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废料巧循环 市农机中心发挥平台优势打造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青岛晚报 2020-01-07 06:46 大字

近日,市农机中心技术委员会循环农业组走访了即墨区即发现代农业园区,围绕该园区农牧废弃物堆肥化处理,量身定制循环农业发展方案,探讨创立“园区小循环构成镇域中循环,串起县域大循环”的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园区技术负责人介绍,该园区每年产生约200吨秸秆和300吨蔬菜尾菜。目前,大棚内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吊绳,人工清除难度大,导致大量尾菜无法进行资源化利用,只能填埋处理,亟待破题。“该园区种养废弃物数量和结构比例均适合堆肥处理,可以用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的吊绳替代传统吊绳,作物收获后,蔬菜尾菜连同吊绳及可降解地膜,经调配秸秆、猪粪和生物菌等一并进行堆肥处理。”专家组实地考察后认为,这样不但可破解困扰园区多年的地膜和吊绳污染难题,还可获得数量可观的优质有机肥,用于培肥地力、提高产品品质。

市农机中心原组建单位自2014年以来就开始在马铃薯上推广应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面积达8万亩以上,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可连同马铃薯秸秆进行堆肥处理,不仅从根本上解决地膜污染,同时也培肥了地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记者梁超通讯员孙亚萍

新闻推荐

越来越多的人回归书店,寻找心中的“文化绿洲”。全民阅读成为城市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 最美书店“美”在哪儿?

□本报记者赵琳近日,省委宣传部发布了2018年“山东最美书店”名单,经过大众投票、专家评审、网上公示,青岛市即墨区新华...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