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樱桃和老渔民, 蛤蜊节、樱桃节、祭海节……岛城乡村旅游“节节高”

半岛都市报 2018-05-01 06:14 大字

4月29日,市民纪先生带着孙女来到崂山北宅街道我乐社区看满树的樱桃,预计再过十天左右,头茬樱桃将成熟上市。

节会搭台农产品“出山过海”

政府靠上去手把手“养节”

2003年4月初的一天,孙健溜达到自家地里,查看樱桃的长势。他的家在夏庄山色峪,此处地处崂山水库上游,山林茂密、奇石遍野,由于水质得天独厚,所出产的水果格外甘甜,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樱桃。

眼瞅着樱桃即将成熟,孙健的心却在七上八下打着鼓。此时,第一届“山色峪樱桃山会”已在酝酿当中,距离正式亮相只有二十几天的时间,作为果农,孙健对节会充满了期待。“当时候交通哪有现在发达?进山路长达10公里,都是小土路,村民与外界联系很少。每年的樱桃,我们都是挑着担子到山下去卖,卖不出去的就烂在树上。”得知城阳区要举办樱桃节会,孙健和邻居们都感到事情要有转机,可一想到城里人是否肯越过曲折的山路进山尝鲜,大家又谁也拿不准。

在果农的期待和忐忑中,第一届“山色峪樱桃山会”基本成功。孙健一家没下山,30多棵树的樱桃也能销售大半。2003年首届“山色峪樱桃山会”纳客人次虽然平平无奇,但“齐鲁第一樱桃谷”的名声一时大躁。2017年,“山色峪樱桃山会”的纳客人次已经超过35万。

10个月之后,在距离山色峪60公里外的即墨周戈庄,也有一场节会也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成功举办。

周戈庄位于田横镇东端的横门湾畔,这里的居民世代以打鱼为生。每年谷雨前后,当地渔民在修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把渔网抬上船,便开始自发组织祭海,俗称“上网”,这一习俗已经沿袭了500多年。

为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发展区域旅游、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从2004年开始,当地政府对祭海民俗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并正式出版发行《俗话田横》、《田横祭海》、《相约田横》等一系列反映当地人文风情的出版物,再加上当地政府吸引各地媒体全面深入地报道,使其受到广泛关注,知名度也大大提升。与此同时,田横镇政府也从民间接过了祭海活动的主办权,将“周戈庄上网节”更名为“周戈庄祭海民俗文化节”,并增加巨书表演、威风锣鼓、扭秧歌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三天节会,纳客10万人次,首届“周戈庄祭海民俗文化节”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鳌山湾畔的热闹才过去一个月,胶州湾北岸也迎来了自己的旅游节会。2004年5月,第一届“红岛蛤蜊节”成功举行,当年纳客7万人次。

红岛三面环海,有着丰富的浅海滩涂资源。“红岛这片海域水质优良,不受污染,特别适合贝类养殖。蛤蜊个大肉肥,味道鲜美。不过,以前红岛的海鲜知名度不够高,不少渔民只能将包括蛤蜊在内卖不了的海鲜批发外运,当时卖不上太高的价格。”一位当地渔民告诉记者。

彼时,红岛街道海域处于保护性开发阶段,如何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当地居民增收的问题成为红岛街道办的重中之重。“抓住五一假期的高峰期以及樱桃还未成熟的空窗期,用蛤蜊把游客吸引到红岛来。”红岛经济区红岛街道办事处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海涛回忆说,2004年,街道办成立了旅游办,筹备举办了“红岛蛤蜊节”。

自上世纪80年代的大泽山葡萄节之后,岛城的乡村旅游节会四处开花,出现了崂山区北宅樱桃节、城阳区山色峪樱桃节、城阳区宫家村葡萄节、即墨区田横祭海节、西海岸新区大珠山杜鹃花旅游节、西海岸新区藏马山旅游文化节、胶州市洋河采摘节、胶州市大沽河旅游节等知名旅游品牌。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节的举办对激活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经济具有积极作用,乡村旅游已成为振兴乡村的有效途径。

夏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纪鹏翔回忆,首届“山色峪樱桃山会”还没开幕,办事处超半数工作人员就上了山。一直到节会顺利结束,大家伙在山上吃住了半个月。从宣传推广到安全引导,从市场监管到卫生清扫,每一个环节,政府都紧靠上去。忙碌之时,工作人员干脆帮着居民卖樱桃。

在节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政府还曾经推出“万棵樱桃连民心活动”,号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每人认购一到两棵樱桃树,不论收成如何,先要解决果农的销售问题,给果农吃下“定心丸”。

田横岛当地政府最初也是祭海活动期间的主导者。“祭海节刚开始的时候,包括节会内容的策划、仪式的指导、对外宣传推介以及招商安保等一系列工作。”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祭海节上礼炮鸣放、祭祀乐起、渔号献礼……这些仪式的内容和顺序就是在当时确立的。

2004年到2009年,当地政府在主办“田横祭海节”期间,节会的内容丰富度和层次上都有提升。2004年的巨书表演、戏曲等活动,到2006年正式定名为“田横祭海节”,到2008年田横祭海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到2009年成为规模最大、最丰富的一届。这些活动背后隐含着政府的努力。

2009年田横祭海节期间,会场周边已经聚集着全国各地上百种特色小吃,当地村民做出的400多个香饽饽两天就销售一空,周边的温泉、渔家宴以及住宿也非常火爆。田横祭海组委会负责人透露,保守估计,2009年祭海节三天将带动经济收入达3000万元。

与上述两个节会一样,“蛤蜊节”成长初期,红岛街道办事处自然而然成为主力。

“‘蛤蜊节\’刚开始举办时,从节会初期包装到旅游线路开发再到衍生品打造,都没有专业的人员。每一项工作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亲力亲为,红岛街道旅游办也是和‘蛤蜊节\’同时产生的。当时红岛就是渔村,餐饮业还不成规模,政府就规划出几家特色饭店,催促每家饭店都推出几个特色菜,由官方组委会进行评定,然后再推向市场。”李海涛向记者回忆,在初期软硬件条件都不具备情况下,政府就自然承担起“养节”的任务。

在李海涛看来,一个节会需要3到5年的成功运作后才能逐渐形成节会效应。“蛤蜊节”发展过程中,交通、卫生、食品质量等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在及时有效地整改后解决,慢慢走向成熟。

据统计,“红岛蛤蜊节”在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以后,接待游客达百万人次以上。红岛街道周边的商业也日益形成规模,从2004年的十几家饭店发展到2011年100多家渔家饭店和60余家农家接待点。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李兵张云明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张伟(署名除外)

4月29日,红岛蛤蜊节在胶州湾底的西大洋滩涂上举行。大约再过10天,崂山北宅和城阳的山色峪樱桃谷又将用鲜美的樱桃迎接宾客们的到来,让大家品尝春日的甜美之味。从3月份开始,夏庄草莓采摘节、田横祭海节率先登场,拉开了青岛乡村旅游节会的大幕,在享受完樱桃带来的晚春初夏狂欢之后,大泽山和宫家村的葡萄节又将“接棒”,延续青岛人对近郊旅游的热情。伴随着乡村旅游节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岛城的乡村逐渐在经济大潮中学会了“翩翩起舞”,地方政府也从冲在一线转而退居幕后,从早期的主导者甘为服务市场主体的“店小二”。连日来,半岛记者自西向东,走访了三个街道(镇)、六个农村社区,对地方政府如何做好“放管服”,助力旅游节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进行了采访。

新闻推荐

昌德医院为千名环卫工体检

环卫工人正在接受健康查体。半岛全媒体记者高晓飞报道本报讯环卫工人为干净的城市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4月3日起,青岛昌德妇女儿童医院联合即墨区环卫中心,每周一至周五陆续为墨城1000名环...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