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鹤山的石坑是明清守军的“水缸”这里还有八仙战倭寇的传说

城市信报 2014-05-08 11:10 大字

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险要山势,过去鹤山曾是军事要地。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在山东沿海设营,并在明初先后设立完善了营、卫、所防御倭寇的军事体系。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建鳌山卫,位于崂山湾北,鹤山就属青岛海防线九卫十八所的辖区内。鹤山脚下姚家庄曾有位叫姚庆祥的革命烈士,抗美援朝时期壮烈牺牲,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记得他。

八仙战倭寇的传说

鹤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明洪武年间,经常有倭寇乘船从海上掠夺鳌山卫沿海村庄。为防止倭寇的骚扰,朝廷下令在沿海地区建立卫所,筑城建军。

一天下午,一股倭寇向鹤山附近的几个村庄进攻。和从前一样,村民们得到消息后扶老携幼,挑着家当,赶着牛骡,慌忙向鹤山里撤,有的躲在山洞里 ,有的趴在树丛中,还有的进了遇真庵大殿里,跪在神像前叩头。当倭寇追赶到鹤山山腰时,天忽然暗下来,只觉得山峦中云雾蒸腾,烟火缭绕。倭寇们正在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儿,忽然听到雷声隆隆,远处还传来了战鼓咚咚和战马的嘶鸣,山林间人影时隐时现,灯笼火把漫山遍野到处晃动,好似有千军万马,重兵防守一般。倭寇一看这阵势害怕了,东西不分,南北不辨,迷失了方向四处逃窜。更神奇的是,倭寇想开火枪,枪却不响,想举军刀却连力气也没有。一个个只觉得头昏眼花,头重脚轻,有的一下没站稳,直接从山上滚下了来。冲了几次,也没能攻上鹤山。最后只有狼狈逃跑,退回海上。

躲在山里的老百姓逃过了一劫,心里庆幸却也十分迷惑,这到底是谁击败了倭寇?村民们说不出个答案。最后,有人发现老君殿内八仙的神像浑身泥沙,汗流浃背,像是刚从战场上回来一般。人们这才明白,原来是八仙显灵,用神力击败了倭寇。为了报答他们,人们重修了老君殿两侧的八仙神像,每逢节日就来供奉他们。

即墨文史专家王洪涛在《鹤山道教的渊源与道教文化旅游》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传说。

石坑是海防士兵的水缸

八仙打跑了倭寇,虽然只是个传说,但鹤山上却真有海防兵为抗倭在这里驻扎过,他们留下的印记现在还能找到。

几年前,一驴友登山队在鹤山岩石上发现了百余个人工开凿的石坑,这些镶嵌在巨石上的坑洞,有方有圆,有的还是三角形,口径也是从西瓜到脸盆大小不等,但基本坑内都蓄满了水,深浅多为半米左右。据即墨市博物馆馆长张文勃介绍,这些水坑应该是古时海防士兵用来取水的“水缸”,不仅鹤山上有,附近的天柱山上也有。

“我们曾对鹤山和天柱山一带进行过考证,曾发现有明代守军的天然巨石‘瞭望哨’。”张文勃说,根据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鹤山和附近的天柱山上的很多“ 石坑”,是明清两朝的鳌山卫指挥使派驻在山上守军的“水缸”。据介绍,鹤山和天柱山都是石头山,无法就地取水,山下又没有水库,向山上运水又不方便,海防士兵便有了奇思妙想,在山石上凿出一个个的“石缸”,积攒雨水,用于日常生活。史料记载,1658年,清朝顺治皇帝的侍卫尤三省出任鳌山卫指挥使,曾指挥士兵,对山上的“石缸”进行扩容,以便存贮更多的雨水。现在这两座山上的石缸,都是经过清朝守军扩容后留下的,这些石坑进一步证明了史料记载,有助于对明清海防的深入研究。

和平战士姚庆祥

在鹤山北麓的山脚下 ,有一绿树掩映的山村,名叫姚家庄 。姚家庄的东南端有一座水泥围墙包围的小院,这里便是“姚庆祥烈士祠”。

84岁的姚清升在这里工作了十六年,他告诉记者,姚庆祥12岁前还住在姚家庄的时候,跟他是很要好的玩伴,而这位烈士的本名中间的那个字,其实应该跟他一样是“清”字,而不是“庆”,“那个年代在外当兵的,都只有战友们相互记得名字,‘清祥\’和‘庆祥\’是同音,他们没搞清楚,最后追认烈士的时候也用了庆祥,所以就一直这么叫下来了。”

对于姚庆祥一生的事迹,姚清升如数家珍,他曾是这个院子里唯一的工作人员,除了日常管理,有人来参观时他还会充当一下讲解员的角色。姚庆祥1929年出生于姚家庄,少时家境贫穷,10岁那年父亲就病故了,家里就只剩下了母亲和哥哥嫂子。在姚清升的印象中,这位只比自己大一岁的同族哥哥,从小就是个勤快人,“他小时候就很懂事,很能干,他们家大部分家务都是他来做。”

父亲的去世对于原本不富裕的姚家可谓是雪上加霜,只读了一年私塾的姚庆祥也不得不辍学帮人家放牛。1941年,12岁的姚庆祥跟随母亲及哥嫂一同闯关东到了吉林,在和龙县的一个煤井挖煤,因为工钱太低,他还曾跟随哥哥先后到过阜新、抚顺等地谋生,基本也都是在当地的煤矿上做工。那时候,只有十三四岁的姚庆祥每天就已经在用单薄的身躯抗下一个成年人的工作量,但辛苦的工作、微薄的薪金还是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后来姚庆祥的哥哥决定借些钱自己当老板去挖井,可是一次一次挖下去都只有水没有煤,钱被耗光了,哥哥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痨,没多久就去世了。

“那时候他嫂子已经生了个小女儿,女人家在煤矿上干不了什么,一家四口只靠姚庆祥一个人挖煤那点钱根本活不下去,幸亏当时在抚顺的煤矿上有个工会主席也是咱即墨人,知道了他家的情况,就组织山东工友们募捐,凑够了送他们家三个女人回来的路费。”姚清升说,虽然后来姚庆祥的母亲、嫂子和侄女都回到了姚家庄 ,但姚庆祥却没有跟着回来,“他在煤窑里目睹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后来受到工地上共产党员的启发,悄悄报名加入了共产党的抗日队伍。”

1945年7月的一天,姚庆祥兴奋地对母亲说:“娘,山上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那里不打人不骂人,吃得饱穿得暖,我要去参加。”但姚母怎么舍得让自己唯一的儿子离开,但姚庆祥主意已定,只是让母亲放心,千万别去找他。八天后的一个晚上,已经穿上军装的姚庆祥和他的连长趁夜悄悄回到了家,连长说了些让家人放心的话,两人在家待了很短的时间就走了,而那一次竟成了母子二人的永别。

进入部队后的姚庆祥,进步很快,他积极工作多次立功,于1948年6月正式入党,还曾荣获“艰苦奋斗”奖章。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扩大侵朝战争,姚庆祥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他冲锋陷阵,勇敢战斗。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他奉命调任开城中立区军事警察排长,忠实执行和平谈判协定,保卫中立区和双方代表团的安全。

“那年他才22岁,就已经当上了排长,负责保护双方代表团的安全,但却被美国派来的武装特务给杀害了。”姚清升告诉记者,姚庆祥英勇就义是在1951年的8月19日凌晨。“8月18日傍晚,他跟九班长一起骑车到连部开会,会议一直开到凌晨,那天天气十分恶劣,狂风大雨雷电交加,但是回来的路上姚庆祥还是有些不放心,一定要去自己负责的区域巡查一下 ,但他没有想到,要伺机破坏谈判的武装特务已经埋伏在了那里。”姚清升介绍 ,当晚有三十多名武装特务悄悄潜入了中立区,希望活捉一名维和警察然后陷害其蓄意滋事,以挑起破坏和谈的事由。“当姚庆祥和九班长刚刚来到分管区域时,就分别被埋伏在草丛里的特务用手枪打伤,姚庆祥的伤相对比较严重,所以他赶紧指挥九班长离开这里去找副排长带人去查看情况。等九班长一走,周围埋伏的几个人就都向他扑了过来,要活捉他。”姚清升说,其实那个时候姚庆祥身上是有枪的,如果他当时拔枪向敌人扫射或许还会有一线生机,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心里明白敌人的来意,作为维和警察如果在中立区开了枪,那就正中了敌人的下怀,给了他们造谣找借口的机会。所以姚庆祥只有硬撑着站起身来,跟敌人进行搏斗,但因为失血过多,只摔倒了一个敌人,他自己也紧跟着倒下了。

这时,得到消息的其他志愿军战士从山坡上拥来,特务看到没有便宜可占了,还向姚庆祥的头部连开了几枪才撤退。1951年,8月19日凌晨,姚庆祥为了保卫和平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姚庆祥牺牲后,朝鲜松古洞村的老百姓绝食一顿,以示对他的哀悼和对美帝的抗议。朝鲜各界人士为他开了追悼会,并于朝鲜开城善竹桥附近为他立了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为表彰烈士为和平事业献身的精神,于1953年1月追认姚庆祥为一等功臣,并授予“和平战士”称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抗美援朝分会于1954年10月25日在他的家乡修建了“姚庆祥烈士祠”。

文/图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 、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推荐

黄岛公共自行车上路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黄岛区建设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工程,首批百辆自行车已经于5月底正式投入使用。首批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以唐岛湾为中心,共有9个站点。 &n...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