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冲:让群众住上“暖屋子”

青岛晚报 2021-11-26 10:53 大字

人如其名!无论干活说话,刘冲浑身总是充满了热情的冲劲。虽然年龄不大,但从事供热工作却已有13年了。身为青岛能源热电集团金源热电公司中心换热站站长,从市区被派到即墨时,刘冲面对的是,因为部分住户“偷”热的陋习,导致万余平方米供热耗水量日均达4.2吨的失常状况。凭借着自身的冲劲,刘冲用5年左右时间,将这一数字降到了日均0.9吨。治“偷”过程中,他被人阻挡过、威胁过,但凭借着热情、冲劲,最终打动了辖区里的居民。

冲劲十足勇于解决难题

刘冲出生于1989年,2009年进入原热电集团实习,经历了从钳工到管道工、从锅炉运行工到换热站站长的成长蜕变。凭借一股韧劲和热情,2014年,刘冲被领导派到即墨担任站长。初到新岗位就面临着很多“疑难杂症”,除了管网老旧、供热季易出现漏点外,最为严重的就是耗水量的问题。“当时,上万平方米耗水量日均达到了4.2吨,市区只有1吨左右。”刘冲告诉记者,1吨水的费用在25元左右,如此耗水量不仅极大地影响单位效益,还会影响居民的供暖满意度。

为了降低损失,确保正常供热,刘冲带领同事积极排查“偷”热和违规用热行为,入户开展检查。最多时,刘冲排查6个小区约4000户,查出了违规用户300余户。在排查过程中,他们对违规私接放水的用户强制整改,大大降低了供热系统人为放水量。刘冲说,“上个供热季失水最厉害的几个小区,今年同期失水量降低了40%。”排查劝告过程中,刘冲也曾遇到过阻挡、威胁,但凭借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冲劲,最终让居民们接受了整改。如今,刘冲所在的中心换热站,日均耗水量已低于市区平均水平。

爱车两年跑六万多公里

把一个耗水量远高于市区的换热站,发展成如今的情况,背后是刘冲的辛苦付出。刚到即墨时,刘冲的家还在市区,每到供热季,他就以站为家,吃住都在站里。春节更是雷打不动地在站里值班。“只有在这里,看到暖流流入千家万户,我才会感到心安。”刘冲说。2021年春节,刘冲带领金源热电换热站的同事启动冬季抢修应急预案,成立专门应急抢修队,建立24小时5人值班制度,确保群众住上“暖屋子”。

当市民在温暖如春的房间里阖家团圆时,刘冲带领着换热站的同事奔走在城市各个角落,坚守在供热抢修一线,排除故障、检修管线,为市民筑起温暖防线。“阀门井里经常漏出热水,工人热得浑身冒汗,出来后被北风一吹就冻得够呛。我们的工作和消防很类似,无论何时何地,接到命令20分钟内赶到现场,是我们坚守的服务准则之一。”刘冲告诉记者,其所在的中心换热站下辖5个分站。但身为站长,供热季他需要每天巡视,碰到问题就要现场解决。

前年,刘冲将家从市区搬到了即墨,同时买了一辆车,两年过去了,这辆车的行驶里程已达六万多公里。“这辆车出力了,虽然是私家车,但已经变成了我的公务车。”刘冲告诉记者。

年纪不大却是“老师傅”

虽然只有32岁,但刘冲却已是一名供热领域的“老师傅”了。“自己学好做好是首要目标,能带领整个团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才是终极追求。”这是刘冲对党员身份的定义。为此,刘冲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一带三”活动要求,对结对对象进行供热技术调试帮带和思想心理疏导,保障所负责区域供热稳定。

针对新晋员工工作经验不足、职业技术技能欠缺的问题,刘冲为其制定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课程,并且每周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帮助他们打牢根基。同时,带领员工观摩学习劳模先进事迹,从意志品质上打磨塑造。刘冲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安排一些管道安装方面的实践,如反复进行暖气片拆装、停电停水停热应急处理、突发情况的应急反应等等。通过一系列系统培训,新员工已经能熟练掌握换热站工作技能,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刘冲表示,只有不断学习奋进,才能适应市民对供暖服务的新需求。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徐美中摄影刘海鹏

新闻推荐

悉心呵护一方美好生态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突击夜查打响冬控第一枪。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静通讯员隋鹤党旗引领,锻造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即墨分局办公室成功创建...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