八旬的母亲需要住院治疗,但李女士和哥哥都要上班,父亲身体也不好,无法陪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出台新规定“一位病患只能由一个人陪护”,李女士只能将照顾病患的任务托付给了护工。

病床上的老人需要翻身、擦拭身体,下不了床还得经常用便盆、排尿器……这些活,都是由护工负责。近年来,青岛出台了相关政策,很多零散的护工都变成与正规公司签订合同的护理员,与“上班族”无异,但李女士还有担心:我请的护工受过专业培训吗?我请的是全天陪护,她会不会偷偷再去另外干一份活?再挣一份钱?

在青岛,不少老年患者的子女,都和李女士有相同的担心。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市人大代表、即墨区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文华的关注。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住院的年迈患者也越来越多,这就使人们对医院护理人员的需求呈加速上升趋势。”王文华认为,随着首批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家属陪护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医院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住院陪护成为了许多病患亲属面临的现实问题。但很多陪护人员的陪护水平和卫生素养并不高,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2019年7月,国家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包括培训和规范管理等内容,制定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青岛市结合文件要求已经开展了多项工作。但王文华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目前仍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医院普遍没有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没有专业的部门或机构对医院陪护行业进行规范管理,相关持证上岗的规定执行力,有的家属自带护工,与护工之间都没有签订正规的用工合同;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医院护工来自城市近郊及农村,多是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偏低的进城务工者,大部分护工上岗前未经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缺少职业归属感、认同感不强;由于护工不属于医疗机构的职工,很多护工是患者家属自行聘请的,医院无法有效约束护工的不良行为,也无权强制性干涉收费价格,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有的护工表面上向患者收取一对一陪护费,实际上兼管多位患者。

“加强医院护工规范化管理,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病房陪护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规范陪护服务管理秩序、提升陪护人员素质的必然要求。”王文华认为,只有通过适宜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政策来规范陪护管理,才能使患者得到标准化、个性化、科学有效的陪护服务,才能更大程度地改善市民健康服务质量。今年市两会,王文华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情况,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岛市医院陪护管理与服务的建议》。

王文华建议相关部门建立护工“准入制度”,加强护工职业技能培训。设立护工培训基地,护工必须在指定培训基地通过全方位考核获得证书才能准入从业;建立护工人力资源库,探索护工分专业和层级管理模式,在积极支持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等人群就业的同时,也可加大力度鼓励大中专学生选择护工职业,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除此之外,要成立护工行业协会,加大对护工行业的资金支持。相关部门要引导和支持医院等医疗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和家政服务机构成立独立的行业协会,对管理护工的机构和护工个人进行规范化引导和管理。同时,要制定护工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动态绩效考核机制,保证护工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监督提供护工服务的劳务派遣和家政服务机构要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保障护工的合法权益。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刘卓毅于波

新闻推荐

“码”上报到,实行封闭管理 出席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向大会报到

委员们在驻地外进行核酸检测。委员扫码报到。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王丽平刘笑笑凝心聚力献良策,情系...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