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跨境电商生态圈崛起 “互联网+大外贸”搭平台销全球中小型外贸企业加速向跨境电商转型

青岛晚报 2022-03-01 06:27 大字

国内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的爆发,让国内众多外贸人看到了机遇——肉眼可见的全球网购进化速度,以及巨大市场潜力,让老外贸人已绕不开“跨境电商”这个热词。作为“山东跨境电商第一城”,青岛的跨境电商生态圈也在逐步形成,除了“互联网+大外贸”跨境电商发展思路,以及各类政策加持外,人们意识的觉醒和变化,也让跨境电商成为传统外贸产业必然试水的方向。虽然不同国家的国情、民俗风情以及物流供应链的完善程度等因素依然制约跨境电商的整体营业额,但大部分入局者,依然坚信该产业未来的繁盛。

中小型外贸企业忙转型

“跨境电商”成绕不开的赛道

作为传统的外贸港口城市,疫情所带来的购物习惯和贸易方式变化,正在让青岛的外贸企业加速驶入跨境电商新赛道。

吴谦8年前从一家外资工艺品企业离职,创立了青岛鲍勃工艺品有限公司,凭借青岛良好的供应链资源,很快进入了欧美中高端时尚品牌的配饰代工厂名单,订单源源不断。

前两年疫情发生后,国外实体订单急转直下,于是他顺势开发线上渠道,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Tiktok等平台注册账户,将原创品牌“鲍乐”推向市场。如今,跨境电商渠道运营半年多,订单从无到有,已经占据企业出口额的近两成,而且自主品牌占据相当比重。”跨境电商给了我们这些外贸企业很好的转型机会。”吴谦坦言,对于很多外贸同行来说,从代工到自主品牌,完成价值链的向上迁移,是一种创业梦想,疫情之下跨境电商的兴起,则让梦想实现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CBD万达商业区,一家名为海母科技的企业聚焦跨境电商。其创始人张忠是“老外贸人”,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他接触了跨境短视频平台Tiktok,于是放下外贸产业,聚焦跨境电商板块。“一直在测试,一直处于探索阶段,但我们发现,青岛的外贸企业都在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跨境电商板块,也有大量的企业在寻求合作。”张忠认为,这个市场很大,而且刚刚开始,算是红利阶段。

在青岛保税港区,中港集团远洋购平台负责人李春燕正忙着往非洲海外仓发冰箱、冰柜等产品。谈起近年来的发展,她颇有感触:“提起物流业,我是干了20年的‘老兵’。但要说到跨境电商,我可是‘新兵’。青岛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很猛,我们很幸运地站到了风口。”

目前,该企业已经建立了从海外仓到物流再到平台的全产业链跨境电商模式,涵盖进口、出口、中港通综合平台等多项业务。

龙头企业搭平台销全球

“互联网+大外贸”模式走天下

作为“品牌之都”,青岛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品牌优势,海尔、青啤、海信、澳柯玛、双星、即发等品牌闻名世界,具备发展跨境电商的良好产业优势,产贸融合也是题中之义。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经营手推车生产公司的张先生,这几天正忙着往日本发送200辆手推车,带来这单生意的是青岛海贸云商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海尔集团创立的海贸云商平台探索“互联网+大外贸”新模式,以“集成、开放、透明、扁平化”方式打造进出口贸易生态网。目前,海贸云商平台发展迅速。去年前5个月平台出口额已突破1亿美元,储备的企业客户超过4000家,供应链资源方超过300家,遍及10多个省市、涉及11个行业,海外采购商超过1300家。

新华锦集团作为传统外贸企业设立了“锦贸通”创新平台,并与谷歌合作,利用“信贸环球”平台打造“线上集成+跨境贸易+智能化+综合服务”体系,已与8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拉动出口近10亿美元。

青建集团作为一家工程承包企业,依托“U材U建”跨境电商平台,实现配套建材出口与土特产保税进口的双向贸易。跨境电商平台的跨越式发展,折射出青岛另一大特色优势——产贸融合,搭平台销全球。

产业基础+航运优势

岛城跨境电商生态逐步崛起

据统计,在外贸大板块中,这些年跨境电商实现倍增发展,2021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倍。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加快推进,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注册主体突破900家,累计出口超过200亿元。西海岸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明显,货物贸易进口额占全市比重52.7%,同比增长45.7%。

青岛的跨境电商产业迅速集聚,离不开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口岸优势。从产业基础看,青岛拥有童装、假发、户外用品、珠宝首饰、手推车、汽车配件等10多个过亿美元产业集群。依托自身优势,青岛正在通过工业互联网打造柔性供应链体系,引导更多生产型传统企业向跨境电商产业转型,青岛特色产业带正从“产业集聚”加快形成“跨境电商+外贸特色小镇”和“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园”的全要素聚集效应,形成新兴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实现外贸转型升级。从口岸优势方面看,青岛胶州目前拥有国内沿海地区唯一的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一个汇集海、陆、空、铁、邮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国际物流枢纽,极大方便了青岛1000多家外贸进出口企业,促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不断延伸。

“跨境人才之困”需破局

商会、协会成岛城跨境人才输送“神助攻”

从数十亿到数百亿,生产力进阶的“源代码”是人才。然而,相对于企业求贤若渴,山东半岛城市群在求职者关注度方面却并不理想。采访中不少外贸企业主也表达了相同的困惑,如今不缺订单,缺的是懂规则、熟悉运营的跨境电商人才。行业高增长背后,人才“续航力”正在成为企业赛道突围的“甜蜜烦恼”。

“对企业而言,出海比较重要的,一是要清楚所出海国家的文化,二是清晰产品优势。”采访中,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融资与并购部业务总监高远心表示,与外国人做生意,要懂外国人的语言、文化、风俗、喜好等。除了懂外语,跨境电商还需要运营、广告投放、IT支持、供应链、设计等等相关人才。

青岛市跨境电商协会秘书长苏静表示,跨境电商和国内的电商还不太一样,做跨境电商最基本的要求是外语人才,其次就是运营人才,这就需要了解平台规则,还有广告投放、采购、IT开发、通关等人员。目前来看,青岛有足够多的人才能够满足跨境电商的发展,但是对于行业的高级人才来说,还是有些欠缺。

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困境”并非只存在于青岛,事实上任何高成长性行业对于人才存量的渴求,恰恰照示着行业巨大发展空间。对于青岛而言,更需清醒的是,跨境电商人才的竞争是全国性的。高质量发展必然意味着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效对接,事实上,青岛正在通过“精准滴灌”的方式,实现跨境电商人才“续航力”的持续提升。

“跨境电商培训交流活动,目前商会每月都会举办,已经形成常态化服务。”青岛市进出口企业商会副秘书长艾杉告诉记者,针对企业的经营痛点,培训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营人员管理培训,一类是实操培训。培训讲师方面,则由商会把关,选择来自跨境电商大卖家运营的负责人,确保培训效果的同时,对于参与企业的类型和规模“不设限”,只要是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负责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商会作为社会团体的平台资源优势,为跨境电商企业快速成长提供助力。

作为跨行业、专业性、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商会、协会正成为青岛跨境电商企业人才输送的“神助攻”。在青岛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不仅每月通过协会旗下商学院围绕跨境相关话题举行行业知识培训,还与青岛外事学校、青岛黄海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共同培养电商人才。

不仅有商会、协会牵线搭桥,定制化的电商人才培训也已经安排上了。在去年青岛市两会上,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城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松明提交了在线新经济核心人才引进与人才政策的提案,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年轻人进入线上销售领域进行发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薛飞

新闻推荐

信息化赋能智慧医疗,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医院发挥“互联网+”作用,实行全面预约。开展多种形式预约诊疗,实行“预约优先”。推行预约诊疗、预约检查,新成立CT预约...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