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远名未湮 ——郑玄和康成书院
李伟刚
在青岛城阳区惜福镇街道东面大约三公里处,有一座海拔三百多米的山脉,名叫铁骑山。山脉东西走向,为三标山的北脉,面积大约在1.5平方公里左右,其南坡险、东坡缓、西北坡陡。铁骑山山顶巨石连骈,状若城墙,因此又名“石城山”。
铁骑山,古代名谓“不其山”。著名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在其所著的《炎黄氏族文化考》中指出,原始社会末期,在此山附近居住着两个原始部落,一名为“不族”,一名为“其族”。于是就有了不其山之名,而位于不其山以西的汉代古邑不其县,则是“山名因以为县”,正如当地民谣所云:先有不其山,后有不其县。
清乾隆甲申(1764年)《即墨县志》载:“(即墨)县东南二十里,一名铁旗山,俗传,鲁肃建旗于此”。清同治壬申(1872年)《即墨县志》则对此事予以质疑:“鲁肃吴人,于此建旗,史无所考。或另一人,俗传之误耳”。据当地乡民传说,唐王东征时,曾在此山插过铁旗,因此名为“铁旗山”。今铁骑山上的撅来庙、唐王泉等古迹,则均与唐王李世民有关。再后来,又有唐王神马幻化成石的传说,于是有了现在的“铁骑山”的名字。
铁骑山附近,与其并立的山脉不下十座,有大标山、二标山、三标山和王乔崮等,而铁骑山之声名却冠于众山之首,且为历代所传颂。即墨名贤、历史学家周至元所著《崂山名胜介绍(1958年版)》中,述不其山为“一座不很高大,而历史上极有名的山”。铁骑山之高名系于有着“大儒”“经神”“通儒”美誉的东汉经学家、教育家郑康成先生。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市)人,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经学大师。郑玄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凭着对两汉经学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凭着自己一生的精力所萃,凭着自己光辉峻绝的人格,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他遍注群经,特意消弭调和今古文之间的对立,为两汉今古文之争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归宿,出现了经学史上的“小统一”时代。而郑玄也因此征服了学林,成为两汉经学名副其实的集大成者。魏晋以后的经学主要就是郑学。
郑玄一生不求仕进,唯以注经授徒为务,正如他在《戒子益恩书》中所言:“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党禁解后,各方势力都想利用他,以达到争取读书人和平头百姓支持的目的。权戚、大将军何进,曾利用州郡胁迫郑玄诣见,为其设“几杖之礼”,礼遇优厚,但是郑玄却不受朝服,幅巾而见,经宿逃去。当时据有冀州的大将军袁绍也设宴邀请郑玄,并举玄为茂才,上奏表征玄为左中郎将,郑玄皆不就。据详细资料整理统计,郑玄辞却征辟,有十四次之多。
郑玄一生勤于著述,除撰有《六艺论》《驳五经异议》等书外,还遍注《论语》《尚书》《诗经》《周礼》《易经》《春秋》等六十余种经典,二百八十余卷,共计“百万余言”。因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旌表和封赐。自唐宋以来,下诏祭祀郑玄于孔庙。
据史志可考,郑玄曾有两次来到不其山,筑庐讲学,授徒注经,演习周礼。晋代解道康所著《三齐略记》载,郑玄曾刊注《诗经》《尚书》,栖迟于此山。其一是其师从马融,学成东归,“假田播植”于不其山下。其二则是黄巾军攻破北海之时,郑玄带领崔琰、王经和公孙方等生徒来到不其山避难,后罢谢诸生。这几间茅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康成书院”,这也是不其山(今铁骑山)名声冠于诸山的原因。
东汉康成书院约历时二年左右,后颓圮。明代正德七年乙亥(1512年),时任即墨知县的太原举人高允中在原郑玄筑庐授徒处,重建院宇,购经书、聘教授、辟学田,建石坊,书匾额曰“康成书院”。后因即墨城开设县学,无人经管,颓圮。
明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的即墨人黄宗昌,因直言被诬而罢归故里。因“景慕康成先生而作(玉蕊楼)”(明崇祯《崂山志》),即墨文人黄肇颚也在其著《崂山续志(崂山艺文志)》中述“先八世伯祖侍御公,仿康成书院作也”。张允抡、宋继澄两先生,皆教授于玉蕊楼,宋继澄子宋琏、乡人董樵、理学名家韩良辅皆就学于此。
明清时代,即墨崂山地区书院林立,其中名声昭著者,如华阳书院、下书院、劳山书院和青峪书院等。这些书院学馆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他们中很多人或位列朝班,谋划国事;或戍守边关,日月征尘;或知事一方,安民定邦。这不可谓不是在康成书院的遗风感召之下而成就的结果。
新闻推荐
【对话】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