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条银条不如大相家的粉条

青岛早报 2021-02-08 05:56 大字

过年喽!家家户户都在忙年,你家的年货置办好了吗?在青岛人的年货中,总少不了“红薯粉条”。胶州洋河镇大相家村加工红薯粉条的历史已经有200多年,是远近闻名的“粉条村”,每年冬季,都是大相家村的粉条加工季,村民们凭着祖传的30多道粉条加工手艺,年前两个月里能加工出百万斤粉条,并销往全国各地,让红薯粉条成为村民冬闲增收的 “金条条”。今年46岁的村民相武从事传统粉条加工已有20余年,凭借这把粉条闯出一条致富路,年收入达10多万元。

制作工艺传承200多年

“大相家粉条主要以红薯粉条为主,传承200多年的古法制作工艺,手工制作、久沸不腻、晶莹剔透、营养丰富、味美可口。 ”据相武介绍,每年从10月开始,他就为加工粉条做准备,先将收获的地瓜粉碎,掺加适量绿豆和豌豆,把浆水引入大瓮中沉淀发酵,经过8至16个小时,把上层的渣去掉,底下沉淀的淀粉流入小盆沉淀,用小箩过筛一遍。再经过撇浆、兑浆,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提炼完成淀粉放进面布兜子里淋水再晒干,淀粉这才制作完成,接下来就等着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开始开足马力加工粉条。

“普通粉条都是采用机械制作,中间缺少手工环节,而传统大相家粉条坚持纯手工制作,自然上冻,受冻均匀,做出的粉条筋道,口感特别好。 ”相武说,做粉条时,和面要三四个人手持木棍在周边搅拌半小时,再将和好的面团放进漏粉机里,漏出均匀粗细的粉。经过热水煮熟后,紧接着用筷子将煮熟的粉条拨进凉水冷却,就成了晶莹剔透的粉条,然后将粉条穿在竹竿上控水。

大相家粉条久负盛名

粉条做好后,控水冷冻的过程也很讲究。据介绍,冷冻粉条的温度不宜过低,以零下2到3摄氏度为宜。把刚控好水的粉条整齐地摆进事先搭好的 “粉洞子”。如果温度太低,还要在“粉洞里”点上柴火升温,防止粉条因温度过低被冻裂。经过一个晚上的冰冻,将粉条里的水分都冻了出来,用木棍在粉条上用力捶打,名为“捶粉”,捶掉粉条的冰后,用五六十摄氏度温水清洗掉残余冰碴,拿到室外经过六七个小时晾晒,晒干后才是最终的粉条成品。通常100斤红薯淀粉里面掺上3斤豌豆面,可加工出60斤粉条。

“制作手工粉条效益很好,就是人工费用高,除去各项费用,一季收入10多万元不成问题。 ”相武说,大相家粉条不仅在岛城久负盛名,省内也有较高知名度,每斤粉条售价在15元左右。为了将粉条产业做大,他还成立大相家粉条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将粉条销售到各地。

漏粉老手艺列入非遗

“我们村红薯粉条制作历史至少有200多年历史,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当地非遗。 ”相武说,他爷爷辈就跟着长辈做粉条,直到现在仍沿袭上辈传下的制作工艺。

记者了解到,在洋河镇政府的努力下,大相家村被胶州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相武也希望今后组织人来传承这门手艺,在继承老手艺的基础上再闯出一片新天地。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牟成梓 通讯员 韩锡晨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三江会馆 见证外交风云

近日,青岛文史爱好者厉永昌在市南区四方路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一块刻有“江皖苏浙会馆地界”字样的石碑,经专家研究发现,这块石...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