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当年吃水难
□杜浙泉
很多人都认为,青岛依山傍海,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可人们很少知道,当年缺水,令岛城人发了多少愁。
上个世纪60至90年代,我虽在外地上学、工作,却常休寒暑假和探亲假,加上有机会出差,几乎年年回来,故此对水荒深有“领教”。青岛的水质较好,尤其在久负盛名的崂山一带,但受地理、地貌和降雨量分配不均等因素影响,水旱灾害时有发生。
1964年,中专毕业的我在等待赴任时回家小住,正赶上市内好几个区大面积且长时间断水,夜半更深才来水是常有之事。市区西部临海一带,千余户人家只有三个水龙头,出现了“男女老少上阵,为水不怕伤身”的情景。在异乡参加工作后,父母来信也屡屡提及吃水之难,以至戏言盼我回家分担半夜接水之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连续数年,青岛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春旱,全市的大小河全部断流,水库大多干涸,工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受到很大威胁。我只要回青岛,必定担当后半夜起来接水的 “重任”。更苦的是那些合用一个水龙头住排房或大杂院的居民,来水时间没谱儿,各家出人甚至轮班守着空桶,一个挨一个,队排得老长老长。如此“阵势”,只要上街,随处可见。
市区如此,农村同样。据说当年的即墨县有个乔家屯乡,所辖二十来个村子,连续四五年缺水,每村都置备一二台拖拉机专门拉水;此外,全乡各家用于运水的自行车、手推车、独轮车多达千余辆。1981年初夏,市里边开会,有人提出“逃水荒”,动员部分青岛人奔赴外地投亲靠友,以减缓用水压力;还有人建议用油船去长江口运水,并核算了成本,每吨合5元钱。后来接受专家提议,实施了开挖大沽河地下水管道工程,才使当年濒临断水的危机得以缓解。此后几年又对该河流域进行了数次应急改造,但供水形势仍很严峻。
青岛人用水不愁要感恩邓小平。1979年夏天他来青岛视察,在第二海水浴场泳毕冲淡水,发现流得又慢又细,经询问方知青岛严重缺水。他当即指示,百姓过日子,发展经济,搞开放旅游,缺水哪行,一定要做好这件事情。不久在一次专门会议上提出“引黄济青”的方案。隔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等中央领导率专家学者乘直升机视察黄河,初定 “引黄济青”,后经有关部委及水利专家多次考证并报国务院批准,1986年春正式开工。
据称,当时有二百余支专业队伍、千余名指挥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近百万民工参战,经过5年多奋斗,这项横跨胶东半岛,五十年代以来省内最大的水利工程竣工。1989年底,滔滔黄河水途经滨州、潍坊等十多个市、县,跨越小清河、潍河、胶莱河等数十条河流,并穿越数百座铁路、公路、河流的桥梁,奔腾近三百公里,进入崂山县(现为市辖区)水厂,从此青岛才告别了“水荒”的时代。
新闻推荐
这场雨有点猛,还带着小冰雹 昨日岛城雨量最大站点在世博园达147.6毫米,明后天全市大部地区还有降雨
半岛全媒体记者鲍福玉进入8月份后,岛城一直与降水相伴,这边下罢,那边下。而10日的岛城天气更是变化多端,不光下雨还下起了冰雹,好在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而受降雨影响,截至10日8时,全市23座...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