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金还是中毒?
张谦宜到底是怎么死的?目前说法不一。
传说是,康熙死后,四阿哥登基,即为雍正。他想起自己的恩师张谦宜,认为是他当年的严格要求,才让他学到了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和道理,能胜出众兄弟顺利登上皇帝宝座。所以,他下诏让老师进京做官,也好享几年荣华富贵。远在胶州的张谦宜听到雍正要召他入京的消息,吓得心惊肉跳,以为是自己当年对四阿哥要求太严格,现在学生当了皇帝要治老师的罪,便在当天夜里吞金扣子自尽了。
石业华先生对此持不同观点,他认为以张谦宜的性格不会因为这点事而自杀,如果说他害怕,估计与他当年和十四皇子走得近有关,怕受到牵连。在对张谦宜墓地认定时,石业华先生看到了张谦宜的骨骸,他根据颜色初步判定,张谦宜有中毒的嫌疑,“至于是他自己喝毒药自杀的,还是被人毒死的,就不能判定了”。
松山张的后人张炳旭先生则说,张谦宜去世时已经83岁高龄,应该是正常故去的。
石业华先生告诉半岛记者,张谦宜死后,留在他身上的传说很多,就连他精心挑选的墓地都有这么一个故事:传说此地为鹏化谷,得名的原因是张谦宜告诉后人挖坟时千万不要挖得太深。结果张谦宜去世后,工人挖到了一块石板,没有听从劝阻,掀开了板,结果两只大鹏鸟破壳而出,只留下了蛋壳,虽然工人慌忙盖上,但为时已晚。
现在这里取名大崮村樱皇谷,墓地三面环山,南面为大海,视野开阔,晴天日可以看见远处的大海和海上星星点点的渔船,墓地下边是蜿蜒而过的小河,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据文史人士调查,大崮村的张姓居民大多数是张谦宜的后裔,樱桃树也是由张谦宜开始栽培,逐渐散播开来。
张谦宜的墓地虽经多次盗挖破坏,但基本保存了下来。现已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逢年过节,该地张氏后裔都会来祭祀。
石业华先生说,张谦宜以后,其子张颀也是一位诗人。张颀字柞材,晚年携弟定居胶城南关不落林村,著有《病中枕上吟》一卷,高凤翰评其诗足以传世。只因张颀毕生忙于整理和保存其父的著作,这位有才华的诗人没见其他著作传世。
纵观张谦宜的一生,他有很多面,虽然得匾“山东学究”,但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呆子,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晚年他不好功名利禄,著书立说,过得很是充实,83岁高龄而终,如果说这其中有什么痛苦的话,那就是他的儿子在他之前去世,让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不过,他孙子很多,也算享受了天伦之乐。
然而,由于张谦宜登科不仕,隐居于穷山僻壤,加之性情内向,不屑与名人交游,其著作也多不请人评序,以致于数百年来,这位杰出的国学大师级人物,很少被后人提起。故清末著名古文家张昭潜说:“以古文名而未及行世者,曰一家,胶州张山农。”清代翰林德州人宋弼在《迂斋学古编》中称“莱子之国,面山环海,胶州在其南,横踞海上,有大珠小珠之胜。生斯地者,大抵魁奇磊落,性好文学。以予所闻法黄山先生名最著,其后则有张山农先生,以古文雄长东方”。法坤宏评其著作时说“吐前人之糟粕,发自心之明理,挥霍跌宕,期与专注相应”。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中国古文学家,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先生就把张谦宜的《絸斋诗谈》编入《中国诗论史》。复旦大学教授易蒲和李金苓教授编著出版的《汉语修辞学史纲》一书,第八章第七节专门讲张谦宜论炼字炼句。此书是全国大学中文教材,算是弥补了张谦宜作品精湛但名气不够的遗憾。
新闻推荐
引领深海探测 青春献给海洋 海洋所孙松研究员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近日,经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院士大会选举推荐,并经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团会议审议,海洋所孙松研究员正式当选为国际欧...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