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明白账进入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闫盛霆郗文娇孙纬
1月20日,淄博市淄川区北苏社区的村务公开栏,几位居民正在查看刚刚公布的审计报告。不远处有一个监控摄像头,它的监控对象就是这个公开栏。“审计组审计非常仔细,非常认真,审计报告我们看了都放心。”北苏社区居民李志安说。
在龙泉镇韩庄村,审计报告一出,老书记褚全德就把结果贴到了村里的公示栏上,“咱是村民选上来的,得让村民知道咱都干了些啥。”被选为淄川区十佳村书记后,他自愿把镇上奖励给村干部的20余万元奖金拿出来修了路,不少村民说:“这样的村官,俺服!”
村官主动公开、群众内心认可,淄川区“村官直审”模式解决了对“村官”进行经济监督的“瓶颈”,融洽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
村官直审
始于五年前
早在1997年,淄川区就探索实施了村级审计,建立了乡镇审计所,但只负责对辖区内村居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被称为“内审”。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镇内审工作力度小、权限不足等情况凸现出来,而区县政府审计触角又达不到村,村官审计实际上形成了“真空”。
淄川区是一个老工矿区,伴随着经济转型,多次出现的村民上访事件中,80%都与村居经济活动有关。有的村民持续上访,目的就是要求村级财务支出账目在第三方监督下公开、公信、公正。
2010年初,淄川区探索审计体制改革,整合审计资源,撤销原有的乡镇审计所,设立四个审计分局,将政府专业、规范的审计部门引入到村居经济活动中,分片、独立地对每个村进行审计,并且将审计报告进行公开,实现了村居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覆盖。乡镇“内审”到政府“直审”,让村官的权力在审计监督下运行,为确保村居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实践中,我们又将465个村居划分为重点村和一般村,进行分类审计,并且变过去的突击审计、定向审计为三年全部审一遍的全覆盖、常规性审计,做到了村居审计与村居换届同步,‘村官\’的权力运行与审计监督同步。”淄川区审计局局长张勉君说。
健全制度
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撤所设局仅四个月,昆仑镇奎四村换届前有村民上访,反映时任村委的经济问题。审计分局立即派出审计组,对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村民反映的16个问题进行了逐条梳理和查实。通过对该村近十年来的账目一一进行比对、审核,村集体资产流失、公款挪用等问题浮出水面。原村书记受到了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换届时丢了“乌纱帽”。村民对此非常信服,村官直审模式的公正性、权威性一下子树立了起来。
自村官直审一开始,区政府专门制定了《淄川区关于村(居)主要负责人财务收支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办法》,规定了对村居进行审计的内容、重点和整改落实要求,并对审计局开展“村审”工作进行了明确授权。审计局不受其他单位和部门的干扰,依法独立地实施审计职权,保证了审计人员的地位和权威。近年来,该区连续出台了《淄川区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暂行办法》、《村级事务“五代管”》等相关制度,健全了村级管理制度,提升了管理水平。
五年来,淄川区共审计村居资产总额88084.79万元,查出违规违纪资金13192.72万元,通过审计整改,为村集体节约资金6000余万元。在对342个村居的审计中,整改意见325条,63%已得到落实。集中完成11个重点上访村的审计,通过案件移交,有21个村的村书记受到了组织处理,有效化解了农村矛盾,维护了村居的和谐稳定。
依法理财
群众广受益
西河镇宝泉村是一个有着420口人的偏远山区村,该村主要收入来源是上级补助收入。村里人员少,没有正规的会计,以前很多时候都是记流水账。自从审计介入,村官们的依法理财意识增强了。他们认识到让老百姓满意,只干实事、没有明白账是行不通的。“审计局也及时给我们提出一些建议,现在账目规范了,财务管理清楚了,给了老百姓一个明白,也给了我们村干部一个清白。”西河镇宝泉村村委书记齐圣舜说。
近年来,淄川区村官直审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扩展,除了将财务收支、工程项目作为重点审计内容外,淄川区还逐渐扩大审计范围,陆续增加了村级事务决策是否规范、上级政策是否贯彻落实、任期承诺是否履行到位、群众诉求是否得到解决等事项,使村官直审重点由财务审计向责任审计转变,不仅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还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新闻推荐
周村区人大干部在毛家村进行帮扶调研。□通讯员王瑞报道本报淄博讯近日,周村区人大到新帮包村调研帮扶工作,帮包单位周村区招商银行、供电部门及王村镇主要负责人参加...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