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改变
感觉他们特别爷们儿,他们和军人一样”
“如果我早出生5天就好了”
“回家我妈都说,你这脾气好了很多”
……
从2012年的17岁,到2021年的26岁;从2012年的志愿者,到2021年的合格队员,伴随着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的发展,李锦健也在不断成长,刚结婚一年的他想象着:“以后孩子如果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军,我会说,你爸爸和军人一样,都是为老百姓服务!”
我决定加入他们
从小就有英雄情结的李锦健,想不到有一天能在参军入伍这条路之外实现心愿。
2011年,16岁的李锦健从青岛体校毕业,满怀希望要去当兵,但作为家中最受疼爱的老小,奶奶坚决不同意他离开身边。
“当时交运集团即墨分公司正好在招乘务员,家里就让我去应聘,说如果应聘上就要去上班,应聘不上,就同意我去当兵。”
“很遗憾,我应聘上了。”2012年,李锦健成为即青快客的一名乘务员。
在每天往返即墨、市区的行程中,李锦健喜欢看窗外的风景,“我经常能看到一块救援队的牌子,那时候并不知道救援队是干什么的,也不知为什么突然那么感兴趣,就上网搜了一下。”
看到网上搜救队员把废墟里、大山里落难的人救出来,李锦健特别受触动,“感觉他们特别爷们儿,他们和军人一样,都是英雄。”
“我决定加入他们。”没有门路的李锦健选择继续上网搜,最终被他搜到了一个QQ群号。
“我加了一遍,等了好久没通过,我想是不是网不好?又加了一遍,过了一会儿,还是没通过。”没有找到其他联系方式,李锦健把这个QQ群号当成了“救命稻草”,不停添加,不停申请。
“大概有一周时间,才通过好友。”李锦健后来的师傅说,当时早就看到他加群了,就是想看看这人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因为很多人做救援很难坚持下来。
通过第一步考验的李锦健成为了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的一名志愿者。每周三夜训、每周末集训,“那时候只要我休息,就会参加训练,我想快点学技能,快点参与救援,因为志愿者是不能参与救援的,只有通过了考核,成为考察队员才可以。”
入队后的每个周末,李锦健都是在训练基地度过的。院前急救、山地救援、绳索、水域、地震、山火等近10类救援项目,李锦健学在其中,乐此不疲,“感觉自己的身体在一天天变强壮”。
经过近一年的训练,李锦健成为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的一名考察队员,当时他17岁。
早出生5天就好了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突发地震。
刚入队一年的李锦健迫切想要参与此次救援。“能参与救援的队员要先在队里报备,当时报了20多人,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筛选,最后筛选出了14人。”
李锦健就在这14人之中。
“我们有规定,只有年满18周岁才能参加救援,当时大家都以为我年满18岁,其实还差5天,我瞒报了年龄。”
本以为能蒙混过关,到最后还是露了馅儿。
因为,队内要为参与救援的每位队员买保险,需要提供身份证号,“最先是我们队长发现的,当时我们的救援车已经快到济南服务区了”。
接到队长电话后,李锦健挨了一顿批:“你以为救援是儿戏啊,都没成年还想去救援?”
“你看都已经到济南了,让我去当后勤也行啊。”
“不行,说破天也不行!安全第一,赶紧下车。”
……
“他还对其他队员说,到了济南服务区后,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把我弄下车。”
就这样,李锦健被撵下了救援车。
“那天晚上我记得很清楚,买的是凌晨两点四十从济南到青岛的火车票,我7点半进的火车站,当时不论到哪,电视里都会播放救援现场的情况,我就一直在候车厅看电视,心里很着急,但就是去不了。”
“上了车后,我一晚上基本上没睡着。那时还是绿皮车,车上也没电视,我就在想,如果我早出生5天就好了,就能赶上救援了,真的特别想去。”
“当时队里还给我们参与救援的队员所在单位发了借调函,当时我们单位就我一人,好像借调了10天至15天,最终也没用上,唉……那时候也是年轻,不管危不危险的。”
英雄的另一层含义
“后来听老队员讲地震救援,确实挺危险的。去了震中后,废墟外面会有安全员,负责观察整个废墟的情况,一旦有余震,会立马吹口哨,震中的搜救队
新闻推荐
文明市民早报8月31日讯8月31日,市文明办公布2021年8月份文明市民评选结果,董守富在内的10名市民获此称号。董守富:不顾个人...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