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探访岛城首个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限期一个月出结果,已化解不少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和事老 笑称少活好几年

城市信报 2013-01-17 15:08 大字

镜头一: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恶性伤害案件,一名患者家属用水果刀致医务人员一死三伤……

镜头二:前不久,在四流南路附近一家大医院的道路两侧,有患者家属拉起横幅……

镜头三:为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2011年9月,即墨市在青岛市率先成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时间短 限期一个月出调解结果

2013年1月9日,在即墨市司法局一间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即墨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文简称即墨市医调委)主任修树旺。

据了解,济宁率先在省内引进第三方调解医患纠纷,2011年9月即墨市医调委正式成立,并设立在即墨市司法局,“我们是青岛市首家医疗纠纷专业调解机构。”修树旺说。

伴随着即墨市医调委的亮相,以保险公司为主的调解机制正式退出,这意味着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即墨走上了正轨。目前,即墨市医调委在即墨市人民医院和即墨市中医院设立了两个调解工作站。

修树旺是即墨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即墨市医调委组建后,他兼任主任,即墨市卫生局的1名科员兼任副主任,除此之外,即墨市医调委还有6名专职调解人员,“我们聘请的调解人员包括退休的医生、派出所所长、律师等。除了这些固定的工作人员,我们还组建了20人的医学专家和13人的法律专家咨询组。”修树旺说。

“以前,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以及提起诉讼是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方式。”即墨市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宋书斋说,自从有了医调委,医疗纠纷就有了第四个解决途径,而且逐渐被市民认可。

“出现纠纷,患者和医院进行协商,双方往往难以达成一致。做医疗鉴定或者走司法程序,耗费时间长、成本高。如果患者和医院双方同意找医调委,我们给出的调解限定时间为一个月,确保一个月内给出协调结果,如果还是无法达成一致,我们会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即墨市人民医院调解工作站调解员江美世说。申请医调委受理纠纷,双方不需要花一分钱,如果调解不成需要走法律途径,患者若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法律援助部门可以给患者家属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

按照规定,受理的医疗纠纷赔偿金额是有限制,原则上索赔金额在1万元以内的,由医患双方自行和解,1万元到15万元的,可选择调解或诉讼,15万元以上的应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再进入调解或诉讼程序。“这个规定没那么死板,如果金额差得不大,我们同样会受理。”修树旺说。

定责难 划分责任最耗时耗体力

修树旺说,“我们既不偏袒患者一方,也不会为院方找理由,我们要公平公正地划分医患责任。为了确保公平,如果一家医院出现医疗纠纷,那么这家医院的医生就不能参与,我们会邀请其他医院的专家参与,当然患者家属同样可以挑选专家。如果碰到的纠纷比较棘手,我们还会向青岛市医学会求助,请青岛市区大医院的专家过来判定。”修树旺说,专家判定责任时,会邀请医患双方代表坐在一起,“为一个问题争论上一两个小时的情况经常发生,划分责任是最耗时耗体力的。”

“2012年,我们共受理医疗纠纷案件58起,成功调解处理42起。”修树旺说,“平均每周受理一起医疗纠纷,不过大多是小纠纷,死亡案例比较少。”修树旺说。

2012年即墨市医调委的调解处理成功率是72% ,没有成功的那些原因何在?“2012年的案件中,涉案标的额为700余万元,这是患者家属要求索赔的总额,但划分责任后实际赔偿额远远没有那么多 。有的患者家属认为调解后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赔偿金额,就不再选择第三方调解,我们只能建议他们走司法程序,也有的纠纷在划分责任后患者家属觉得自己理亏,主动放弃调解。”

“干这个工作能少活好几年”

2012年初,即墨的一位村民突然胃疼,家人把他送到即墨一家大医院,诊断后,医生为他注射了治疗胃病的一剂药物,然而注射两个小时后,这位患者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随后家属不断来医院,希望为死去的家人讨一个公道。

同年,一位即墨人将自己的父亲送到医院进行精神治疗,并与医院口头协议“老人由家人陪护”。谁知老人趁身边没人,一声招呼不打就离开医院,一个月后,老人在一条河边被找到了,并且已经停止了呼吸。家属认为医院要负全责,医院则认为患者不要求院方陪护,院方不应负责,为此,老人家属与医院彻底闹僵了,甚至动了手。

“这两件纠纷持续时间很长,把医院难住了,最终我们医调委出面了。”修树旺说。“最终这两件纠纷都被我们成功调解,因注射死亡的患者家属获赔十几万元,在河边死亡的老人的家属获赔3万元。”修树旺笑称,这份工作不轻松,“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既要顾及患者家属的心情,又要保证公平公正,干这工作身心挺累,能少活好几年。”

年龄大

最老的调解员已74岁

江美世是即墨市医调委的调解员,已经57岁的她说,“我的同事江敦禄以前是即墨市很著名的医生,今年已经74岁了,是我们医调委里年龄最大的,老爷子人很耿直,在各个科室都干过,栾老师从事过法律方面的工作,今年已经67岁了。”

“一般发生医疗纠纷,尤其是那些牵扯到死亡的事件,患者家属的情绪肯定会很激动,作为调解人员,我们得理解他们的心情。”江美世说。然而,难免有个别家属会把对医院的气撒到调解员身上,“前段时间,产妇在医院生孩子,孩子死亡,产妇的父亲和弟弟在我们办公室里朝我们拍桌子。”办公室的调解员全是老人,默默听完对方的谩骂和指责,“火发完后,我们就得跟他们讲道理,告诉他们朝我们发脾气是不对的,有人不相信我们是第三方调解机构,我们就会把聘书拿给他看,我们的聘书一直放在办公室里。”

“脾气不好、性子太急的人,做不了这份工作,有棱角的人干了这份工作后,也能磨得没脾气了。”江美世开玩笑地说。本来退休后可以回家享清福的江美世却选择了当医疗纠纷的调解员,看着医闹事件在逐渐减少,江美世觉得自己的工作挺有价值。

声音多

医院医务科能松口气了

医院

医务科解放了

“医院出现问题,我们会直接面对,回避是错误的,对医院没有任何好处。”即墨市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宋书斋说。

“医患出现纠纷,有的患者家属会和医护人员产生直接冲突,矛盾很尖锐。在之前 ,我们医务科几乎每天都闲不下来,有的患者家属天天到医院来找。”宋书斋说,以前 ,医务科几乎成了患者家属接待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如果是医务人员的问题,医院是不会偏袒的,但是患者家属往往不信任医院,认为医院在袒护医务人员,因此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第三方调解机构出现后,医院的医务科可算是解放了,“即墨市医调委给我们帮了大忙。”宋书斋说,“大多数是患者家属信任医调委,医调委可以缓解双方的矛盾,让医患矛盾不再那么尖锐 ,避免了直接冲突,现在恶性事件少了。”即墨市医调委的介入让医务科的工作人员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现在我们可以有时间去抓医疗质量和安全了。”

患者家属

看到一丝光明

“出了医疗事故后,有的医院的态度让人无法接受,这就难以达成和解,做鉴定走司法程序,不仅耗时耗体力,最终能不能让我们满意还是问题。另外,我们不懂医学,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医生的解释我们怎么能相信?我们需要有个说理的地方,所以我认为医疗第三方调解机构可以推广,让患者家属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看到一丝光明,遇到纠纷时我们可以走一条简单快捷的路。”患者家属李先生说。

政协委员

可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政协委员张丕兴曾在市两会期间提交关于建立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制度的提案,身为医生的张丕兴认为,引入第三方调解机构可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事故一旦发生,医患之间产生纠纷,首先容易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医院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此外,患者家属不信任医院。引入医调委,医院可以把纠纷交给第三方处理,患者家属也更信任医院之外的中立的第三方,对双方而言都有好处。”张丕兴说。

即墨市卫生局

提供智力支持

即墨市医调委能够成立并运作,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除了司法部门外,即墨市卫生局的作用不可或缺。即墨市卫生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墨市卫生局的主要作用是给即墨市医调委提供医学方面的智力支持。

青岛市卫生局

要推广需多部门配合

继即墨试点之后,今年1月9日,黄岛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正式启动,那么青岛市何时会推广这一模式?早在2011年,青岛市卫生局透露将在当年6月底在全国范围内成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但目前仍未实施。

1月14日,记者咨询了青岛市卫生局相关人员,对方表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的成立,需要协调卫生、司法、公安等多个部门,由于涉及部门众多,需要协调后才能实施,同时需要结合区市试点后进行调研,因此在全市范围推广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的时间表还未制出。 记者 纪国亮

新闻推荐

交1200元包戒烟这事靠不靠谱?悬!

随着戒烟呼声越来越高,青岛的戒烟产品也越来越多,口香糖戒烟、鼻贴戒烟、药物戒烟等方法层出不穷,最近又出现一种激光戒烟的会所,号称交上1200元,一个星期内保证戒烟,并且可以...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