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路 沧口工业区的变迁

半岛都市报 2021-12-14 01:28 大字

沧口火车站,建于1899年,1901年开通。胶济铁路通车运营后,位于下街的沧口火车站随之便成为过往商客汇聚、水陆货物在此装卸转运的繁盛之地,沧口随之迅猛发展。本已颇为繁忙的沧口下街向东扩展,形成一条和沧口火车站铁路线平行的、更为繁华的沧口大马路,它1921年应运而生,即今天的四流中路。沧口因胶济铁路,成为工业重镇,成为以纺织业为特色的工业区。

商业与工业在四流中路为沧口带来人流物流。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马路上相继成立了华新、宝来、钟渊、富士等4处纱厂和四方机厂沧口分厂,使沧口逐渐发展成为以纺织业为主的工业特色区。

国棉六厂厂址在四流中路46号。它的前身是“日本钟渊纺绩株式会社”在青岛开设的工厂,厂址建于旧时沧口街南侧,因地势较高,老百姓叫“南山”,西临胶州湾,靠近胶济铁路。国棉六厂虽然消逝了,但顽强地停留在老沧口的记忆之中。老厂房加以改造,毕竟留存下来了,保留青岛历史中的工业遗存,就是保护城市的文脉。

国棉七厂厂址在四流中路187号。它的前身是“日本富士瓦斯纺绩株式会社青岛工厂”,厂址在营子村南,西临胶济铁路。1921年10月建厂,1927年3月开工投产。2007年,在厂址建成翠海依居住宅小区。

国棉八厂厂址在李沧区沔阳路1号。它的前身是“同兴纺绩株式会社青岛工厂”,建于营子村和板桥坊村西南海边。1935年7月始建,1936年10月开工投产。沿着四流中路向北走,穿过一处铁路桥洞来到沔阳路上,就能抵达国棉八厂原址。厂址现在是远东海岸华府,一个大型滨海居住区。这个小区里的居民,站在窗台远眺胶州湾,会想到以前这里是机器轰鸣的国棉八厂吗?

国棉九厂的厂址在永平路2号,前身是华新纱厂。但这里先要介绍一下宝来纱厂。日本人建的宝来纱厂位于振华路52号。宝来纱厂与周氏家族在青岛开办的华新纱厂,仅有一墙之隔,1938年1月青岛沦陷后,宝来纱厂强购了华新纱厂,由日本合并经营。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厂被中国纺织公司青岛分公司接收,后由原华新纱厂经理周志俊赎回自营。新的华新纱厂诞生后,宝来的历史就结束了。1967年,华新改为青岛国棉九厂。国棉九厂位于永平路、四流中路和太原路的三岔路口。希望留住周氏家族华新纱厂在青岛的遗存。

这些纱厂是沧口繁华的标志。大马路上商店、工厂密集。

沧台路与四流中路并驾齐驱。沧台路北端有青岛橡胶厂,以生产黄海牌轮胎闻名。

1949年6月,青岛解放,青岛橡胶厂由青岛市军管会接管,工厂利用较短的时间恢复了生产。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国家重点工业转入战时轨道,青岛橡胶厂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轮胎厂研制生产出了飞机轮胎,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亲临视察该厂。

2012年,黄海橡胶在沧口的历史结束了,整体搬迁到城阳棘洪滩。

沧台路南端还有沧口工人俱乐部,与位于升平路40号的沧口剧院,一起为沧口带来文艺的气息。工人俱乐部于1951年5月1日成立,原名沧口纺织工人俱乐部。1977年改名为沧口工人俱乐部,内有图书阅览室、讲座室、服务部、旱冰场等,1978年组建沧口地区职工业余艺术团,常年举办文艺学习班和摄影、书法、美术等展览。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荡起双桨,伴随着文艺的春风,走进改革开放新时代。经过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目睹沧口变得越来越美。当年出入沧口工人俱乐部的工人,意气风发,如今也变成了两鬓飞霜的老人。阔别沧口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人,故地重游,看到沧口工人俱乐部,回忆起青春年华,内心百感交集。

沧台路与金水路高架桥垂直,金水路高架桥东西延伸,立交桥凌空飞过;南北向的沧台路,有点冷清。在时代的演进路径中,下街的商业地位和交通要道地位都已经被替代。下街成了居民区和生活区。

下街经历沧桑巨变,唯有那个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桥洞子没有变,犹如深邃的眼睛,凝视着胶州湾的水云……

新闻推荐

网约车司机突晕倒 机场员工紧急救援

/ 相关新闻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