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邓永荣:李家疃村的守护者

淄博晚报 2016-07-01 16:24 大字

党员名片

姓名:邓永荣

党龄:29年

职务: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党支部书记

事迹:从1985年10月起在李家疃村先后担任村“两委”成员、村主任,198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从热血青年走到花甲人生,他坚定守护着李家疃村这片土地,他用坚持和智慧代领村民致富,成为当之无愧的李家疃守护者。

三十多年岁月,从热血青年走到花甲人生,在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这块土地上,邓永荣的名字就像一枚定海神针,守护着这里的日出日落,只要有他在,村民们心里踏实。如今,邓书记依然守护着这块土地,从最初的开发资源、让村民致富,到如今保护古建筑、挖掘生态旅游项目。他带着记者在并不大的古村落里走着,新修建的大门、正在修缮的古建筑,一砖一瓦,诉说着他与李家疃不得不说的故事。

村主任不好当

让村民致富是根本

1985年,邓永荣有些“不情愿”的当上了李家疃村的村委副主任,1987年,他正式上任成为李家疃的村委主任。“开始我是有些排斥的,自己的事业刚见起色,加上村里的事又多又琐碎,肩上的责任一下就重了很多。”邓永荣是土生土长的李家疃人,他对这里有感情,他说,那时候年轻,30多岁的年纪天不怕地不怕,既然做了就必须做到最好,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肩上这副担子,一挑就是31年,而且还在继续前行的路上。

刚刚上任的邓永荣认准一点,充分利用村里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让村民的生活富起来。“焦宝石是生产耐火砖的原料,我们村的资源非常丰富,但要想让大家一起致富,就必须改变之前个人开采的分散模式,转变为集体开矿、个人加工的新模式。”要说为啥邓书记值得村民信赖,看看他的速度就知道了:1986年,村里就用开矿加工的利润建了水塔,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第二年,村里建了学校;随后耐火厂也顺利建成。到2008年时,全市三分之一的窑炉都分布在李家疃村。

然而,一座拥有300余间古建筑的村落,慢慢被挖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情怀的确是让人心动的。2009年,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也为了履行生态环保的社会责任,李家疃村赖以生存的216支土窑炉全部关停。接下来该怎么办?如何让全村900多口人和村庄一起转型升级,邓永荣一直在思考。

古建筑要保护

让历史文化诉说李家疃魅力

“我觉得每一个阶段的选择都是有道理的,当初开发资源让村民致富是对的路,现如今关停窑炉保护环境更是对的路,因为这个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要与它一起,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其实邓永荣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虽然当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并不是非常清晰,但邓永荣保护老房子的态度非常坚定。“上要对的起祖宗,下要对的起儿孙”,老房子是历史的见证,必须坚决保护下来。在修路的过程中,工程队从地下挖出了明代青铜器、清代瓷器等多达500余件,邓永荣当机立断,马上通知镇上和市区文物部门,让出土的文物得到了专业的保护。为了让老建筑长久的保护下来,邓永荣还带领村委一班人挨家挨户做房主的工作,向他们解释古建筑的珍贵性以及对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性,让村民自觉自愿去保护这些老房子。自1991年至今,全村所有古建筑均得到原址保护,未发生任何拆建行为。时至今日,老房子依然矗立在李家疃的土地上,三十多年的保护与付出得到了回报。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李家疃累计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工程古村落立面整治、四大门、五大门、夙刚府、淑和府等重点院落修缮保护工程,启动了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村委的会议室里,邓永荣抚摸着摆的满满当当的各类荣誉牌匾,像对着自己的孩子在说话。他是一名党员、更是李家疃900村民的当家人,站在正在扫尾的古建筑群基础设施建设的废弃砖瓦上,他笑着告诉记者:“岁月过的飞快,我却从未后悔这三十年岁月。”

(晚报记者赵晓雯通讯员李锋赵雨)

新闻推荐

周村区基层妇联换届进展顺利

...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