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义务接生3000多个娃 胶州102岁孙鲍氏:争取活成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

青岛晚报 2021-10-14 09:48 大字

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王家村,有一位被村里人亲切地称呼为“喜奶奶”的老人,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大老远跟她打招呼,因为这个人和村里的每家每户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她就是102岁的孙鲍氏。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给村民接生,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正式“退休”,40多年里,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来找她接生,前前后后由她接生的孩子达3000余人。

现场年过期颐身体仍硬朗

记者来到王家村村委,在蔡家新村王家村网格书记王吉才的带领下,来到孙鲍氏老人家中。只见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炕上,尽管已经百岁高龄,但身体仍旧很硬朗。见到家里来了客人,老人赶紧找出梳子,整理一下头发。虽然耳朵有点背,视力也有所下降,但王吉才一开口,老人马上说出人的名字。“吉才啊,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孙鲍氏老人拉住王吉才的手聊起了家常。

“别看老人已经102岁了,身体可结实着呢,没事推着小车走东家串西家,有时还去赶大集。”王吉才介绍,老人性格随和胃口好,平常闲不住,一日三餐不挑食,比较喜欢面食,年轻时爱吃肉,随着年纪增长,馒头和稀饭是她每顿饭的必备食品。另外,老人做了一辈子“接生婆”,迎接了许多新生命,因此心态很好,也许这就是老人长寿的秘诀。

讲述40余年接生3000多人

孙鲍氏的二儿子孙友吉今年68岁,他大哥已经79岁,父亲30多岁因病去世,那时他才刚记事,大哥比他大11岁,母亲独自拉扯他和哥哥长大。在上世纪50年代,村上推荐年轻的女性去公社医院学习“接生”,母亲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此后,母亲便成为村里的“接生婆”。待产孕妇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母亲有时到了村民家中,可孕妇还不到生产的时候,便再返回家中,忙完家中的事情,再次回到待产孕妇家,有时这样来来回回五六次。

“我母亲最忙的时候一天接生四五个孩子,往往是这一家还没生下来,另一家人就跑过来等着她。等这家生下来,甚至来不及看看孩子啥模样,拔脚就跟着另一家人走了。”孙友吉告诉记者,接生这个活是从来没有准点的,大半夜有了情况也要去,刮风下雨也得走,有时候还要去邻村接生。为了赶时间,母亲往往走路况不好的近路,如果是雨天深一脚浅一脚,会溅得满身都是雨水污泥,到达时早已变成“泥人”。“附近十里八村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都是母亲帮着免费接生的,40多年接生3000多人。”

感动村委安排专人长期上门服务

“我的儿子就是老人帮着接生的,一有空我就会上门去看看,我们全家一直都很感激她。”在村里,记者遇见刚干完农活的张民本的妻子,一说起孙奶奶当年接生的事,她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进步,现在村里的孕妇都选择去正规医院生产。尽管村里不再需要“接生婆”,但邻里乡亲永远忘不了孙鲍氏老人的好。平常老人在村里溜达,谁碰到了都会邀请老人到家里喝杯茶,聊聊家常,碰到饭点还留老人在家吃饭。

“考虑到老人身体和家庭状况,我们村委为老人定制了爱心‘套餐’。”王吉才说。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孙鲍氏老人的两个儿子、儿媳年事已高,孙子、孙女都常年在外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村里不仅为老人提供爱心午餐,还安排两个护工隔三差五陪伴老人,逢年过节他自掏腰包前来慰问,让老人充分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更好地安享晚年。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后辈都很孝顺,还有人经常来看望我,每个月政府还给发补贴,这都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我要争取活成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孙鲍氏老人乐呵呵地说。

胶州百岁老人有79人

据胶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汪磊介绍,目前,胶州百岁以上老人有79人。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600元高龄补贴;每人每年150元体检补助;每年享受意外伤害险。其中,男性百岁老人15人,女性百岁老人64人,年龄最大的是九龙街道办王家村的范周氏,今年已经106岁高龄。

另外,胶州市户籍2021年12月31日前满80周岁或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申请体检补助。8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补助由胶州市民政局统一拨付至各镇(街道),各镇(街道)将在重阳节前全部发放到老人账户。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马丙政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救人小伙获评“最美胶州人”

早报10月8日讯9月21日中秋节下午,胶州市铺集镇盛家庄村19岁的赵汉语发现有少年滑入胶河后,第一个跳入水中救人。随后,连同赵...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