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望族周氏代表人物周如砥去世后皇帝赐墓,兵马俑陪葬
即墨有个村庄叫章嘉埠村,最初并不是这几个字,因为一个人文章写得太好,才把张家埠改成了章嘉埠,这个人叫周如砥。明清时期即墨出现了五大望族,分别是“周黄蓝杨郭”,周氏为五大望族之首,周如砥便是周氏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以文章闻名天下,还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右侍郎,有“天下士多出其门”的美誉。
入仕20多年,周如砥深得皇帝青睐,但因他主编教导宦官守法的教材触怒了太监们,不得不辞官还乡。去世后,万历皇帝谕赐墓地占地20余亩,内设兵马俑坑,豪华无比。虽然令人羡慕,但周如砥取得这些成绩并不容易,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本期《发现青岛》,就让我们跟随周氏家族的后人一起来了解周如砥的故事吧。
九岁时父母去世
在介绍周如砥之前,先给大家讲讲即墨周氏。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即墨周氏有“留村周”和“章嘉埠周”两大族群,他们同姓而不同宗。留村的周氏始祖相传于明初由河南汝南迁至即墨,主要代表人物是周鸿图、周鸿谟两兄弟。而段泊岚镇章嘉埠周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周如砥。周氏并不是天生就是望族,刚迁到即墨时他们主要以务农为主,经过了上百年的积淀,才等来这位改变家族命运的才子。
1550年,周如砥出生,字季平,号砺斋。他共有兄妹四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虽不富裕,但一家人互相关爱过得也很幸福。直到他9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接受不了这个噩耗不久也去世了。一眨眼,一个完整的家就只剩下四个孤苦伶仃的孩子。这时,伯父周民将他们领到自己家中。
明万历七年(1579年),周如砥和弟弟周如京同时考中举人,让一家人兴奋不已。可第二年,弟弟突然因病去世,这件事深深打击了周如砥。即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周氏修谱委员会副会长周家旭说:“父母早逝,弟弟也年轻就染病去世,这确实给他很大的打击。据史料记载,那时他整日抑郁,伯父周民为了让他尽快摆脱这种状况,专门在东瓦戈庄修建了房舍,让他在那潜心读书。工夫不负有心人,年复一年的刻苦攻读成就了周如砥,终于在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
在不幸的童年生活中,周如砥最大的快乐应该是和同伴黄嘉善一起上私塾的日子,黄嘉善我们此前已经做过相关报道,作为即墨黄家的代表人物,他官至兵部尚书。两人相差一岁,经常一起玩耍。作家贾云峰在《你不得不去即墨的50个理由》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当地有座城隍庙阴森可怕,很多大人都不敢半夜独自去,周如砥跟黄嘉善打赌:“你敢半夜一个人去给每个小鬼嘴里各放上一颗枣吗?”胆大的黄嘉善半夜真的去了,摸着青面獠牙的鬼头,往小鬼嘴里放枣。不料,一个小鬼突然开口说话:“我还要一个。”黄嘉善上去就是一个耳光,喝道:“大胆,你这馋鬼,为何还要?”鬼笑了,黄嘉善一听,才知道是周如砥在吓唬他。这个有意思的故事被大家口口相传,真假不好定论,但足见两个小孩都非同一般,一个胆大异常,一个则聪明非凡。
官居高位却不建府邸
古代科举考试异常严格,考中进士已经不容易,而在为数不多的进士中周如砥又脱颖而出,被选为庶吉士。这个职位至关重要,是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是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周如砥能当选为庶吉士,不仅因为他的科举成绩好,还因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周家旭介绍说:“应该说在即墨科举史上,周如砥的科举成绩是最好的。至于他的文章就更出名了,语言简烁深邃而活泼,诗词文章兼采众家之长而推陈出新,人们赞誉他‘若周彝商鼎\’。”
《山东通志》上有一句话可以说明他当时的文章影响力“如砥文章名天下”。因为他文章写得好,总是得到皇帝的表扬,他的家乡因此改了名,周家旭解释:“章嘉埠村原来其实叫‘张家埠\’,后来就是因为周如砥才改为章嘉埠的。”如今周如砥的主要著作,比如《青藜馆集》《青藜馆法帖》《周太史文集》《道德经集议》等仍然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之后周如砥又接连担任国子监司业、右赞善、左赞善、右中允、左中允等职位,而且多次参加会试阅卷,选拨了很多名士,因此才得到“天下士多出其门”的美誉。由此他仕途一帆风顺,直到成为国子监祭酒。周家旭介绍:“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明朝时这个官职一般不会满一年,而周如砥连任了两年多,后来他多次上书请退,才辞去职务。”
官大了,又是皇帝眼前的红人,经常被皇帝派到外地走访。明万历二十年、三十四年,周如砥曾经两次奉旨到山东、河南谕示藩王,各藩王为了能让他回去给自己美言几句,馈送不计其数,都被他回绝了。不仅如此,史料上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有一个督运指挥所运的粮食被水浸泡,他们得知当时的内阁大学士许文简与周如砥有师生之谊,就用千金为周如砥祝寿,请他代为说情,结果周如砥不但拒收钱财,还把他们痛斥了一顿。
或许有人会问,周如砥拒绝这些,会不会因为他已经官居高位,家里什么都不缺呢?这恰恰是让记者感到吃惊的地方,因为根本查不到他有官邸的任何信息。周家旭告诉记者:“他这一生都没有建官邸在京城,也没有别院,在京城做官时,他住的馆舍都是因闹鬼别人不敢去住的房子。”
怪不得周如砥的好友董其昌这样评价他:“其学以不欺,幽独为主,以简默坐忘为乐。不标名,不树异,视荣枯进退如四时寒暑之淡如也。”可见他为官的清廉,为人的胸襟。所以当时很多官吏士子都很敬佩他的品行,崇尚他的文章,纷纷慕名前去拜访……
伯母去世他守丧三年
记者越深入了解,越感到周如砥简直是个完美的人,有才、品行好、长相好(体貌丰隆,眉须清琇 ,目光炯炯无惰容。)更重要的是,他还极其孝顺。
前面我们说到周如砥的父母去世后,兄妹四人便跟着伯父周民。周民和妻子孙氏也有四个孩子,最大的才11岁,这次又收养了弟媳的四个孩子,家里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但孙氏性情温和,将弟媳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骨肉对待,衣服鞋帽都是她亲手做,绝不偏袒。周民本来有很好的科举入仕基础,也为了能扶持子侄成才而舍弃了名利,和妻子一起经营家业,辅导孩子们读书。八个孩子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周民的长子周如纶于万历四年考中进士,官至工部水都司主事;周如砥与弟弟周如京于万历七年同中举人;周民次子周如锦于万历二十八年成选贡,官至盐运司运判;周如砥长兄周如珠被授忠勇校尉、神机营把总……后人为了表彰周民,曾在即墨城里专门为其树立了一座“扶植犹子坊”。
进京为官后,周如砥很想念辛苦抚养自己长大的伯母孙氏,但因公务繁忙一直没能回去探望。1592年,他被派往河南公干,趁着这个机会终于回家探望了孙氏,没想到,这成为二人的最后一面。第二年,孙氏去世的消息便传到了京城。周如砥悲痛欲绝,马上上疏恳请皇上让其赴葬守制。
只可惜礼部的人认为他是给伯母守丧,并不是亲生母亲,此前并未有这样的先例就没有批准。两年后,周如砥再次上疏,这次得到允许后,他忙完会试阅卷便马上回到了即墨,为伯母守丧三年。
皇帝赐墓,占地20余亩
这就是周如砥,只要他认为对的,不论前面有多大困难都会咬牙挺过去,但也有让人无奈的时候。万历年间朝廷腐败,宦官们掌握着国家命脉,他们不仅干涉政事,还贪污敛财、祸乱朝廷。为了对宦官们加以约束,周如砥主编了教导宦官守法的教材,得到万历皇帝的大加赞赏,但这也彻底触怒了太监们。之后的事情可想而知,一个皇帝在强大的宦官势力面前,怎么能保得住周如砥呢?官场已成这个样子,周如砥不得不交上了辞职报告,带着全家人回到老家即墨,从此不再参与政事。
说到全家人,无非就是一家六口。周如砥一生没有妾媵,与元配张氏伉俪情深,生下三子一女。其中次子周燝娶了老朋友黄嘉善的女儿,周如砥与黄嘉善这对儿时的玩伴又成了儿女亲家。
周如砥的晚年还是比较安稳的,并没有受到疾病的折磨,他在1615年的12月21日,忽然端坐而逝,享年66岁。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为之惋惜,1617年,谕赐祭葬于即墨城北二里河南之阡(现解家营村村西),墓前树立神道碑和“大司成坊”。根据文物考古爱好者王保昕的回忆,周如砥墓园的豪华程度令人惊叹:墓园占地约20余亩,三面环水,杨柳沿河边分布,墓园四周松柏参天。墓园分北侧陵园区和南侧牌坊区。陵园区南北120米,东西60米,四周建有围墙,西南角建有看茔屋,坟冢位于陵园中间偏北位置,坟冢直径10米,外用三合土夯成。墓内有谕赐墓志铭,墓室内墙雕刻有牡丹、莲花灯彩色图案,墓内有兵马俑坑,兵、马、侍女等,都按真人比例用滑石精雕细刻制作,高约15厘米,阵营壮观,栩栩如生。陵园南侧为牌坊区,规模与陵园相当,建有石马、石人、石羊、大司成坊。前方沿河柳树密布,建有钓鱼台。
在周浩然烈士纪念园内摆放着几块周如砥墓园的砖块,原即墨市政协副主席、青岛市周浩然研究会副会长周法廉告诉记者:“它们又叫糯米砖,制作工艺复杂,先将沙从泥土中全部淘出,经过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再经细工磨边、雕刻等制成各种图案,镶嵌在墓内,头部镶牡丹图案,脚下镶莲花图案。”
可惜的是,石人、石马、牌坊等在1966年被毁坏,坟冢在1970年左右被毁坏。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描述来想象周如砥墓园的宏伟样子了。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新闻推荐
他,打造支行“风正气顺、方可远行”的工作氛围,提出了“善学、勤思、敏行”的工作理念;他,以增利润、促发展、控风险为目标,全面提升支行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贷款及小企业贷...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