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日晒海盐,留住味觉里的乡愁 专访青岛东风盐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志钦

半岛都市报 2021-04-16 02:25 大字

青岛东风盐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志钦。

海若”牌天然日晒海盐。百味盐为先,靠海吃海的青岛人对海盐有种天然的亲切感。在海盐盛产的年代,位于胶州湾畔的青岛东风盐场,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如今,这家曾经全国闻名的海盐生产机械化样板场,选择“返璞归真”,摒弃机械化,用最天然原始的古法滩晒工艺,转型生产高端食用盐。和盐打了几十年交道,青岛东风盐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志钦告诉记者,这种“不计成本”的坚持,不仅仅是为了保留一份记忆,更是为了留住青岛海盐那份独特的味道和营养。

坚持古法滩晒工艺,

保留食盐天然纯净

在城阳红岛绿洲湿地公园的南侧,至今保留着一片盐滩,这里是原青岛东风盐场第三工区。上个世纪80年代,东风盐场是国内闻名的海盐生产机械化样板场,最高年产海盐20多万吨,盐场生产的大粒盐,经过精加工后,就是市场上畅销的“葵花牌”“雪花牌”餐桌盐。

小山一样的盐垛,整齐排列的盐池,白花花的食用盐……如今的盐滩虽然没有了昔日的喧嚣与忙碌,但给人一种别样的沉静之美。“现在整个盐场只有一台机械化设备,就是专门运送大盐袋的电动叉子车。”刘志钦说,相较于井盐和矿盐,海盐的生产本就耗时费力,而选择古法滩晒工艺,则是更加需要时间和耐心,目前全国还在坚持这种生产工艺的盐场,只有三家。

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自动化、智能化时代,选择“去机械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刘志钦有他的道理,“这种生产方式虽然慢一点,但能保留住食盐的天然纯净,现在居民生活水平高了,高品质的东西不愁没有市场。”刘志钦介绍,从2017年开始,在保留原盐生产的基础上,青岛东风盐场联合青岛盐海制盐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研发出“海若”牌海盐。几年来,这款新产品正逐步打开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严苛把关每道工序,

用心成就舌尖美味

“青岛人都知道红岛海鲜好吃,是因为胶州湾滩涂肥沃,水质优良。实际上,海盐的生产与水质也是分不开的。”刘志钦介绍,海盐的生产工艺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个大步骤。所谓纳潮,就是要将优质高浓度的海水,通过潜卤泵引入储水库中。“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我们一般选择在农历新年左右进行大规模的纳潮,这是一年当中海水最干净,水质最好的时候。”

制卤过程盐场则充分利用了水生生态系统来解决卤水的净化问题。原料海水进入滩田后,经过十余个步骤的自然晾晒和沉淀过滤,完成卤水的物理净化。古法滩晒工艺讲究“日晒日收”,在东风盐区,盐工们一般从凌晨一两点钟开始收盐,一直忙碌到早晨,而且夜间收盐不能开灯,全凭盐工们的熟练配合。“如果开灯会招来小飞虫,影响盐的质量。”刘志钦说,正是每一道工序的严苛把关,才最终成就了绿色天然的“海若”食盐。

“市面上的食盐种类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井盐、矿盐、海盐,同样是海盐,也分再制盐、粉碎洗涤盐和天然日晒海盐。”刘志钦介绍,天然日晒海盐的最大不同是,原盐不需要经过任何化学加工及物理粉碎,只需要把水分烘干到一定程度,再上筛分机筛出不同大小的颗粒,就可以上市了。“这个过程不会造成微量元素的损失,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盐的营养。”

用等待海水结晶成盐的耐心,打磨绿色天然的产品。“期待着我们的‘海若’牌能走进千家万户的厨房,把这份来自大海的天然馈赠分享给更多人。”刘志钦说。

文/胡蕾

青岛东风盐业发展有限公司(原青岛东风盐场)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岙东路与河东路交界处

联系电话:18553229832黄经理

新闻推荐

月春风送春盐 海盐的前世今生

工人师傅统一用力、排列整齐推盐,看似简单实则是个技术活。◥徐奎鹏展示测量卤水盐度的玻璃浮记,这是制卤过程的“利器”...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