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聋哑儿告别“无声”世界,让聋哑儿告别“无声”世界

老年生活报 2010-07-02 04:37 大字

[摘要]七旬老党员15年自费20余万元研制助听器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近日,当记者走进即墨市特殊教育中心时,真不敢相信这样动听美妙的歌声竟出自一群患重度听障的儿童之口。而这一奇迹的谛造者,正是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修翔凤。他自费20余万元,用了近15年时间,发明出了“骨导助听器”,让这些重度听障儿童奇迹般重新回到了 “有声”世界中。即墨市关工委和慈善总会先后出资 60万元,为听障学生配备了“骨导助听器”,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老有所为 感悟爱的启迪

修翔凤曾任即墨县科委副主任,他在一份材料上获悉,全国有2700万聋哑人,仅在即墨,就有2600余人。

“有一次,我在聋哑学校搞调研,看到一个个聋哑学生,眼睛同样清澈明亮,神态同样活泼可爱,惟独耳朵听不到声音,嘴巴讲不出话,让我感触很深,一个科技人员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修翔凤说,从那以后,他决心一定要用科技拯救这些孩子,让聋哑娃能够开口说话。

“音乐大师肖邦晚年因耳聋厉害,他就用牙齿咬着一根筷子顶在钢琴的外壳上,边弹奏、边聆听,谱写乐章,肖邦正是采用的骨传导,将声音通过头颅骨传递给大脑的听神经。 ”这个启示让修翔凤豁然开朗,奠定了他研制“骨导助听技术”的信心。

潜心研制 获得发明专利

1996年,退休后的修翔凤开始了“骨导助听器”的研制。为学医求教,修翔凤到北京拜访过医学专家;为弄通聋儿培训,他到上海叩门拜见过语训老师。靠自费和借款,他投入20余万元通宵达旦搞试验,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刻,他竟然把老伴的结婚戒指也卖掉了。由于常年熬夜、缺乏睡眠,他的头发一片片斑脱了,还患上了胃炎、腰腿痛等疾病。

功夫不负有心人,修翔凤发明的“骨传导助听器”经过上百次试验试听后研制成功,在60名聋哑儿童中测试,实际有效率达到了100%,并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证书。

“我进行这项研究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让更多的特殊孩子,寻找回本应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 ”修翔凤说。

记者 安娜 张磊

新闻推荐

“十二五”:青岛人均寿命有望超82岁,“十二五”:青岛人均寿命有望超82岁

本报讯 2011年青岛市人均期望寿命有望达到82岁以上;2011年在农村卫生室推广使用基本药物;逐步提高基本药物在公立医院的使用比例……记者日前从2011年青岛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青岛...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