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徐福东渡,求长生不死

半岛都市报 2019-12-17 05:14 大字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海上》唐·李商隐

琅琊山顶,一座群雕成为风景区的标志之一。14尊雕像中,主角是秦始皇和他对面的徐福,其他的为李斯、赵高等文武官员以及武士、侍女、侍从等。定格的画面,一面是被簇拥着指点江山的皇帝,一面是形单影只弯腰上奏的徐福。然而,结局却成了千古迷案,地位显著的秦始皇,被方士徐福给“骗”得团团转。

“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徐福的出现让秦始皇很高兴,因为他来琅琊台与这里仙山的传说不无关系,而且徐福曾担任过秦始皇的御医,是他信任的人。所以,听见有人报徐福求见,相信秦始皇是非常激动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琅琊的背景不一般。

早在战国中期,海上三神山、蓬莱仙人、不死之药等传说就已经流传开来,关于这种传说燕国和齐国方士尤为相信,据记载,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即曾先后派人入海寻求,至死也未能如愿,但是他们数次出海反馈回来的消息是仙山望之如云,且距离大陆不远,但由于风浪太大,船只无法到达。

《山海经》《列子》等古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本来就关注这方面信息的秦始皇当然非常了解。而且,“其传在勃(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仙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三神山就在不远的渤海(今渤海和黄海)中,乘船过去,眼看着山已经很近了,谁知道一靠近船就被海风吹走了。据说有人到过三神山,也看见过飘来飘去的仙人,以及世人都在寻找的长生不老药。山上的鸟兽都很特别,全为白色,就连宫阙都是黄金白银做的,远远望去,好像飘在雾中一样。要是靠近,山就会沉到大海里去,或者被风吹走,没有人到过,却又都不甘心。

这些诱人的传说和故事深深地吸引着秦始皇,他渴望长生,所以他便立刻批准徐福的奏折,“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药”。

徐福走了,带着秦始皇的希望。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又一次来到琅琊。这次和上次不同,带着希望而来,结果没有见到徐福,也没有听到有关徐福求得仙药的消息,失望而去。不过秦始皇并非只将希望寄托在徐福一个人身上,就在公元前215年,他就让燕人卢生以及韩终、侯公、石生等人求仙人不死药,折腾了几年,“费以巨万计”,还是没有成功。

秦始皇怒了。

公元前210年,他再一次来到琅琊,如果再见不到徐福,他肯定不会罢休。徐福听到消息后,赶紧现了身。

《史记·秦始皇本纪》亦有记载:“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琊”,“方士徐福等人入海求仙药,数岁不得,恐遣,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具体的上奏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司马迁将这事件的来龙去脉记录得比较详细,原文的大致意思是,徐福求海神回来后,骗秦始皇说:“我看见了海上的大神。大神问我:‘你来此有何贵干?’我回答:‘想求些能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神药。’大神说:‘你们秦王送来的礼物太少了,可以让你看看,不能带走。’于是他引我来到东南方向的蓬莱仙山,只见那由千年灵芝建筑而成的宫殿巍峨壮丽,使者长得像龙一样身上泛着金光,光彩夺目,直射天际。于是我再拜问:‘应该敬献些什么样的礼物才能求得不死仙药?’海神说:‘带一些童男童女,再加上五谷种子以及各类手工匠人,就可以拿走。’秦始皇一听很高兴,立刻派遣童男童女三千人,带上五谷种子和各类手工匠人。结果,徐福一去不返。”

始皇长生梦碎徐福一去不还

方丈瀛洲杳莫攀,金银宫阙涌烟鬟。

桃源自是人间世,却遣童男问海山。——《秦始皇》清·汪绎

琅琊港的港口码头上,刻着“徐福东渡启航处”的石碑非常显眼,就是从这个码头,半岛记者登上了斋堂岛的航船。两千年前的公元前210年一天,徐福乘船带着三千人和一堆谷类和匠人,远航而走。

斋堂岛和沐官岛的名字,被认为与秦始皇派遣徐福入海求仙药有莫大的关系。不少文史专家称,秦始皇当时举行了隆重的斋戒、沐浴和祭祀仪式,仪式是在琅琊台举行的,为了表示虔诚,他要求侍从官员和童男女的身体里外都要干干净净,因此首先到海中的岛上把身体洗净,然后再在岛上斋戒,以求内外清洁。沐浴的海岛称为沐官岛,斋戒的岛屿称为斋堂岛。

这是秦始皇最后一次来琅琊,也是最后一次见徐福……

权倾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被一个方士骗得团团转?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仙山名气很大,另一方面还因为秦始皇太渴望长生不老了。徐福汇报完的当天晚上,“始皇梦与海神战”,他醒后占卜梦境,占卜师告诉他,水神一般人见不到,大鱼蛟龙为侯,皇帝梦到的有恶神,应该除去。于是秦始皇决定与徐福船队同行,射杀阻拦求仙药的大鱼。

巧合的是,“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芝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史记》)。射杀了心中忌惮的大鱼后,秦始皇这才放心,也更加相信徐福,两人自此分开,安心地让徐福继续东渡去了。

徐福的东渡足以说明当时的航海技术和经验已经能够战胜茫茫大海,但是毕竟是在两千多年前,远航是有难度的。

那么,徐福究竟去了哪里?一直是个谜案,业界也说法不一。

300多年后,陈寿在《三国志·吴书》中清楚地说出徐福东渡后停靠的最后地点是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类似的记载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也有。

于是问题又来了,亶洲在哪里?

徐福航海的路线以航海专家孙光圻的说法支持者较多:从琅琊港启航,经灵山湾和胶州湾,再循海岸线向东北航行至山东半岛东端,然后继续向西,沿山东半岛北岸到芝罘,之后到蓬莱,再到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一路向东到鸭绿江口,再沿朝鲜半岛西海岸南下,过釜山海峡,到濑户内海,沿大阪海湾南行进入纪伊水道,最后到达熊野滩。

所以也就有了这种支持者较多的说法:亶洲在日本。

“在日本新宫市临海处的‘秦徐福之墓’石碑上刻有:‘徐福渡来记,第七代孝灵天皇六年,徐福在秦始皇施行苛政之下,循世来求不老不死之仙药,率三千童男女携五谷百工乘船入东海,至常世之熊野飞鸟地,止于此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海陆文化》)。日本的佐贺、大阪等地先后成立了徐福会,经常举办活动,日本还有全国性的徐福会,可见当地对徐福东渡日本的认可。

港口发达、广阔,林木繁盛,都给徐福东渡制造了环境和物质条件。

此后,琅琊台成为名胜古迹,历代帝王、官吏公卿、文人骚客纷纭毕至。秦始皇之后,秦二世、汉武帝、汉宣帝、汉明帝都多次来此巡狩。汉代司马迁、唐代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熊耀、宋代苏轼、明清的丁耀亢、法若真、高凤翰等名人雅士都争相登游,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和诗文华章。

新闻推荐

秋冬严打整治攻势,“雷霆4号”行动再显声威 青岛高新公安突出五条主攻战线,深度精准打击战果丰硕

半岛记者李潇通讯员单翠根据青岛市公安局统一部署,11月30日9时30分至21时30分,青岛高新区公安分局发起“雷霆4号”...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