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阳光 胶州市开创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工作新模式侧记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李燕
暑假里,里岔镇东张应村“寄养妈妈”张玉花家里欢声笑语,特别热闹,曾在她家寄养过的小安(化名)又回来了,昔日不愿与人交流的小孩子,已经长成了25岁的大小伙子,技校毕业后已经参加工作,节假日,他仍忘不了偶尔回来看一看他的寄养爸爸、妈妈。
“像他(小安)这样的孩子很多”,市民政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他们在寄养家庭得到了真正的父爱、母爱,虽然早已脱离寄养关系,但是他们长大后依然把寄养家庭的父母当亲人看待,经常会回来看看。”
视如己出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温馨模式
除像小安这样走上社会和被其他家庭领养的外,目前,在位于里岔镇张应社区的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寄养儿童工疗康复中心,还有151位孤残儿童,他们的生活分布在周边的103个寄养家庭中,11户由康复中心提供住所的类家庭,每户寄养家庭照料1至2名儿童,每户类家庭照料3至4名儿童。他们中,有92名残障程度不同的儿童在每个工作日由寄养家长护送到康复中心,由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儿童年龄、智力和残疾程度编入四个小组,分成11个班,开展有针对性的医疗康复、护理、特教和早教;有4名残障程度较轻的儿童在张应社区中小学和幼儿园随班就读,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另外还有55名残障程度较重的儿童,因身体原因只能长期在寄养家庭居家看护。
俗话说,养人家的孩子种人家的地,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何况这还是些有残疾的孩子。17年来,胶州市寄养家庭的爸爸妈妈们以跨越亲情、无关血缘的大爱,给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特殊孩子家的温暖,爹娘的疼爱。他们不仅付出了劳累,还投入了与抚养自己孩子一样的感情。自从小安去青岛上技校,按规定,他和张玉花一家已经结束了寄养关系,但张玉花说这并不影响小安和家里人的关系,“他的东西还是都放在这,他愿意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家里这间屋子永远给他留着。”寄养儿童在各个家庭获得了心灵上对“家”的归宿感,这是他们成功回归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张应社区的寄养模式创造了残障儿童“生活在家庭、教育在社区、康复在机构、就业在社会”的四位一体成长体系。
快乐童年
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救助的温情陪伴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为期20天的“缤纷夏日,欢乐共享”胶州市困境儿童暑假夏令营就结束了。这20天里,公开招标聘用专业的社工人员和胶州市5处关爱中心的70余名儿童共同收获了成长的快乐。期间,社工和老师不仅对孩子们进行细致的作业指导,还开展了丰富的课外阅读,制作沙拉、寿司,学习垃圾分类,进行文艺演出等活动,对困境儿童体验团结合作、品尝成长的快乐,树立自信心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
为给困境未成年人营造充满关爱、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胶州市制定了《关于加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从强化生活保障、强化医疗保障、强化教育保障、强化心理健康保障等四个方面入手,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救助工作格局,造福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1360余名困境未成年人。
困境儿童暑假夏令营便是市民政局聘用专业社工机构,有针对性开展个案服务、小组活动、梦想游学等,帮助他们挖掘潜能,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举措之一。
同时,市民政局成立关爱救助困境未成年人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牵头,每名工作人员对接1至2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学习用品、生活必需品等上门开展关爱活动,陪孩子谈学习、谈生活,了解孩子现状,解决他们的难题,带他们参加社会活动,鼓励他们开心阳光地面对生活。
圆梦大学
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
成才基石
小杰(化名)今年参加高考,8月5日,与山东体育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一同到达的,还有来自市民政局的5000元助学金。
这是市民政局今年新开设的助学项目,此举措主要是针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大学期间每年一次实施救助,直至大学毕业。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有家长操心的孩子在踏入社会后都很难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对与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上大学简直是不敢奢望的事情。为了让这些孩子接受大学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市民政局专门研究确定对困境未成年人开展助学活动。
为确保助学精准到位,切实保障困境未成年人入学,高考成绩一公布,市民政局立即联合市慈善总会对参加高考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未成年人进行排查。经核实,正在就读大学的包括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内的困境未成年人4人,今年新高考的准大学生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人,助学金已经发放到位。其他新考入大学的低保家庭等困境未成年人120余人,将在入户调查和公示后发放助学金。
加上此前胶州市已经连续16年开展慈善助学活动,累计对3000余名各类困难家庭学生实施救助,横亘在困难家庭未成年人面前的求学经费问题得到解决,受教育愿望得到满足。
记者手记:
如何让困境未成年人自立自强,在社会关怀下健康成长,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课题。从政府到百姓,从社会到机构,我们这座城市用包容和大爱温暖着每一个困境未成年人,这种爱与血缘无关,与距离无关,只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只为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以自信自立自强的状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为有爱所以担当,胶州市用实际行动普惠困境未成年人,书写了“包容开放,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为“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增光添彩。
新闻推荐
廉慧爸爸退休后,原本就爱好收藏的兴趣更浓了,整天赶城乡旧货大集,跑古玩市场,十多年的收藏,大大小小的藏品摆满了房间...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