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晒鱼片、榼子、花饽饽、麻片、古城…… 千年商都 别样年味

半岛都市报 2021-02-10 01:06 大字

在青岛榼子木雕界,有一位“榼子”师傅被人熟知,他就是王丕文。图为王丕文雕刻面鱼。

牛造型的花饽饽。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王磊华敬方孙静

晒鱼片、买榼子、做花饽饽、品老酒和麻片、逛古城、扯花边、点燃大红蜡烛……即墨,这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千年商都,不仅有许多过年的传统和习俗,还有很多老手艺。在这里,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别样的浓浓年味儿。

甜晒鱼片,餐桌必备

在即墨,不管是年夜饭的餐桌,还是招待亲友,甜晒鱼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十几个品种的鲜鱼,历经四道工艺,晒干后能保存一年,味道鲜美,是每家过年的必备。”即墨区鳌山卫街道垛石村村民孙成杰一边说,一边和妻子晾晒着房顶上的鱼片。

甜晒鱼是居民们对不咸的咸鱼的一种统称,所谓“甜晒”,并不是放糖不放盐,而是指经自然风干,不放其他调味的干鱼做法。有经验的渔民很会处理甜晒鱼的味道,在加工时,放一层鱼撒一层盐,很均匀很薄的一层就可以,这样才能入味。

葛村榼子,过年“神器”

葛村榼子,是即墨当地久负盛名的民间木雕工艺品,又称“饽饽榼子”“果模”“糕饼模子”“榼花”等,是一种带有花纹图案的模具,用来印制面食,因产于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葛村而得名,传承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年味越来越浓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购入葛村榼子,准备制作过年的花样馒头,迎接新春的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即墨古城录制央视“2021东西南北贺新春”节目时,还专门设计了几个巨大的牛年榼子作为背景,分别为月饼、牛、莲蓬、葫芦、元宝、鱼、寿桃这七个不同的图案。

即墨麻片,舌尖记忆

散发着香气的芝麻,均匀地铺在1.5毫米厚的薄脆面饼上,色泽金黄,形如饼干,未曾入口,先闻其香。一口咬下,香甜酥脆,舌间持久留香。关于即墨麻片的记忆,镌刻在每一名土生土长的即墨人的舌尖。

即墨麻片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因其香、甜、酥的口感,深受老中青各年龄段人群的喜爱,曾在2015年入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即墨人过年的必备点心。

花样饽饽,香飘各地

随着春节的临近,位于即墨古城南顺城街109号的金麦穗花饽饽店愈发忙碌起来。

在胶东地区,花饽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店主说,他们家的花饽饽不仅在即墨当地非常受欢迎,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地,深得广大客户的喜爱。店主告诉记者,“今年是牛年,我们特别推出了一款福牛花饽饽,销量非常好,深受顾客的喜欢,福牛的肚子里还装有元宝,寓意牛年大吉,‘牛’转乾坤。”

大红蜡烛,红红火火

记者来到即墨区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刚走进制蜡艺人王际昌的作坊,就闻到一股清新的香气。

化蜡、塑形、包装……十几个工人按照分工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记者看到,工作台上摆放着整齐的大红蜡烛,上面印着“家业兴隆,富贵满堂”“财源茂盛,人寿年丰”等烫金字体,非常喜庆,也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咱们胶东地区过年都有这个习俗,点上一对红彤彤的大红蜡烛,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即墨区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远近闻名的制蜡艺人王际昌告诉记者,今年销量比去年还要好,春节前三个月的时间里,能手工做出100余吨蜡烛。

即墨古城预约打卡

一排排的红灯笼爬上了即墨古城的城门、城墙,让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记者从即墨古城了解到,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即墨古城需要预约才能入内。即墨古城推出专门用来预约的小程序,以方便游客。

牛年“牛饽饽”过出喜庆味儿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谢浩军

花饽饽在莱西的春节里,占有重要的位置。很多农村地区的居民会自己制作花饽饽,城市区域的市民则选择到馒头店定做。

近日,记者来到莱西市青岛路上的一家花饽饽制作坊,记者看到架子上已经摆放了很多做好的花饽饽,有鱼、福袋等多种造型,其中以牛造型居多。制作好的花饽饽已经放进了塑料包装袋中,很多花饽饽将发往外地。

制作花饽饽的师傅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花饽饽制作过程中,要用小麦粉、鸡蛋、花生油、牛奶,不能添加防腐剂;需用南瓜、菠菜、胡萝卜、紫薯、红曲米等各颜色果蔬调汁和面。面团要经三次醒发,做造型时要考虑效率,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成品口感大大下降。师傅王女士说,腊月这段时间格外忙,每天都会做几百个大花饽饽。

新闻推荐

从“错失”发展良机到年产整车近120万辆,汽车产业成为青 全国每10辆新能源

在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汽车正在生产线上装配。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李红梅20年前,青岛只有一汽解放商用车一...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