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器重他,雍正赶走他
枚距始祖十六世,早岁随父流寓长安,以微技荷圣天子眷顾,供奉内廷养心殿……”这是冷枚撰写的冷氏族谱的序文。
勤奋,聪慧,加上天赋,冷枚很快从宫廷画师中脱颖而出。这从他留下的众多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尤其是以他为首的14位著名宫廷画家合作的康熙六旬《万寿图》的卷末署名中提到:“康熙五十六年春正月臣冷枚……奉敕恭画。”《万寿图》始作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初由宋骏业主持。成稿后,康熙又命王原祁总裁。两年后王病逝,全部绘事由冷枚领衔。从卷上题款可知此图是记录康熙“六旬万寿”的庆祝场面,“依辇路经行之处,绘为图画”,把从神武门内起经西直门至长春园的长达数十里的庆祝场面如实地记录下来,从现场速写到绘制完成,其工程是何等的浩大与艰巨。冷枚在画师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康熙与弟弟庄亲王的关系十分密切,冷枚以周成王“桐圭封弟”的典故为题材,精心绘制了一幅《桐叶封弟图》奉上,深得康熙皇帝的欣赏,遂授冷枚内阁中书衔。
这个时期,冷枚留下了很多的作品,他还绘有《汉宫春晓图》《高士赏梅图》《避暑山庄图》《采桑图》等。据清人张庚《国朝画征录》载,清代早期出自山东的四大画家“唯秉贞与枚及胶州人法若真、高凤翰四人而已”。
或许,人们认为服务宫廷,冷枚肯定经济上非常充裕。其实不然,据王怀义说,就在参与绘制《南巡图》前后,冷枚还是利用业余时间在京城各地卖画为生。可能有人感到很奇怪,《南巡图》不是王翚画的吗?内情是这样的:“王翚确定《南巡图》画稿后,具体的绘制工作则由年轻画师完成,冷枚便是主将之一,所以十余年过去后,冷枚还将画稿珍藏在身,以抬升自己的身价,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卖个好价钱。”可惜历来记载对冷枚在《南巡图》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忽略不计,冷枚一直也未能让作品大卖。直到《万寿图》绘制后,冷枚越来越被人认可,虽然此时他已经五十多岁。
一个人的经历和付出不一定每次都与收获成正比,当冷枚在宫廷的画师地位愈加稳固之时,他的挑战也来临了。
雍正年间,他被宫廷拒绝了。也就是说,雍正不待见冷枚,将他逐出宫廷画院,不让他入宫作画,雍正在位的十三年中,清宫档案中没有了冷枚的名字。其中的原因说法很多,故宫博物院研究专家聂崇正先生认为,与政治有关,“在康熙时冷枚还画有《十宫词图》册和《养正图》册,都是以古代历史上的帝后人物入画。其中的《养正图》册是专门为皇太子学习而画的,而康熙时的皇太子自然就是后来被废除掉的胤(允)礽,这应该就是冷枚于雍正年间离开宫廷的原因”。
石业华先生分析说,主要的原因是雍正不喜欢西洋画法,而冷枚与其恩师焦秉贞等人又是吸收西方绘画技法的代表人物,所以就不让他们进宫画画。与冷枚同时被逐出画院的还有徐名世等画家,同时在画院供职的郎世宁的徒弟查什巴、傅弘、王文志等也被遣回本旗。
冷枚离开宫廷,成为一名在野的画家,重操旧业,继续卖画。
乾隆皇帝屡次打赏
有了自由身,冷枚并非与皇家彻底断了联系。
他出入的是宝亲王弘历的王府,他曾为宝亲王绘制了一幅《指挥如意天花落》,该画上方正中位置盖有“奉恩辅国公之章”,即可佐证他的这种经历。
1736年,25岁的弘历登上皇位,是为乾隆皇帝。“写诗狂魔”乾隆虽然诗写得一言难尽,但他慧眼识才,冷枚的作品一直是他的心头好。所以,登基后,乾隆交给冷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命他去画圆明园殿宇,每处画图一张,绘总图一张(清《造办处清档》)。这样,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冷枚不顾年老体衰,在圆明园从事建筑、园林的写生与创作,画了《圆明园四十景》等巨幅作品。
此后,冷枚的名字屡见不鲜。“乾隆元年(1736)正月初九日,内大臣海望奉上谕将画画人冷枚传来,照慈宁宫画画人赏给钱粮。”所食钱粮每月银11两。这在当时画画人中是最高的(乾隆朝画院画家待遇:一等11两,二等9两,三等7两,不入等画画人6两以下。乾隆初期1两银可买一石米)。乾隆元年(1736)正月十二日“因冷枚家口甚众,钱粮不足度用”,每月再给饭银3两。这样,冷枚所食钱粮实际上多至14两。由于冷枚年迈,乾隆又安排他的儿子冷鉴协助冷枚画画。同年二月二十三日乾隆又准给冷鉴三等钱粮及衣服银两;第二年四月十一日,乾隆又赏冷枚官房数间居住;乾隆六年(1741)正月赏冷枚宝蓝两则、大缎两匹;至七年(1742)七月二十三日,乾隆又赏给冷枚银50两。这些都说明乾隆对冷枚非常器重,给他的生活待遇也是相当优厚的。
冷枚有多受乾隆的赏识呢?根据记载,乾隆四年正月出台了这么一个规定:“嗣后冷枚所画之画凡面像俱着伊面”,不能让他人代笔。“根据期间造办处档案,可知这段时间内宫廷美人像的脸部(面像)都是冷枚画的,其他部分则由他人完成”(《清代画家冷枚生平补正》王怀义作)。面容是一幅人物画的灵魂,其他人不能代表,可以看出乾隆对冷枚另眼相看。
此时的冷枚已经年近八旬。乾隆八年六月,丁观鹏开始取代冷枚画美人脸像。乾隆发布了一道圣旨:“六月初七日副催总六十七持来司库郎正培押贴一件,内开为本年五月二十九日太监胡世杰持来百美围屏一件。传旨:着丁观鹏画脸像。钦此。”根据这一旨意推断,冷枚可能于1742年底或者1743年初去世,他的工作由丁观鹏代替了。
冷枚晚年在乾隆初期造办处内创作的作品与画稿约有五六十件(套)以上,其题材非常广泛,有人物、佛道、鸟兽、马龙、建筑园林、宫廷器皿、历史故事等等。冷枚可谓全能画师,否则在康熙时期不会成为领衔画师,到乾隆时期也不会受到如此特殊的恩遇和重视。
冷枚育有三子,除了接他的班的宫廷画师冷鉴外,还有冷铨和冷慧。纵观冷枚一生,他历三朝皇帝,是清朝重要的宫廷画师,留有多幅作品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然而,即便如此,由于他没有担任重要官职,交往圈子也非常有限,且终生清贫,所以他在画史中的地位没有作品那么显赫。
作此文,聊表对这位胶州名画家的敬意:两度进宫廷,翰墨书惊鸿。
甜水河名的由来
□许家泰
家乡许家村前有条甜水河,河水发源于海青镇北部山区,全长20公里,向东南入海。这条河全流域多是沙壤石砬岭地,早年流入河道的都是清清的支流溪水。再经过十几公里河道沙层千淘万漉,下游河水清澈见底,甘甜醇美。逢年过节,就有附近村里的人舍近求远到河里挑水,或用来做豆腐,或用来沏茶款待亲友。
河水甘甜自古闻名,但这条河从前并不叫甜水河。清乾隆《诸城县志》名之为“黄山河”,“发源于缒鼓山东”。缒鼓山今称缀崮山,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与诸城市桃林镇接壤地带。实地寻访,河的源头除了缀崮山以及毗连的翠龙山,还有东边不远的积米山和黄山。虽与黄山有关,但“黄山河”的名称却未在民间流传下来,现今无人知晓。沿线20多个村庄从前都是以本村方位为河命名,分别称为“后河”“南河”“东河”“西河”。外村人提及,则常以沿河村名指代,称为许家村河、大村河、显沟河等等。
甜水河首先是在许家村叫开的,早在1930年代许家村人就给这条母亲河取了大名——甜水河。我的父亲许衍理生于1915年,他生前曾经讲过一段老话,至今记忆犹新:
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许家村人才辈出。毕业于山东高等警察学堂、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的许秉枚(字季占,号崇禹),曾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济南等地警界任职。他酷爱喝茶,特别讲究泡茶用水。走南闯北,他认定泡茶最好莫过于家乡的南河水,回乡探亲都要装一罐河水带走。上世纪30年代,《海曲许氏族谱》第六次续修脱稿待印,从甘肃省警官学校教官职位上告老还乡的胞兄许秉楷(字仲模),就把族谱校刊的任务托付给胞弟秉枚。秉枚时任山东省第五监狱典狱长,受命后安排监狱所属印刷一科代印族谱。秉楷专赴济南找秉枚商议印谱之事,忘不了从村前河里装一罐清水给他带去。秉枚如获甘霖,约上好友相聚品茗,席间即有人品出不一样的味道。秉枚告知,这是胞兄专从700里外捎来的家乡河水。茶友们兴致立增,有人出句赞曰:君履京畿江南,最是家乡水甜。又有人字斟句酌:走过江浙燕北,无比甜水河美!
兄弟二人把这事带回许家村,传为佳话,甜水河的称谓不胫而走,渐渐在沿河村庄叫开,后来就被官方采用成为统一名称。1974年至1981年,公社组织水利建设会战,对这条纵贯海青南北的河道进行统一治理,前后历时8年,甜水河的名字频现于通知、文件,越叫越响,无人不晓。
新闻推荐
小小调漆室,安全指标全不达标 家具厂存在重大隐患,市应急局下达暂时停产停业整顿指令
安全执法人员在检查乔图家具的调漆室,这里的安全指标没有一条达标。文/图半岛记者王丽平调漆室周边布满枯草、油漆桶...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