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海捕梭蟹的“答记者问”—— 蟹中模特队 会场螃蟹为啥贵

半岛都市报 2019-09-12 02:02 大字

靠岸后渔民在船上挑拣螃蟹。

会场螃蟹主要特点就是蟹钳长。

扫二维码观看本新闻视频。文/图半岛记者钟迎雪毛梓权

“蟹肥白玉香”。中秋将至,青岛海捕螃蟹和养殖螃蟹纷纷“爬”上市民餐桌,它们价格从每斤30元到200元不等。9月9日晨,记者前往崂山王哥庄会场码头和即墨丰城镇,与海捕螃蟹和养殖螃蟹分别来了场“对话”,听听它们的不同之处。

伸钳超半米,堪称模特队

记者:你们会场螃蟹很牛啊,今天在会场码头半斤以上的卖到每斤170元,你们跟其他螃蟹有啥不一样吗?

会场梭蟹:你提到这个问题,我在心里忍不住偷笑,虽然是“明星螃蟹”但我还是要谦虚一下。先说说我名字来源,其实大家所说的会场蟹,主要是说从会场海域到长门岩海域自然生长的梭子蟹。我们肚皮超亮,蟹壳两端特别尖,跟其他地方的螃蟹相比,我们会场梭蟹个头大,特别是蟹钳长。我们兄弟姐妹们两只蟹钳的前半段能互相重叠,也就是大家俗称能“盘腿”,基本上我们的单侧蟹足可以达到身体宽度的两倍长。还有我们老大能长到一斤多,那些被“圈养”的养殖梭蟹,可达不到分量,他们一般能长到6两。

记者:我刚才现场量了一下,一只八两左右的会场蟹,蟹钳展开后,连身体总长超过半米,不愧是蟹中“模特队”的!你们靠颜值就能吃饭啊!

会场梭蟹:打住!我们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但更注重的是内涵!像现在青岛市场上的连云港产梭蟹每斤在30~40元之间,但我们大个的会场蟹,能够卖到最高200元一斤,哪怕是五两个头的蟹兄弟,也要卖到上百块一斤。好货自有高价的道理,听我慢慢给你说,会场湾被冠以山东半岛南部最主要的梭子蟹繁殖、栖息地,这么大的名头,肯定不是噱头啦。这个会场湾可谓风水宝地,北边是鳌山,南边是崂山,外面还有兔子岛、小管岛,我们身边根本没有大河入海,海水盐度常年在3度左右,周边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并且冬夏季温差小,水温适宜,简直就是我生长的福地,每天悠哉哉在这片福地里享受。而且重点是在这里吃的也好呀,因为会场海湾的滩涂主要以沙质为主,有丰富小贝类供我们食用,在这里我们吃的好、运动量又大,这也是为啥大家说我们“鲜”得很的缘由。

市场难买到,码头就被抢

记者:你们生活环境这么优越,为什么在青岛一般市场上还很难见到会场梭蟹的影子呢?你们产量有多大?

会场梭蟹:品质是我们的卖点,产量是我们的痛点。比起江苏连云港梭子蟹,我们这点可是远远不够大家尝鲜的呀!一般从进入9月份开始,到中秋节这段时间是主要捕捞期。会场社区的渔民们每天根据潮水出海,全社区有十几条小船,长度在15米到20米之间,他们每条船每次出海能够带走我们100~150斤的兄弟姐妹,也有时候会空手而归,每天只有近千斤会场螃蟹上岸。每年中秋节后,随着海水温度下降,我们不断往深海迁徙,捕捞量更会下降。所以我们基本没有进市场的机会,因为早被渔家宴等商户预订或者是被码头抢“鲜”的市民带走啦!整个海捕季,也就几万斤螃蟹上岸,你说我们是不是明星螃蟹!要想尝到正宗的会场蟹,可得亲自来会场码头找我们呀!

抓我不容易,需要定置网

记者:你们这么“金贵”,捕蟹用的网具和一般捕鱼的网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会场梭蟹:要想逮大个螃蟹,又不把我们的小宝宝(小蟹苗)带上来,渔民们可是没少费心思,网具的网扣一直都很大,只用来打大螃蟹,无辜的小鱼、小虾都会被放走。

记者:真是“一网情深”啊,你能详细揭秘一下捕捞过程吗?

会场梭蟹:会场社区渔民每天根据潮水出海,他们用的渔船一般载有2~6人,每次带几十张专门捞螃蟹的网。跟其他地方的网具不同,会场的渔民使用的是定置网,整个网具只有1米多高,大约50米长,样子像排球网。为了能分清楚渔网的位置,一般每隔七八张网就得拴一个小旗,之后再把网拴到船上,让它随着海流走。每次一般由船长掌舵,其中一人专门负责撒网、拴漂浮的小旗,网进水张开,不用放饵料,顺海流而动。我们个大肥胖的螃蟹一般是在海水的底层活动,苗条不肥的兄弟在海水中层活动。中层的螃蟹会游走,只有底层的大螃蟹会顺着潮水撞到网上,而且还不会造成我们断胳膊断腿。毕竟断胳膊断腿卖不上好价钱!一个月当中,有两次大潮、两次小潮,每月初一、十五起汛,之后几天是大潮期,海流急,那个时候网容易被海流冲倒,上不了螃蟹,所以渔民有时候也会空手而回。

为了增产量,海里建牧场

记者问:你们名气这么大、身价这么高,怎么能提高产量呢?

会场梭蟹:这个问题真是戳中了我的痛处,与远道而来的南方螃蟹不同,从1998年开始,超过半斤重的会场螃蟹,每斤从三四十块钱涨到了七八十块钱,到了2007年直接到了上百元,从此身价不掉,一直高居螃蟹界前列,那些南方螃蟹,可达不到这个价位!

这自然要与当地渔民还有海洋部门保护有关了,每年市、区海洋部门在会场湾放流黄豆粒大小的螃蟹苗,还建立了崂山区的公益性海洋牧场,大约有上万空方人工鱼礁体插入平缓的海底,形成道道水泥矩阵,这可真是给我们营造了个“安全屋”,让我们有的吃,有的住,而且因为有了海洋牧场,底拖网进不来,我们会场螃蟹的产量逐年增加,2019年还将是个丰收年。

记者问:你为当地渔民带来高收入,这些牺牲值得吗?

会场梭蟹:还算是值得的,但想说一句,对不起,特别是当我钳住了渔民手指的时候,还有这些渔民能不能换件好衣服呢。一般来说,每年出海的渔民,在螃蟹捕捞季节能够毛收入大约7万元,买件新衣服也不为过,别那么节俭,不然也对不起我们这么多蟹兄弟的牺牲呀。特别是淳朴的老渔民,有的从18岁出海到现在,已经70多岁了,还在出海,不光是他对这片海有感情,我也“爱”上他们了,我和我的蟹兄弟们,见证了他们的勤劳岁月,见证了这方水土。

■人物出海50余年试风就知收获

9月9日,会场码头上,渔民杜先生正忙着分拣螃蟹。他从18岁就开始出海,早已习惯船上生活,尽管已经70多岁,但身体依旧硬朗,晒得黝黑的皮肤,标准的渔民形象。每当记者问起关于会场螃蟹的问题时,他都会仔细地给记者讲解,并亲自挑选大个螃蟹展示,“出海50多年了,一伸手试试风,都能感觉到当天能不能逮到好货,干了一辈子渔民,太累太苦了。”杜先生笑着对记者说道,儿孙都没有从事渔业工作,但螃蟹还是要捕的,只是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干。

作为一个东北人,从北京工作退休后,来到会场社区经营民宿的老板崔先生是渔民们的老熟人。他告诉记者,他太喜欢青岛这座城市了,在这里扎了根。每到旅游季节,就会有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吃会场螃蟹,闲时他会亲自驾驶快艇与同伴出海捕蟹,一趟出海四个小时能够捕到100斤左右的会场螃蟹,将新鲜的螃蟹送达游客嘴边,虽不是青岛人,但他希望每一个来到会场的人,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新闻推荐

即墨曲艺人下乡送温暖

早报9月5日讯5日,即墨区文联曲艺家协会组织10多名会员,来到即墨龙泉街道办石门村,给6户贫困家庭送去价值上万元的食物和生活...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