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栳大船帮 浮沉半世纪

齐鲁晚报 2018-07-05 02:03 大字

金口古港栲栳村里的老宅很多是清末富商所建□刘永辉

栲栳大船帮是由里、外栲栳两村(俗称里、外疃)的渔民带头兴起的,这两村均因处于栲栳岛的腹地而得名。栲栳岛,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境内,东濒黄海,北邻丁字湾,隔海与海阳、莱阳两市相望。这个面积仅1平方公里多一点的小岛,却曾在短短五十多年间创造了北方大船帮航运致富的奇迹。

清末金口开埠,船帮应运而生

栲栳岛的得名,一说是因岛屿向东海延伸形似栲栳(由柳条编成的容器,形状像斗),还有一说因岛上生长着南方树种栲栳而得名。

据栲栳疃的族谱记载,两村均为明代立村,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捕鱼为业。明天启年间金口开埠后,因胶东物产可以通过金口港从水路直接运往南方,清初至乾隆年间港口日益繁荣,“盛时盈港,商舶枢凑,店肆栉比”。栲栳岛处于丁字湾出海口的门户,进出金口港往来丁字湾的各类商船如梭。里、外栲栳两村的渔民,为航运大商船做货物集散等差事,收入远比捕鱼多。有的渔民干脆将渔船改为运输船,做起了短途近海商业运输。真正形成南北航运的大船帮,则始自当地的风云人物杨志君。

据《栲栳史话》记载:清代咸丰年间,西坦村“福和泰”号是当地第一条大商船。外栲栳疃的杨志君是“福和泰”号的雇员,他身高体壮、头脑灵活,26岁即从小伙计升为船老大。多年的历练使已经成为行家里手的杨志君深知商船海运有利可图,遂于光绪末年辞职回村集股,自己出大股,合资从东北买回一条旧船取名“金长生”号。杨志君作为船老大开始率众往返于南北各港口间,历经二十多年的经营,“金长生”号收益甚巨,据说船上的人曾两年每人每年分红7000块大洋。

1928年,杨志君与股东商定扩建“金长生”号,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将“金长生”号改造成一条宽9米、长60米的大商船,大桅底部径面大如家用的八仙桌。船上设置21个货舱,另外设有供奉娘娘、财神的专舱及供船员起居的单间等12个,为当年金口一带载重量最大的商船,号称“山东第一舟”。

数年后杨志君又连续购置了“金福生”“金永年”“福利生”号,并在金口港设“长生成船运代理行”,收购花生、大豆、食油、药材等土产杂货外运,主营南方运进的布匹、皮革、丝织品、煤油、铁器、陶瓷、玻璃制品等。

“金长生”号成功的经营模式发挥了领军效应,里、外栲栳村的人纷纷集股买大船,数年间栲栳附近的村购置大船达29条,大小商船发展到四十余条,构成我国北方一支声势浩大的商业船队,号称栲栳大船帮。

航运修船一条龙,商业链火爆

自清代咸丰年间发展起来的栲栳大船帮,不仅繁荣了金口港口经济,还在当地形成了一条庞大的商业链。

船帮的商船人员配备齐全,除了老大(船长)、帮舵(副船长)、三角(船员领班,并负责设施保障)、缆头(船头负责操锚),还有管账、艄公、香童等。“金长生”号船上多达34人,中等船接近30人,小船20人上下。船上各岗位分工明确,老大主要掌管航行及船上的重大事务,遇大雾风浪等恶劣天气时,最能考验老大的水准。管账的负责业务往来,有时会先到预定地点联系购销货物等事宜,多时不在船上。从金口到上海港,若顺风顺流日夜兼程需三四天的时间,到丹东需5天的时间。若遇风浪天气或大风暴雨,有时需半月或月余才能抵达上海港。

航运业的发展孕育了一大批航运行家里手。“金长生”号的船老大韩名启尤其老练。一次船在上海港上满货,江面起了大雾,人在咫尺都看不清。船员们认为无法启航,韩名启却让船员准时启航,航行了五六天,大雾一直没有散去。这天韩名启要伙计拿来水线坨子(一个拴有长绳的铅坠子,可以把水底下的沙土粘上来)打一下底拿给他看,对伙计们说到金口港了,准备靠岸卸货,后来证实果真到了金口港。

1900年以前,商船多从金口港装载豆油、花生油,有时也夹带私盐运到长江流域港口营销。商船装油时用条编油篓,舱内装一层放一层搁板可装五六层。当地主产的大豆、花生价格低廉,将加工的油运到南方利润十分可观,据说“金长生”号运豆油曾一个航次净赚大洋近万元。航运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迅速崛起,金口港仅加工豆油的油坊达36家,各类加工作坊、店铺、酒家、商号鳞次栉比。

夏季是栲栳滩头最热闹的季节。因为台风频繁商船都要歇伏修船,栲栳滩是泥滩可挖掘船坞,商船就都聚集这里。木工、铁匠等技工便扎下帐篷吃住在这里,随之海滩上日用百货、饮食摊贩汇成繁忙的集市,可谓人声鼎沸。往往是一百多盘铁匠炉一字摆开,打铁的锤击砧鸣,与木匠的敲击声、号子声融成一片,此起彼伏,热火朝天。到初秋,一排排修造一新的商船泊于栲栳湾,帆樯林立,顶部的风信彩旗猎猎,与栲栳岛滩头摊贩旗幡、酒家酒旗遥相呼应,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气象。商船出海前还要在摊头扎戏台唱大戏数日,等到秋风起时,择吉日各船以新的雄姿扬帆启航。

频遭海盗袭击,乱世坎坷

栲栳大船帮的兴起与壮大期间,海盗猖獗,商船经常遭受抢劫和袭击。为防海盗袭击,船帮将船两边设计有长6米左右的“翅杆子”,还配备有火炮、长短枪等武器。船员中能打善战的也不少,“福利生”号有一船员名叫杨永寿,枪打得很准,号称“百步穿杨”。为了避免海盗抢劫,其他的船帮也往往号称是杨志君的船帮。

历经半个多世纪风生水起的经营,栲栳村船帮发展成一支规模可观的大船队。而由于金口港上游五龙河淤积,金口港泊船日渐困难,后来大船必须借助大涨潮才能进港。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后,金口港航运业务锐减。随着烟台港口尤其是青岛港口的兴起,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金口港的航运业每况愈下。栲栳大船帮的商船便改道青岛、烟台,或者从大连、丹东等地装豆油和生油运往南方,致使金口的港口经济迅速衰落。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华大地战争频繁,满目疮痍,盛极一时的大船帮厄运当头。1937年8月,日军侵占上海。“金长生”“旺长兴”“金福寿”“杨永盛”号4条商船满载豆油抵达上海港。为防日寇军舰驶进吴淞口,驻守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下令封锁江口,命令停泊在黄浦码头的大船,都必须无条件沉于吴淞口。栲栳大船帮的4条船,被拉到吴淞口的大洋桥附近,用水雷炸破船底连同货物一块沉入江中,船桅杆还都露在水面上很高。船上的人无奈只好徒步行至徐州,再坐火车回到家中。

1944年6月,驻青岛的日本军用汽艇,将停靠在栲栳滩的“金玉寿”“金永年”“新兴泰”“金永来”“金同兴”号5条商船,拖下水全部拉到青岛,作为往来日本与青岛的运输船,运送从中国抢掠的物资和军需补给物资。而留在家里的商船命运也不乐观,战争期间没有航运业务可做,“金福生”“金宗茂”号等商船或被船东拆毁,或被卖掉;“新永顺”号则在海上遭遇台风失踪。就这样,栲栳大船帮一支声势浩大的商业船队在战乱中衰落,最终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彻底湮灭。

新闻推荐

我们班聚会的记忆(一)

石岭路社区曹正礼我喜欢摄影,把一生上万张照片都储存在电脑中,不时地翻看。我认为回味往事——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