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岛蝶变,大湾区初现 从210平方公里拓展到1.12万平方公里,湾区型国际大都市呼之欲出

半岛都市报 2019-09-27 02:10 大字

半岛记者景毅

潮起潮落,崂山脚下的石老人静静矗立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青岛一点点长大的样子。70年峥嵘岁月,70年玉汝于成。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构建“大青岛”一直是这座城市最为执著的梦想。

从胶州湾东岸狭窄的南北带状发展,到东移西跨北扩迈向湾区,再到桥隧联通青黄红擘画海湾型城市,青岛的格局愈发宏大壮阔。辖区面积从解放初的210平方公里拓展到1.1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817公里。在世界城市版图上,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一个湾区型国际大都市呼之欲出。

扩容,从“城区”到“城市”

从高空俯瞰,昔日的青岛只是偏居胶州湾东岸的一条带状城市,仿佛一叶扁舟探入大海。彼时的青岛给世人的印象仿佛只是康有为先生眼中“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的安逸小城。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解放初期,青岛辖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7区,总面积仅有200余平方公里,与现在的市南、市北和李沧区相当。而胶州湾北、西侧的陆地、岛屿,全都不归青岛市辖,分属胶南、胶县、即墨三县。

在解放后的十几年里,青岛的行政区划如同大海的潮汐一样频繁变动,不断有区域撤并,也不断有区域投入或离开青岛怀抱。1951年8月,四沧区、浮山区被撤销,新设立四方区、沧口区。1962年12月,台西区撤销,其辖区分别并入市南、市北区。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作为“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解放初期还并不归青岛管辖。直到1951年6月,原属胶州专区的崂山办事处才划归青岛,改称崂山郊区办事处。两年后,崂山郊区办事处更名为崂山郊区人民政府。直到1961年10月,“郊区”二字才被拿掉,设立崂山县。

引发青岛辖区面积大变化的调整,始于1958年。

1958年底,昌潍专区的胶县、胶南县以及莱阳专区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管辖。

然而仅仅过了不到3年,1961年5月,即墨县、胶南县、胶县又再次划出。至此青岛市辖区面积一直保持在950平方公里,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那轮区域调整。

1978年11月,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南县及胶县的大部分重新划归青岛市管辖,新设立青岛市黄岛区,其辖区包括由胶南县划出的黄岛、薛家岛、辛安3个公社。青岛全市总面积迅速扩大到约6000平方公里。

1983年10月,潍坊地区所属的平度县和烟台地区所属的莱西县划归青岛。至此,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青岛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区划由此分为市南、市北、四方、沧口、黄岛五区及崂山、即墨、胶县、胶南、莱西、平度六县,全市总面积达到10654.1平方公里。

1987年2月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1988年11月撤销崂山县设立崂山区;1989年7月撤销平度县设立平度市、撤销即墨县设立即墨市;1990年12月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至此,青岛市所辖6个县全部撤县设市(县级),成为全国第一个二级城市群。

城市的每一次蝶变,都源于现有的区划已经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初期的这次扩张,基本勾勒完成了大青岛的雏形,给青岛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资源,也为青岛后来一跃成为中国制造业名城、品牌之都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突围,从“半岛”到“湾区”

岁月的坐标来到上世纪90年代,尽管青岛全市面积“破万”,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腹地,但相较解放初期,青岛发展布局,尤其是市区布局仍集中在胶州湾东岸的南北狭长地带。市街以大港为中心,北至白沙河,南至南海沿,整体上沿胶济铁路呈带状发展。

那个时候,青岛的市区人口已经由解放初的64万人,增加到100多万人,逼仄的空间让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空间都相当紧张。房子是团结户、进门就是卧室、家家户户装吊铺都是当时市区生活的真实写照。

受制于狭长空间,南工北宿的整体格局让人们在通勤道路上耗费了大量时间。那时候,每到早晚高峰期,中山路、辽宁路、杭州路这条南北交通干道上挤满了上下班的工人。

而在此之前的1986年,青岛市成功升级为计划单列市,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几近

新闻推荐

书香浸润心灵,知识丰富人生 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在积累中不断升华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一直以来,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重视培养学生技能,学校学生在市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展现风...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