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母亲河 对所有污染说“不”,为了母亲河 对所有污染说“不”
新闻核心
尽管天寒地冻,但走上蓄水大坝,驻足远眺莱西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雄伟堪如洞庭;波平如镜,冰清玉洁,姣容可比西子……
顺着大沽河自北向南走,这样天人合一、生态休闲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为了让母亲河的水更清、河更绿、景更美,历代的两岸人民做出了很多努力,“宁肯少招几个大项目,也决不能给大沽河带来一点污染,绝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庄严的承诺与悉心的爱护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福祉,生态高效农业、生态田园旅游等已蔚然成风。当下,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集中清运工程也已全面开工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岸人民自觉爱护、有序行动下,大沽河沿岸的环境将越变越好。
探访一
莱西产芝水库
保护区内拒批污染项目
记者首先驱车来到地处大沽河青岛流域最北端的莱西段,驶出莱西城区不远处,就听到了汩汩的水流声。再走近看,只见地平线上出现一片一望无际的水面,这正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水库——产芝水库,也是大沽河青岛流域的源头。产芝水库管理局工会主席吕文豹介绍,产芝水库兴建于1958年,流域面积879平方公里,最大水域面积56平方公里,最大库容量达4.02亿立方米,是莱西市和青岛市城区重要的水源地。其中,每年向青岛供水2500万立方米。产芝水库的水达到一类标准,为了保证源水洁净,从1983年开始,投资4000万元修建了一条长近50公里的输水暗渠,这条全封闭的地下供水管道从产芝水库一直延伸到即墨市移风店的自来水厂,然后入青。
有水就有灵气。莱西市城区所在地为水集镇,顾名思义,水集是水汇集的地方,因为它水源丰富,降雨量充沛。莱西境内的产芝、北墅、高格庄3座大中型水库和大沽河、小沽河、洙河、五沽河4条主要河流以及城内的月湖公园,每每让人领略到湖水环绕、鱼翔浅底、垂柳婀娜、楼榭亭阁的北方江南山水美景。3万多亩生态湿地,绿草如茵,还吸引着白鹭等30多种水鸟在此栖息。
清澈的大沽河,浸透着莱西人艰辛的汗水。位于产芝水库上游的马连庄镇为保障产芝水库上游水资源不受污染,镇政府引导农民确立环保意识,发展生态农业,还在大沽河畔造林5000多亩……为了保持水质的洁净,莱西人对污染企业亮起了红灯,莱西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凡是可能对大沽河造成污染的项目,即使经济效益再好,也一律不批,绝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通过行政审批联合把关,实行环保第一审批和一票否决,近年来共拒批可能对水源地造成污染的印染、化工等项目30多个,尤其是产芝水库饮用水源地采取了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一律严禁建设工业污染项目,至今库区30多个村庄没有建设一个可能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
不仅是从审批源头上把关,莱西市还斥巨资治理水污染。近年来,累计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和大沽河水源保护的资金达6亿多元,先后建成了总规模8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姜山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等,以及投资1.5亿元实施了日处理10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满足了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强城市排污管网配套工程建设,每年从财政拿出8000余万元投入环保配套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其中实施城区污水管网系统改造、配套工程就达100余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探访二
即墨移风店镇
植树护河换高效农业
走在去移风店镇的路上,看到的是成片的蔬菜大棚和繁忙的市场交易景象。你可能不会想到,经过的土地下面是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多年来,移风店人民为青岛市城市供水作出了巨大贡献。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青岛市用水最紧张的时期,移风店人民就曾家家户户打井取水,再通过这些管网将水输送到青岛市区。
移风店镇党委书记黄迪川告诉我们,为了保护水源该镇只能发展农业经济,镇上有限的几家工厂多年前就已集中搬到离水源地最远的地区,但移风店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却从未消失过。他们因地制宜,千方百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大沽河流域范围内耕地面积1.4万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2万亩,果树0.1万亩。移风蔬菜批发市场每年都把上百万吨蔬菜销往全国各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5年前的4500元提高到10447元。
移风店人民爱护 “母亲河”,“母亲河”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享不尽的财富。记者驱车行驶在移风店镇大沽河的堤坝上,两岸茂密的生态防护林几欲遮人眼,一眼望不到尽头,恍如来到了八大关景区。即墨移风镇大沽河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于山介绍,河中常年碧波涟漪,河岸绿树幽幽,景色古朴自然,置身其中,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你们要是夏秋季节来看,就更浓更茂密了。特别是前面黄戈庄村那片儿刺槐林,将近两千亩。”于山说。
除了刺槐林,移风店还有李家庄千亩板栗园、张家村西的 “挂甲树”——一株历经1340多年风雨沧桑的酸枣树,如今依然枝叶茂盛,郁郁葱葱。
“从堤前村至黄戈庄村这段,也是我们大沽河保护治理的启动段,两侧有保护完好的原始古槐林以及上百年的古橡树、朴树,堤坝按1:10放坡建设,一点都不会破坏这些树林。还规划对古槐树林等历史生态古迹进行保护性开发,配套旅游车停车场、安全岛等基础设施。”黄迪川说。
探访三
胶州胶东镇
告别垃圾还河岸清洁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这是当下许多农村面临的“尴尬”现实,且不少地区有愈演愈烈之势,出现“垃圾围村”局面。可记者在紧贴着大沽河沿岸的胶州市胶东镇大店村采访时,见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光景:街道宽阔整洁,几乎见不到任何随意丢弃的垃圾,取而代之的是村里大道两旁摆放的垃圾桶。
“村里有个小池塘,原先被当做露天垃圾场。”大店村的姜师傅说,虽然环境差一些,但只要离池塘远一点,还能凑合。就是夏天最难熬,垃圾遍地,而且很多直接在太阳下暴晒,苍蝇蚊子到处都是。“去年全村每条巷子里都摆上垃圾桶了,大家出门随手就可以把垃圾全部丢到垃圾桶里,比以前方便多了,环境也好了,这是一件大好事,现在你看,村里多敞亮。”而在胶北镇东赵家庄,为了彻底改变“脏乱差”,村内统一设置了20个垃圾桶。“村里还专门雇了4名保洁员,每天及时清理垃圾桶,这就避免垃圾桶成为二次污染源,更加避免垃圾桶成为 ‘摆设\’。”村党支部书记李林高说,为了存放处理这些垃圾,村里还新建了5处垃圾处理池。“家里家外干净了,看着也舒服,也大大提升了我们招商引资的硬件水平。”
胶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在市级层面,胶州市投资700万元建设了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在镇级层面,为13个镇配备了垃圾运输车,并建立起专门的垃圾清运队伍;在村级层面,坚持先硬化、绿化,再净化的原则,在前期完成街道硬化的基础上,引导村庄配备垃圾池和垃圾桶;在户级层面,鼓励采取“户集户清”的做法,按照“谁家门前谁管理”的原则,将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落实到每户村民。目前胶州购买了6部压缩式垃圾车和1.3万个垃圾桶,实现营海、胶东、马店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并将51个镇驻地中心村纳入统一清运、统一处理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光胶州,大沽河沿岸的莱西、平度、即墨、城阳也都已展开了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集中清运的行动。
【访谈】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为了保护大沽河的生态环境,青岛市在沿岸工业发展、农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哪些新的规划和部署呢?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顾洪军接受采访时指出,大沽河沿岸将采取“留大并小、强化管理、污染防治”等策略,统筹流域工业发展,此外还将整合村庄资源,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大沽河流域村庄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工业发展“留大并小”
大沽河建设中,将采取“留大并小、强化管理、污染防治”等策略,统筹流域工业发展。其中留大并小策略指将保留干流沿线对现代农业发展和矿产资源开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店埠镇、仁兆镇、南村镇、李哥庄镇、南墅镇等镇区工业园,其它村镇工业园内企业,将加快向邻近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搬迁、集聚。强化管理策略指将引导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严格禁止污染企业进入流域范围内的工业园区。污染防治策略指将加强园区污水处理厂及生态治污湿地的建设,消除工业生产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青岛市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流域内主要产业园区分别有所定位,其中河套出口加工区定位为出口加工产业;胶州湾产业新区、胶州省级经济开发区、莱西省级经济开发区定位为先进制造业;李哥庄镇工业园、平度平南工业新区、仁兆镇工业园、店埠镇工业园定位为果蔬食品加工区;南墅镇工业园定位为矿业资源加工。
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而在农业及农村发展上,根据规划,大沽河建设将整合村庄资源,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快推进流域的新农村建设,促进大沽河流域村庄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村庄整合将综合考虑城区和镇区周边村庄、干流沿岸村庄、流域内其它村庄;鼓励城区和镇区周边村庄人口向城市镇区集中;积极推进干流沿岸村庄迁并整合,集中建设中心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综合考虑流域内其它村庄各方面因素,按照“1+X”(一个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几个村庄)的思路,强化中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并适时以中心村为核心,整合周边村庄。
农业污染防治将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建立合理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和技术指导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将重点在大沽河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村镇,建设组团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统一模式。根据垃圾产量,配置垃圾转运处理设施,村配置垃圾桶,镇设置垃圾中转站,有条件的镇建设生活垃圾堆肥厂,市建垃圾填埋厂/焚烧厂,选址应在大沽河沿岸1公里范围外。
市林业局:
“一面一轴三带四区八园”
在生态保护上,市林业局副局长胡晓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根据《青岛市大沽河流域保护与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规划提出了“一面、一轴、三带、四区、八园”的布局。
“一面”,即沽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将大沽河流域北墅水库、黄同水库、尹府水库和产芝水库上游区域,划定为重点水源涵养区,开展中幼林抚育、残次林改造、疏林地补植和宜林地无立木林地新造林工程。同时,建设大沽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工程。
“一轴”,即沽河生态绿轴(景观轴线),主要包括三部分:水岸带湿地修复工程 (大沽河支流河岔口湿地修复工程)、生态岛建设工程、滩地湿地修复工程。
“三带”,即堤防绿道生态游览带、生态基干林带、生态保护控制带。其中,将在堤顶公路两侧缓坡上建设以乔木林为主的堤防绿道生态游览带,使之成为青岛市的南北骨干“绿道”,估算总长度400公里;在堤防工程外侧建设200米宽的基干林带,莱西湖外建设500米宽的基干林带。
“四区”,即在大沽河的上游和下游建设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2处市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莱西湖自然保护区、大沽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北墅自然保护区以及棘洪滩水源地保护区。
“八园”,即利用大沽河和小沽河自然景观资源,建设8处湿地公园或生态公园,分别包括少海国家湿地公园、桃源河湿地公园、大沽河鸟岛湿地公园、七级流浩生态公园、沽河岔口湿地公园、移风店槐香生态公园、水集湿地公园、小沽河湿地公园。
结束语
农历壬辰年正月十七,是时光之河中水滴一样平凡的日子,但又必将是一个被历史深深铭记的时刻。因为这一天,对青岛城市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大沽河治理工程破土动工。本报也随之启动大沽河探访之旅,顺着大沽河自北向南一路走访,我们看到了树木成荫、稻谷满仓、果蔬飘香,更看到一个个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的拔地而起,一座座充满勃勃生机的小城镇经济的崛起,这是“母亲河”大沽河带给两岸乃至全市人民的莫大福祉。
当然,我们也看到,大沽河现状堤岸防洪能力仍较低,堤防建设标准亟待提高;河干流上,现有拦河闸坝有限,所拦蓄的水量尚不能满足两岸农业生产的需求,沿岸村民增建拦水设施的意愿非常强烈;干流沿岸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影响了大沽河流域的整体发展、空间体系组织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流域范围内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等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刚刚起步,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
大沽河流域覆盖青岛近一半的市域面积,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我们没有理由不爱护好这条母亲河,使其真正展现魅力,真正造福一方。如今,大沽河综合治理大幕已拉开,三五年后,我们一定能看到一条“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大沽河。
本版撰稿 记者 孙静芳 臧旭平
摄影 记者 王建亮
新闻推荐
早报讯 记者昨天从即墨相关部门获悉,总投资4.67亿元的烟青路综合整治工程,将于本月底正式启动。工程南起城阳界、北至营上二级站,全长12.5公里,这次改造将对主路面、地下管线、绿化亮化设施等进行高标...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