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抢大厨饭碗?机器人餐厅来了

青岛早报 2020-08-25 05:56 大字

早报8月24日讯 不到1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却能轻松容纳近80名顾客同时就餐。与普通餐厅不同的是,在这里见不到厨房和厨师,闻不到呛鼻的油烟味,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酷似冰箱的机器人。

从7月份起,即墨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里开了一家名叫“味来逸站”的机器人餐厅。一排外观酷似冰箱的炒菜机器人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内有乾坤”。和传统厨房的人工配菜不同,这个餐厅每份菜品的原材料都是在中央厨房进行加工、定量配比的,可以精准到克重。员工只需要将配比好的菜品原料放进机器人,扫描食材餐盒上的二维码后,关闭大门,点击“系统启动”,机器人就会自动操作,仅需5分钟左右,鱼香肉丝、腰果翡翠虾仁等菜品就烹制完成。

机器人炒的菜,味道怎么样呢?在科创中心办公的史晓萌告诉记者,虽然她们单位有食堂,但是自从7月份机器人餐厅开业以来,她就经常约着“小伙伴”来这吃饭。 “味道和大厨炒得没有差别,因为是小灶,有的菜味道还比食堂的饭好吃呢。 ”记者采访当天,史晓萌正在享用机器人“大厨”炒的土豆丝、辣子鸡块、海带丝等美食。青岛美餐即享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武告诉记者,与传统食堂相比,机器人餐厅在节约粮食方面作用很大。 “有机构研究数据显示,蔬菜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中,大约有30%的蔬菜是在物流过程中损耗的,还有20%是在制作过程中损失的。而我们机器人餐厅是直接将订单需要的蔬菜由田间地头运送到工厂中,然后加工成净菜,再按照订单需要进行配比,大大减少了原料食物的运转和流通损耗。同时,所有下脚料集中处理成动物饲料,也杜绝了加工环节的浪费和后端垃圾分类处理的压力。”葛武介绍,在销售环节,由于是消费者提前一天订餐,所以每天的订单都是按需运送,不会像“大锅饭”一样,由于人员需求无法预估而产生浪费。据介绍,目前“味来逸站”机器人餐厅还推出了智能光盘套餐,如果消费者没吃饱,凭借“光盘”可再让工作人员加餐。 “机器人餐厅模式目前正在初步的市场推广中,目前我们在即墨已经开设了4家,其中位于即墨经济开发区的机器人餐厅每天约有100余人来此就餐。 ”葛武说。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王萌 通讯员 梁之磊 徐宁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爸爸陪我做康复 王建皓

周五下午放学,我从青岛赶回即墨。车还未进站,忽然刮起了大风,还夹带着雨滴,树被狂劲的风吹得东摇西晃,雨点狠狠地打在玻璃...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