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街道:“三我”听民声,服务群众“零距离”

农村大众报 2020-12-22 14:38 大字

开设热线电话、邮箱,在“两微一端”开辟通道专栏,在政务网公开信访接待电话,开辟“我有话说”留言通道……自今年3月以来,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根据“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要求,搭建多元平台倾听民声,让“有意见随时提、有想法尽管讲、有不满大胆说”成为推动工作的新常态。

为充分发挥“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在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化解矛盾、增进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济街道进一步扩大“三我”活动覆盖面,发动工作人员、网格员通过广告屏、宣传页等途径向大众公布,鼓励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倾吐心声。街道制作了10万余份“三我”活动宣传明白纸,入户发放到居民手中,并张贴在社区宣传栏、小区楼栋单元等让居民抬头可见的位置,提高群众知晓率、认知率,鼓励群众积极反映问题,大胆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开展“三我”主题活动。截至目前,通济街道共入户走访2.67万户,以家庭为单位征集近2000条意见建议。

同时,通济街道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诉求窗口,安排专人负责投诉接待,对办事群众的建议、意见和吐槽及时汇总、建立台账,逐一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及时解决、及时回复,切实给群众提供更大便利。依托窗口平台,通济街道对发现的社情民意信息及时上报处理,收集到的相关社情民意信息及时转交社区及相关部门,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于民,实时解决群众的各项问题。

通济街道结合实际健全了群众意见办理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街道通过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反馈机制,对反映到街道的合理诉求,协调主要责任科室负责,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共同研究方案,明确解决时限,确保将问题解决在基层。

通济街道还加强窗口工作人员培训,严格反馈时限,规范反馈流程,提升和群众“打交道”的水平,坚决把群众意见落实到抓工作、促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办“政法大讲堂”,通济街道对政法综治干部、街道网格员开展社会心理知识培训,为12个社区配备了心理咨询沙盘,拓展心理服务,聚焦情绪疏导,把解决实际问题与纾解不满情绪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凝聚共识、疏导思想、调适心理,提升群众满意度。

此外,通济街道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排查摸底、调查研究,主动收集民情、汇集民意。通过发挥网格化管理对各类社会矛盾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及时的优势,妥善处理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既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又避免了矛盾升级扩大,增加了和谐因素。目前,通济街道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共上报28510件各类隐患事件,办结27767件,正在办理743件,回复率达100%,办结率97.3%。

据悉,下一步,通济街道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建立“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常态化制度机制,深入研究群众不满情绪的来源和成因,坚持工作中找问题,党建上找原因,切实把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为目标,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3抓好服务 赢得群众“感情分”

全市公安机关把服务群众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以民意为导向,找差距补短板,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信访积案化解攻坚...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