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00岁石碑“串”起两地一家人,300岁石碑“串”起两地一家人

青岛早报 2013-05-11 04:00 大字

旅顺开发区3个村庄的700多名杜姓后人,在寻找老祖时挖出一块石碑,根据上面记载的内容一路找到了即墨。记者昨天从即墨杜氏族谱办公室了解到,经过查找,远在旅顺的700多名杜姓后人的老祖,果然在即墨鳌山卫高戈庄。据即墨相关文史专家称,在旅顺发现的即墨杜氏石碑,清晰地记录300年前即墨海沿海一带居民的流向,对研究即墨人文历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旅顺这700多名杜氏后人为了寻根,花费了6年多时间。”昨天上午,记者赶到即墨杜氏族谱编修办公室了解到,前不久,他们接待了几名来自旅顺的杜姓朋友,对方称,他们家住在旅顺开发区,那里有3个村庄,住着700多口杜氏后人,一直有一个身世之谜未解,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祖宗到底是从哪里搬来的。

前不久,旅顺杜氏家族在寻根编修家谱时,无意间在一农场院墙里发现了一块石碑。旅顺杜氏后代对碑文上的地址进行了详细考证,发现碑文上说的即墨县大任社高歌庄,就是现在的即墨市鳌山卫镇高戈庄,而宁海县旅安社涝洼屯港西岸就是现在的大连市旅顺开发区江西村。

据了解,300年前,即墨两个兄弟分别背井离乡,来到关东大地,分别在相隔不到1公里的地方落脚开始繁衍生息。300年过去了,两地杜家写着同一个杜家,但并不知道流着一个杜家的血。而旅顺开发区3个村庄的700多名杜氏后人的祖先都在即墨。

即墨杜氏家族后人杜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在编修族谱时发现,到了第九世的杜起昌后,即墨杜氏部分后人就不知道去向了。而旅顺的杜氏家族来寻根提供的相关资料,正好是即墨杜氏家族空白的地方。这对研究即墨杜氏人文走向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2000多亩鼠尾藻下月上餐桌,2000多亩鼠尾藻下月上餐桌

消失了10多年的鼠尾藻,如今又重新回到大海。记者昨天从即墨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今年首次在即墨鳌山卫神汤沟海域试种的2000多亩鼠尾藻喜获成功,将在6月初收获。当地老渔民称,10多年前,沿海一带的野生...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