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古地曰“琅琊”
■山海经
□本报记者卢昱
本报通讯员颜超臧德三
近来荧屏热播电视剧《琅琊榜》,引起诸位观众对“琅琊”一词的好奇。据同名网络小说解释,南朝梁时,琅琊阁位于琅琊山顶,是天下最神秘的地方,备受江湖景仰。为了回馈江湖儿女,琅琊阁每年都会发行各大排名榜单,是为“琅琊榜”。
“琅琊”一词神秘而古老,是中国版图上一个美丽的名字。两千多年时代变迁,“琅琊”像长了脚的巨人,在中国史书上留下不同的足迹。它也像“商标”一样,在疆界的变迁中,随人南渡北归,东奔西走。
越王争霸建国都
“琅琊”亦称琅邪,史载最早的琅琊在今胶南市夏河城。《山海经》云:“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琅琊台因山得名。琅琊山海拔183.4米,东西走向,延伸入海,仅西部与陆地相连。古琅琊台以山体为基,夯土成台,现在南坡的秦代夯土层依然清晰可辨。站在台上,北望大珠山如苍龙跃海,南瞰琅琊湾渔舟静泊,西眺青山葱茏,东观黄海浩渺。因未经大规模开发,琅琊台周边环境基本保留了原始风貌。
早在新石器时代,琅琊台一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他们辛勤劳作,创造了高度繁荣的古文化。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本处存在多处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遗址。
夏商周时期,这里曾生存过东夷族人建立的其、诸和兹郠等古国,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记》记载,周初姜太公封齐地后,“因其俗,简其礼”,作“八神”之祭,其中“四时主”祠就在琅琊台。有专家认为,“四时主”起源于尧帝时,即为《尚书·尧典》中提到的分别值守于东、西、南、北方观测天象、验证四时的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位官员,而羲仲所在的东方“隅夷旸谷”应是琅琊台。
《史记·封禅书》称,“琅琊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也说明琅琊台在古代太岁纪年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姜太公在琅琊建祠合祭“四时主”就顺理成章了。
遵循姜太公因地制宜、发展工商的治国方略,齐国日渐强盛。琅琊也凭借渔盐之利,发展为“齐东境上邑”,史载春秋首霸的齐桓公及齐景公曾巡游至此。
春秋后期,吴越争霸,最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击败了吴国。为方便北上争霸,占据地理优势,更多地掠取财富,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将都城由会稽“徙都琅琊,立观台以望东海,遂号令秦、晋、齐、楚以尊辅周室,歃血盟”,成就了霸业。
越王勾践建都琅琊后,为解思乡之苦,在琅琊山上修建了“观台”,这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台。《汉书·地理志》载:越王勾践尝治琅琊县,起台馆。《后汉书·郡国志》在琅琊国琅琊县条下,注引“越绝书”云:勾践徙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
那么越都琅琊城究竟在何处?《括地志》云:密州诸城县东南百七十里有琅琊台,越王勾践观台也。台西北十里有琅琊故城。据考古证实,琅琊故城在今天的胶南市西琅琊镇(夏河城),这里的残垣断壁还依稀可见,平面略成长方形,周长约4米,并在其周边出土了越国的兵器。
据历史学家陈梦家《六国纪年》记载,从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经过了鹿郢、不寿、朱句到翳三十三年(公元前379年)还都吴间,历五世,约有百年。在此期间,越专制东方,曾夺莒东方之地,灭滕、郯等小国,占有泗水、沂水间的大片地区,国势甚盛,与齐、晋、楚四分天下。只是国运不昌,而后的越国亲众皆失,而去琅琊,被迫徙于吴间。
始皇南登乐三月
秦统一六国后,在天下设三十六郡,琅琊郡即是其一。
琅琊郡的治所,也在夏河城,越都故地上。秦时琅琊的辖境,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当包有后来西汉之琅琊、城阳、胶东三郡全境之地。即今日之临沂大部、潍坊东南部、青岛西南部的大片地区。
作为重要的祭祀场所和沿海重镇,琅琊台成为历代帝王巡游的目的地。秦始皇五次出巡,三次登临琅琊台,并重修了琅琊台。据《水经注》载:“所做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台下路有三,阔三四丈,皆人力为之。今仍呼御路,盖瓦级砖,随在多有。”
秦始皇对琅琊的“宠幸”也见于《史记》,司马迁记述道:“(秦始皇)南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复十二岁。作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据祖籍诸城的兰州大学教授张崇琛介绍,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琅琊刻石是在1959年被调往北京的,高129cm,宽67.5cm,厚37cm,一共是13行86字。目前诸城市博物馆保存有复制品。
在琅琊郡期间,秦始皇除了筑台祭祀、刻石颂德,还做了另外一件大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
从徐福等方士的口中,秦始皇得知在他的一统天下之外,竟然还有不为他所知的海外仙岛,有他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药,这激起了秦始皇探索海疆、寻仙问药的强烈欲望,他当即下令派徐福出海。
“徐福东渡确有其事。我们认为,他的出发地在古琅琊港,而最后抵达地就是日本。”中国徐福会副会长、琅琊暨徐福研究会会长钟安利介绍说,徐福多次出海,最后一次带了三千童男童女及五谷、百工,“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说明徐福和他的随从抵达了日本列岛并定居下来。现在日本熊野市等地至今保存有徐福墓、徐福宫、徐福上陆纪念碑等遗址,也有不少记载徐福东渡日本的史籍文献和民间传说。
从琅琊台下山,南行约一公里就是徐福东渡的琅琊古港。这里已经发现了两处造船遗址,当地渔民经常在海边捡到古时造船用的铜钉。
作为重要的祭祀场所和沿海重镇,琅琊台成为历代帝王巡游的目的地。汉武帝六次巡视山东沿海,史书有明确记载的有两次来到琅琊。自周至西汉共有十多位帝王到访过琅琊台。
诸葛孔明祖阳都
刘邦建汉后,齐地连同琅琊等地的地缘政治优势日益明显,故将宗室分封至齐地为王,琅琊亦被划归其辖区,成为它的东部屏障。这样,秦时作为琅琊郡治所的琅琊县城“升格”,成为侯国的都城。
《汉书》曰:琅琊郡秦置,高帝以属齐,高后七年(公元前180年)立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徙刘泽为燕王,以琅琊归齐。于是,中央又在其西的诸城另筑一座东武县城(今山东诸城)作为西汉琅琊郡的新治所,郡下辖东武、不其、诸、琅琊等五十一县,大致包括今胶南、日照、诸城、以及临沂的东北大部,属徐州刺史部管辖,并设有盐官和铁官。此时的琅琊郡,人口约有一百零七万九千一百,是辖区面积最大、管辖县级单位最多的时期。
至东汉,琅琊之区治范围及其治所均发生了大的变化。据《乐史》:“后汉以为琅琊国,以皇子京为琅琊王,领县十三,徙都开阳今临沂县界开阳故城是也。后益为十七县,六县在岘山北,十一县在岘山南是也。”这就是说琅琊由郡改为国,并且治所由东武城移至开阳(今临沂北戴城子),这里也就是后人所熟知的琅琊王氏的故乡。其下辖诸县、东武、琅琊、开阳等县,大体包有胶南、日照和临沂的大部,治区的范围比西汉大为缩小。
这时,琅琊国仍在徐州刺史部的管辖之下。越都秦郡的故琅琊,此时以一个县的身份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琅琊旧地渐为后人淡忘。
三国时期,在地方上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琅琊国降为地方二级行政区划,再加上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户口凋敝,滥置州郡,其地位进一步下降。这一时期,琅琊国在曹魏的统治之下,属徐州,仍治开阳,共领有五县:开阳、缯县、即丘、临沂和阳都,其地域及管辖的范围大大缩小。自此时起,秦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管辖之下。
琅琊内部的百姓迁移也十分普遍,可以诸葛亮籍贯“琅琊阳都”管窥之。《三国志·诸葛瑾传》引韦昭《吴书》说:“(诸葛瑾)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吴书》作者韦昭(204年-273年)与诸葛瑾及瑾子诸葛恪是同国、同时代人,诸葛氏得姓原因的说法是可信的。诸葛氏是因葛姓自诸县迁入阳都而得,但何人为始不详。
诸葛氏在阳都扎根后,及至诸葛亮父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先任梁父县尉,后升迁为泰山郡丞。郡丞是郡守的助手,职责是协助郡守维持地方治安等,年俸六百石。诸葛亮的母亲,据传姓章,在诸葛亮幼年时就去世了。诸葛亮七八岁时,诸葛珪病逝。诸葛珪在泰山任职时,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在阳都老家未仕,但已与名流要宦有交往。诸葛珪去世后,他承担起两个家庭的生活重任。
初平四年(193年),袁术杀陈温之后自领扬州刺史,适逢周术病逝,便私署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诸葛玄随即带领诸葛亮兄弟姐妹四人去了豫章。不久,“汉朝更选朱皓代玄”。诸葛玄只得拖家带口辗转往襄阳,投奔旧交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年)在襄阳病故。
南渡大江结使命
西晋时琅琊国一仍其旧,只不过面积略大,比曹魏多领华县、费县、蒙阴、东安四县。琅琊王司马睿正是在其治下的琅琊王氏的抚佑下,才得以在江南立足,续延司马王朝。
“琅琊王氏”这一郡望,是长期生活于琅琊郡这一特定行政区域内的王姓望族,郡属“琅琊”是这一国内著名望族的鲜明标识。琅琊临沂王氏,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自这一世族的奠基者——西汉名臣和经学大家王吉,由琅琊高虞(今即墨市温泉镇西高虞村)徙家于同郡的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临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后,这一家族在此繁衍生息长达400余年。
王吉之子王骏和孙辈王崇,均官至三公。因其祖孙三代皆为高官,故有累世之美。这一荣耀不仅在一郡内,即使在国内亦不多见。于是,以王吉祖孙为代表的这支王姓家族,便成为闻名遐迩的高门望族。
因自王吉起,其子孙世居琅琊国临沂县。于是,“琅琊临沂王氏”便成为国内著名的代表性郡望和此支王氏家族引以为荣的标志性徽号。自此至唐代的九百余年间,其后裔无论身居何处,均无不自称是“琅琊王氏”。以至千余年后,由于声名之显赫,人们一提起琅琊便想到的是临沂,而于胶南的古琅琊却十分隔膜,这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有“书圣”之称的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也是琅琊王氏郡望的一位代表。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王羲之生于琅琊临沂,并在此度过他的幼年时期。
除了琅琊王氏,琅琊还有其他名门望族,如颜氏。春秋时期,颜氏家族成为鲁国的卿大夫世家。颜回第二十四代颜盛,在三国魏时,先后任青、徐二州刺史。颜盛在任徐州刺史时,把颜氏从原居的曲阜城迁到他治下的琅琊国的临沂城附近。因颜氏代传孝恭,故人们称其所居处为“孝悌里”。
至西晋时期,颜盛子颜钦任东莞、广陵(皆为西晋徐州郡名)太守等职。这样,颜氏在迁徙至临沂后才进入世家大族的行列。至颜含随司马睿南渡,颜氏在临沂共历四代80余年。
公元320年,琅琊王司马睿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建康建立了偏安东南的东晋王朝,北方大片土地没于少数民族之手,琅琊国亦不例外。为维持世家大族的地望、招徕流民、安定民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于是司马睿在江南大量侨置州郡县,琅琊郡也包括在其中。
琅琊郡初置江南时并无实土,寄居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境。至咸康元年(公元335年)方才分江乘县地(今栖霞山附近江边)为琅琊郡实土,并以桓温任琅琊内史(即太守),出镇金城(今江苏句容北的金城),金城遂成为琅琊郡的治所,领有怀德、江乘、临沂、阳都、即丘、和费等六县,其中只有江乘县有实土。
而司马睿做琅琊王时曾寓居的琅琊山,在安徽滁州市西南五公里处,到宋时欧阳修到滁州后,先后建丰乐亭、醉翁亭,又撰写闻名于世的《醉翁亭》。琅琊山声名日隆,知者颇众。
晋室南渡后,北方进入民族大混战时期。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而相继占据过山东的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冉魏等国先后在原琅琊国的区治内建立了琅琊郡,治所大都在开阳,辖区范围大体与原琅琊国相仿。这一时期直至隋朝,各国之间相互攻伐,琅琊郡所辖具体县数变化繁杂。
及至隋朝,南北再次实现统一,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琅琊郡,以县属沂州。至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将州县两级制改为郡县两级制,在全国190余郡中,属于徐州刺史部管辖下的琅琊郡算是较大的一个。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市),领有临沂、费县、莒县、沂水、东安、新泰、颛臾等七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临沂和日照地区。
唐朝时,在不同的时期,行政区划级别设置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分道、州、县三级制。在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军从徐圆郎手中夺得琅琊郡,改为沂州,领临沂、费、颛臾三县,仍治临沂,属河南道,大致相当于今临沂地区。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琅琊郡,至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沂州,此后再无琅琊郡县的设置。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琅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新闻推荐
□李凤芹报道本报即墨讯近日,国网即墨市供电公司七级供电所抓住赶集人多的时机,组织工作人员在集市上设点开展电力安全宣传咨询活动。该所工作人员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