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残疾人帮扶,一个都不能少

大众日报 2015-11-04 22:04 大字

□本报记者肖芳

本报通讯员马朝阳

“帮扶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我们拉起这样一张大网,就是为了将岛城所有残疾人都纳入网格化服务中来。”10月28日,全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即墨召开,青岛市残联理事长管艾宏在会上作经验交流时表示。

青岛市目前残疾人总数为41.66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5.6%,其中持证残疾人约为19万人。今年以来,青岛市残联积极探索了网格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与服务模式,为这个群体提供了全面、精准的服务,得到中国残联和省残联的一致肯定。

网格助残员直达每名残疾人

长期以来,残疾人群体量大面广、情况不一、底子掌握不清、需求把握不准,一直是残疾人服务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青岛市探索在各区市设置街镇、管区、村社和基层服务网格四级管理服务网络,每个服务网格内,设置1名助残服务员,直通每个残疾人家庭,摸清其服务需求。

“王德国,60岁,肢体二级残疾,单身,低保户,在街上给人配钥匙,坐轮椅车进出家门,大门的开、锁都需要街坊邻居帮助,生活不便……”即墨市丰城中心社区河南村的网格员时艳峰的民情日志本上,详细地记录着其网格内残疾老人王德国的信息。他把这些信息上传到丰城社会管理网格化指挥中心。即墨市残联通过管理系统了解到王德国的情况,随后入户走访,为他铺设了门前水泥坡道和院内环形弯道,安装了电动卷帘门,添置了炊具、被褥、餐桌……

对此,王德国老人很是感动,他郑重表示:从今往后,将免费为周边村庄的残疾人和烈军属配钥匙,百年之后,还会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目前,全市残疾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正在各个区市试点,网格已覆盖26个街道,总数达到1100多个。全市网格助残员已走访残疾人家庭2.2万次,新增残疾人困难救助家庭2230多户,有效解决残疾人各类需求7300多件次。

个性需求实现一对一定制

网格助残员走访残疾人家庭,有着明确的工作“硬杠杠”:一进家庭摸情况、问需求,二进家庭送方案、问建议,三进家庭看成效、问感受。通过这“三进三问”,摸清贫困残疾人的需求,定制帮扶方案,实行跟踪问效,确保措施精准到位。

正是基于准确的残疾人需求信息,青岛市残联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以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为帮扶重心,重点从生活、出行、居住、工作等方面入手,逐户制订个性化方案,做到缺什么就干什么、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即墨市丰城中心社区河南村55岁村民王德涛,肢体二级残疾,低保户,住在40年前建的破旧房屋里,一床被子钉在门框上当房门,窗户连块玻璃都没有,他的最大愿望是改善居住环境,即墨市残联根据他的需求,为他整修了房顶、更换了门窗;田横镇黑石庄村82岁盲人陈淑香,在家中院子上厕所极不方便,经常摔倒。得知这一情况后,即墨市残联为她专门设计了盲线杆、扶手、盲道、坐便器等系列设施;大信镇大金家村76岁的金论谟,肢体三级残疾,以前养过羊,因治病缺钱将羊卖掉,目前最大愿望是能再养两只羊,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即墨市残联了解情况后,花了1600元给他买了一对新品种羊……

管艾宏表示,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残疾人作为重点保障对象,主动帮助其分析现状,比对现有条件,有效提供各类保障资源,改变了以前“残疾人不申请,政策不覆盖”的状况。目前,青岛各街镇网格均成立了残疾人专业服务队,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通过此类个性服务、精准服务,有效解决了部分残疾人最急需的现实难题。

共性需求引入专业化服务

尽管每名残疾人都有特殊的困难和需求,但网格助残员们在摸排中也发现,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其实存在着一些共性需求,例如集中托养、康复训练、就业培训等。

管艾宏表示,为满足这些共性需求,青岛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等方式,将专业化服务引入残疾人服务领域。

即墨市针对网格化管理中发现的集中托养、居家服务、康复训练等残疾人共性需求,依托祥泰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采用“PPP”模式,建成启用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总投资520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仅12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4000万元。目前中心共设置1000张托养床位,配备托养、康复训练、儿童康复、就业教育培训、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等功能分区,并依托祥泰医院、祥泰精神病医院实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综合服务中心共安养残疾人近400名,为500多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为约200名肢体残疾人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为数十名残疾人安排辅助性就业。

除此之外,为帮助残疾人创业,青岛在市残疾人创业孵化中心打造了新起点电商联盟创客空间,整合了12位电子商务企业家作为导师,引入8家有特色的创业企业作为指导企业,对残疾人创业者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扶。目前,已孵化创业项目40多项、培训创业“小老板”100多名。

新闻推荐

第一书记为贫困村“量身定制”项目

□本报记者张晓帆本报通讯员李云克刘飞传今年7月,青岛和即墨市66名机关干部卷起铺盖、背上行李,进驻即墨30个省级贫困村和36个市级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