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汉服博物馆“穿越”3000年,汉服博物馆“穿越”3000年

青岛早报 2015-03-25 01:10 大字

早报讯 一件件古朴的汉服饰和头冠仿佛将时空“穿越”回了古代。在即墨服装产业城内,一座正在筹备中的汉服博物馆吸引了市民的目光。据介绍,这座民间汉服博物馆,依据出土的汉服文物和史料记载,精心复制出上百件反映西周到明代时期的汉服和头冠。4月下旬,这家全国首家汉服文化民间博物馆将免费对外开放。目前,博物馆正在进行申报工作。

博物馆中看汉服文化

汉服博物馆坐落在即墨赵家岭村的服装产业城内。目前,这里陈列的一件件鲜艳无比、样式非凡的古代服饰和头冠,反映了西周到明代各个时期的汉服和头冠的不同文化。“像这件晋朝的汉服,是古代有身份的女子才能穿着的;这件粉红色的宽大服饰,是普通女子所穿。”青岛汉服社社长王忠坤介绍说,汉服是从西周到明朝末年汉族的传统服装,中间延续了3000多年,这一段历史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各时期的服装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文化。与之搭配的还有鞋、帽、配饰,以男装为主,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男子礼服配套的帽子称为冠,常服配套的帽子称为巾。而女子的头饰也有讲究,比如穿着婚礼服时就要佩戴凤冠。市民在博物馆中都能看到这样的汉服文化。

根据文物和史料复制

“看上去这都是一些普通的汉服,实际上都是根据一些文物和史料记载,精心复制的艺术品。”王忠坤告诉记者,这些汉服主要是遵循历史壁画和出土文物以及记载的比例、尺寸、颜色设计制作而成,材质也遵循历史,采用麻和绸缎,并不是随便制作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汉服文化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汉服文化历史。近几年来,随着大家对汉服文化越来越重视,像婚礼服、成人礼服、祭祀礼服等礼服用途更广泛一些。通过博物馆展出的方式,也是推广中国汉服文化的传承。

汉服博物馆全国不多见

王忠坤说,汉服的发展趋势一直是向周朝靠拢,各个朝代都在模仿周朝,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比如唐朝,北方地区受游牧民族影响,会产生一些外族元素,但这种元素存在比较短促,一旦有一段时间偏离了周朝的方向,再过一百年又会回归到周朝方向,几千年以来一直是这样,这就是中国服装演变史。

“以专题博物馆的形式进行汉服文化传播,在全国并不多见。国内许多博物馆内虽然也收藏和展出有汉服,但没有一家专题传承汉服文化的博物馆。”据了解,即墨这座汉服博物馆正在紧张筹备,将于4月下旬正式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来参观的市民还可以穿上汉服进行“穿越”时空体验。

昨天,即墨市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对这家非国有汉服博物馆进行申报工作。 (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城乡供水一体好水进村入户,城乡供水一体好水进村入户

早报讯 记者昨天从即墨水利局获悉,年内计划将172个村庄接入规模化集中供水主管网,改造143个村内供水管网,今年底将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2.05亿启动农村供水工程即墨市水...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