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思念之余 兼得闲情逸致,表达思念之余 兼得闲情逸致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现在提起清明习俗,很多人认为就是扫墓,其实清明的习俗远为丰富。因为随着不断演变,清明渐渐成为“清明”“寒食节”“上巳节”三节合一。《胶澳志·民社志·风俗》就记载了胶东人过清明时的一些习俗,“寒食禁火,清明扫墓,折柳枝簪之。儿童放纸鸢,妇为秋千之戏。 ”
上坟讲究提前不落后
清明首要的习俗就是扫墓,在青岛更通俗的说法是上坟。一年中上坟的日子不少,不过每一次上坟内容不一样,在胶东清明上坟的内容就是 “添土立碑”。因为平时先人的坟墓是不能随意修整的,一般都是在清明前一天到坟上添土,所以有“大寒食添土,清明节上坟”一说。在青岛的郊区,不少村庄还有这个习俗,还要在上边压些黄纸,据说这是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
上坟的时候一般需要携带水果等供品,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青岛市区逐渐兴起使用鲜花祭扫。在郊区,人们仍会携带酒水、馒头、水果等供品。市区和郊区都讲究“提前不落后”,也就是清明祭扫需在中午12点前完成。此外清明还有女儿第二天才能去上坟的习俗,不过这个讲究现在倒是不多了。
胶东有单饼和面燕
古时有寒食节,现在已经成为清明的一部分。寒食意思就是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文史专家鲁海介绍说,寒食胶东有单饼、面燕、鸡蛋等应节的食品。清明前老青岛的主妇一般会用面粉烙出一些圆饼,这叫做单饼。吃的时候可以就着小葱蘸酱,还可以把煮熟的鸡蛋捣碎,和蒜混在一起,用单饼裹着吃。清明最具特色的食品就是面燕,以前做面燕在胶东地区很普遍。
清明期间还有一种应节食品是鸡蛋,这曾是孩子们的专利。以前寒食期间大家都要饿肚子,大人能忍受,但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不吃东西,于是家长便提前煮好鸡蛋,让孩子们在清明期间吃。有些孩子拿到鸡蛋当天舍不得吃,就装在口袋里,有的还会聚起来互相比较鸡蛋的大小,或者进行碰鸡蛋的游戏。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
古时的上巳节一般在每年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这一天男女老少大多结伴去郊外水边踏青洗濯,后来上巳节也逐渐并入清明节。
清明时节正值春回大地,因此祭扫完毕后,人们也正好郊游踏青。岛城多山,以往像浮山等地都是踏青的好去处,喜欢走远一点的市民还会去崂山。除了踏青,青岛还有打秋千和放风筝两项户外活动。打秋千以前很盛行,有的利用两棵大树拴上绳子,还有的在各家门框上拴根绳,下面放个蒲团让小孩玩简易秋千。那时候打秋千是妇女的“专项运动”,她们出入在临时搭起秋千的庭院、场院争抢秋千。
青岛前海的沙滩非常适合放风筝,因此到了清明前后,海滩上空会飞满风筝,不过以前风筝多数是自己扎制的,现在多数是买来现成的。
清明还有插柳折松
三节合一的清明习俗还有不少。以前有“清明插柳,百鬼不入”的说法,胶东除了插柳,还有插松枝的习俗。在西海岸一些地方,人们会在帽子上插一松枝以求长寿,门上插柳条以降福避邪;在城阳一些地方,男人要在太阳升起前把松柏或柳枝折断带回家,备家人插戴,这一习俗一直盛行到上世纪70年代初;在即墨等地,每到清明,孩子刚起床就要在头上插上小松树枝,因方言中“松”和“醒”谐音,寓意一年头脑清醒、健康成长。
植树节的起源和青岛以及清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鲁海告诉记者,民国时期,植物学家凌道扬在青岛农林事务所任所长,在此期间他提议清明节为植树节,后被采纳。民国时期清明节就成了植树节,建国后植树节调整为3月12日。
新闻推荐
新战略 为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而奋斗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