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即墨古城,如今芳华更甚 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扎根即墨,与读者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七年蝶变之路

半岛都市报 2018-05-25 06:35 大字

渔村周戈庄新貌。(李视浩摄)

龙泉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坐在新校车里喜笑颜开。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高晓飞

图/资料照片(署名除外)

在工信部赛迪智库发布的2017中国县域经济100强中,即墨位列第9位;在首届中国县域经济高峰论坛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上,即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县域第7位,居山东省首位;在2017年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公布的全国县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即墨位列第12位……一项项排名印证了即墨在经济发展及诚信建设等软实力方面的成就。2017年,即墨撤市划区,站在未来发展的新起点。在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七周年之际,记者梳理七年来即墨在经济发展、城乡环境、道路交通、教育改革及医疗社保五大方面发生的变迁,与读者共同见证即墨的七年蝶变之路。

经济发展<<<

蓝色引领发展,产城融合提升

从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90.1亿元,到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70亿元。即墨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省金融创新试点市、省级文明城市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90余项。

近年来,即墨坚持蓝色引领,全力推进青岛蓝谷建设。现在的蓝谷,已成为全国第五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为重点创新示范区。同时,即墨提升重点功能区发展,七年来先后落成汽车产业新城、创智新区、即墨古城、国际商贸城中纺服装城、国际陆港等大项目,实现产城融合。为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即墨还坚持产业支撑。

2017年即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努力实现“225”经济发展目标。

城乡环境<<<

建设精品城市,打造宜居即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给市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即墨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推进特色精品城市建设。

2017年,即墨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改造天然气1600户、“一户一水表”1.5万户。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升级西部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泥处理中心。启动宋化泉水库生态休闲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新建笼式足球场10处以上,沿城区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休闲绿地、健身场所。启动12个棚户区拆迁和城阳交界区域建设改造,加强老酒厂等工业遗存保护。培育海洋温泉小镇等特色小镇,继续实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创建;整修农村公路,提升200个村庄供水管网;新建一批村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大沽河生态廊道规划建设,新建160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完成造林1.3万亩。实施110千伏演泉、佳源输变电工程,加快农村供电、照明等设施建设。

交通网络<<<

大交通大发展,打通全区路网体系

完成青烟路、烟青一级路、威即路拓宽等道路工程,青荣城际铁路、动车即墨北站、龙青高速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运营,全域公交基本形成……近年来,区交通运输局围绕全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特色精品城市建设两大战略目标,以“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为工作思路,突出“建设、改革、管理、服务”四大主题,构建“1+7”综合交通编制体系,即以1个总体交通规划统领,7项专项规划深入研究。交通总体规划以青岛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即墨融青发展为核心,提升即墨区交通区位,构建前瞻性、战略性的即墨大交通体系。

目前,即墨已逐步形成西通机场、东连蓝谷、南接青岛、北达平度莱西、覆盖内部全部功能组团及乡镇街道的区域路网新格局,有效地带动了一汽大众、蓝色硅谷等重点区位内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在公共交通方面,即墨持续优化公交线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已引入新能源公交车达420辆,占车辆总数的66.7%,改善市民出行候车环境和成本。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2017年,即墨实施18条农村公路大中修项目,对4处桥梁进行改造加固,对13条县道及15处镇(街)的乡村公路实施桥梁护栏改造、夜间警示标志安装等项目。

2018年,区交通运输局突出路网改造、枢纽建设、运输保障、公路养护四个重点,把握“安全发展”的底线,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办好“四好农村路、公共交通品质提升”等民生实事,全方位加快推进区交通运输建设步伐。

阳光教育<<<

均衡城乡发展,构建优质教育生态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多年来,即墨逐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提升办学条件,同时完善多样化教育,引入优质教育资源。2017年,即墨成功创建为青岛市教育现代化区市。

在新形势下,如何让每名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掘、特长得到发挥?围绕这一命题,即墨区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实施特色教育和多元办学。以“阳光下成长”教育品牌建设为引领,推进足球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开展实践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实施绿色评价体系,创新中考改革方案,促进特普融合发展,实行选课走班等教学模式,让每名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同时,即墨推进“互联网+教育”改革,投资1065万元在110个班级建设“云+端”智慧课堂。即墨网络教研平台作为青岛市3个典型之一,在第一届联合国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展演。

关爱师生生活问题,贴心改善教育民生。截至2017年底,全区建成97处青岛市标准化食堂,投入运行202辆校车,发放各类助学金及免学费2300余万元,开展“青青义教”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假期免费辅导学生3000余人。一系列惠民实举,让教育工作赢得了社会更多的认可与支持。

医疗社保<<<

保险待遇连年提升,百姓生活倍感幸福

七年来,即墨医疗保障行业利好连连,为老百姓带来不少实实在在的“红利”。全市849个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不断提高,新建4处急救分中心……2016年,即墨与北京儿童医院、301医院、济南眼科医院等建成合作医院,专家定期来即墨坐诊,不用远足百姓即可享受到大城市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7年,即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59万人,参保登记率达100%;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86.3万,参保率达99.9%。3万余名被征地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79元/月调整为91元/月;建立“医养康护”长护制度,在11家医院或医疗、养老机构开展试点;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增至4家,78个建筑项目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缴费。

深化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社区养老机构,探索开办助老大食堂。为全市居民家庭购买民生综合保险;为60岁以下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新闻推荐

心会跟爱一起走 青岛创新服务让42万残疾人搭乘“小康幸福快车”

△青岛市残联深入开展“三问三做活动”△青岛实施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薄克国迟文武“奔向小康,为残疾...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